-
公开(公告)号:CN1654693A
公开(公告)日:2005-08-17
申请号:CN200510008213.X
申请日:2005-02-07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 住友轻金属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2C21/00 , C22F1/04 , F28F21/084 , F28F2255/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挤压性优越,能够以高速临界挤压速度挤压出薄壁化的扁平多孔管,并在高温下的耐晶间腐蚀性优越的高强度换热器用铝合金挤压材料及其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由具有以下组成的铝合金制成,该铝合金含有Mn:0.2~1.8%(重量%,以下相同)、Si:0.1~1.2%,Mn含量及Si含量比(Mn%/Si%)为0.7~2.5,并且作为杂质含有含量控制在0.05%以下的Cu,剩余部分由Al及杂质构成,其导电率为50%IACS以上,析出于基体中的金属间化合物的平均粒径为 1μm以下。
-
公开(公告)号:CN100582274C
公开(公告)日:2010-01-20
申请号:CN200610107433.2
申请日:2006-07-24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 住友轻金属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8F1/022 , C22F1/08 , F28F21/084 , F28F2255/16
Abstract: 一种表面性质优异的铝合金挤出产品,其包括0.8-1.6重量%的Mn和0.4-0.8重量%的Si,Mn含量与Si含量的比例(Mn%/Si%)为0.7-2.4,余量为Al和不可避免的杂质,直径(圆形等效直径)为0.1-0.9μm的金属间化合物分散在基体中的数量为每平方毫米2×105个以上。该铝合金挤出产品允许在高极限挤出速率下挤出薄的多孔管,防止沉积物粘结在挤出管表面,而且适用于作为铝合金汽车热交换器组件。
-
公开(公告)号:CN100469926C
公开(公告)日:2009-03-18
申请号:CN200510008213.X
申请日:2005-02-07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 住友轻金属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2C21/00 , C22F1/04 , F28F21/084 , F28F2255/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挤压性优越,能够以高速临界挤压速度挤压出薄壁化的扁平多孔管,并在高温下的耐晶间腐蚀性优越的高强度换热器用铝合金挤压材料及其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由具有以下组成的铝合金制成,该铝合金含有Mn:0.2~1.8%(重量%,以下相同)、Si:0.1~1.2%,Mn含量及Si含量比(Mn%/Si%)为0.7~2.5,并且作为杂质含有含量控制在0.05%以下的Cu,剩余部分由Al及杂质构成,其导电率为50%IACS以上,析出于基体中的金属间化合物的平均粒径为1μm以下。
-
公开(公告)号:CN1900335A
公开(公告)日:2007-01-24
申请号:CN200610107433.2
申请日:2006-07-24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 住友轻金属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8F1/022 , C22F1/08 , F28F21/084 , F28F2255/16
Abstract: 一种表面性质优异的铝合金挤出产品,其包括0.8-1.6重量%的Mn和0.4-0.8重量%的Si,Mn含量与Si含量的比例(Mn%/Si%)为0.7-2.4,余量为Al和不可避免的杂质,直径(圆形等效直径)为0.1-0.9μm的金属间化合物分散在基体中的数量为每平方毫米2×105个以上。该铝合金挤出产品允许在高极限挤出速率下挤出薄的多孔管,防止沉积物粘结在挤出管表面,而且适用于作为铝合金汽车热交换器组件。
-
公开(公告)号:CN1952580A
公开(公告)日:2007-04-25
申请号:CN200610135611.2
申请日:2006-10-17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IPC: F28D7/1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8D7/0033
Abstract: 热交换器包括第一流体路径单元(10)和第二流体路径单元(9)。所述第一流体路径单元(10)具有第一流体在其中流动的至少两个返回流动路径(26),所述至少两个返回流动路径彼此成相对关系,所述至少两个返回流动路径通过折叠部分(27、18)连续地叠置。有第二流体在其中流动的第二流体路径单元(9)具有第二流体路径(22、23),所述第二流体路径在所述返回流动路径(26)的叠置方向(Z方向)上通过连通单元(14)到(19)叠置,并被布置在所述返回流动路径(26)之间。所述第二流体路径(22、23)具有U形流动路径,在所述U形流动路径中,第二流体在基本垂直于Z方向的表面上、在端部(13)处折返并进行U转向。与所述U形流动路径连通的所述连通单元(14到19)被布置在所述第二流体路径单元的另一端处。因此,能够提供容易组装的热交换器,所述热交换器能够被高效率地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796904A
公开(公告)日:2006-07-05
申请号:CN200510134091.9
申请日:2005-12-27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IPC: F25B39/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8D1/05391 , F25B9/008 , F25B39/02 , F25B2309/061 , F25B2500/01 , F28F9/0278
Abstract: 蒸发器以二氧化碳气体来工作,由在宽度方向上配置多个单位芯构件(11、16)的芯构件列(10)构成,所述单位芯构件包括:形成制冷剂流动的通路的多个导热管(12、17);连接在导热管一端开口、形成制冷剂供给通路(25)等的一端箱罐(14、19);连接在导热管另一端开口、形成制冷剂排出通路(26)等的另一端箱罐(15、18)。各单位芯构件的宽度(L1)为50mm≤L1≤175mm。另外,各单位芯构件的一端箱罐的制冷剂供给通路及所述另一端箱罐的制冷剂排出通路的相当直径(d)分别为4.7mm≤d≤9.6mm。
-
公开(公告)号:CN110740888B
公开(公告)日:2022-10-28
申请号:CN201880037510.2
申请日:2018-06-28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IPC: B60H1/22 , B60H1/32 , F16K11/048 , F25B39/02 , F25B39/04 , F25B40/02 , F25B41/20 , F25B41/325 , F25B41/35 , F25B41/39 , F25B49/02
Abstract: 热泵循环装置具备切换制冷剂循环回路的制冷剂流路的流路切换部(30)。流路切换部切换冷却侧流路(105)和加热侧流路(104),冷却侧流路在冷却模式时经由第二减压器和蒸发器将从热交换器流出的制冷剂引导至压缩机,加热侧流路在加热模式时绕过第二减压器和蒸发器将从热交换器流出的制冷剂引导至压缩机。流路切换部具有对冷却侧流路进行开闭的流路切换阀芯。制冷剂循环回路包括低压流路(106)和蒸发器前流路(107),低压流路是在加热模式时供被第一减压器减压后的低压制冷剂朝向压缩机流动的流路,蒸发器前流路是流路切换阀芯与蒸发器的制冷剂入口之间的流路。在加热模式时,当低压流路的制冷剂压力比蒸发器前流路的制冷剂压力低时,流路切换部使蒸发器前流路绕过蒸发器与低压流路连通。
-
公开(公告)号:CN111051751B
公开(公告)日:2022-07-19
申请号:CN201880049517.6
申请日:2018-06-28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Abstract: 集成阀装置具备主体部(32)、流量调节阀芯(36)、流路切换阀芯(38)和轴部件(34)。在主体部形成有供规定流体流入的第一入口通路(301)和第二入口通路(302)、以及供规定流体流出的第一出口通路(303)、第二出口通路(304)和第三出口通路(305)。流量调节阀芯设置于主体部的内部,对从第一入口通路向第一出口通路流动的流体的流量进行调节。流路切换阀芯设置于主体部的内部,通过切换第一连通状态和第二连通状态来切换流体循环回路内的规定流体的流路,该第一连通状态使第二入口通路向第二出口通路连通而闭塞第三出口通路,该第二连通状态使第二入口通路向第三出口通路连通而闭塞第二出口通路。轴部件设置于主体部的内部,并使流量调节阀芯与流路切换阀芯联动。
-
公开(公告)号:CN107614299B
公开(公告)日:2020-09-01
申请号:CN201680028539.5
申请日:2016-05-19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IPC: B60H1/00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无益地消耗车室内的空调所需要的能量的车辆用空调装置。车辆用空调装置具备:门控制部(S120),在判定为应该开始车室内的空调之前,该门控制部控制多个吹出口门以及空气混合门中的任一方,来抑制由加热器芯产生的热从空调壳体内泄漏;以及空调控制部(S180),在判定为应该开始车室内的空调之后,该空调控制部控制多个吹出口门而使多个吹出口中的至少一个吹出口开口,将空调壳体内的热作为暖风从至少一个吹出口向车室内吹出,从而对车室内进行空气调节。
-
公开(公告)号:CN107850224B
公开(公告)日:2019-11-08
申请号:CN201680045383.1
申请日:2016-06-29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IPC: F16K11/04 , B60H1/32 , F16K11/044 , F16K11/048 , F16K27/00 , F16K31/04 , F25B41/06
Abstract: 集成阀构成供规定流体循环的流体循环回路的一部分。该集成阀的第一阀芯(72)通过向一轴心的轴向移动而切换为第一连通状态和第二连通状态,第一连通状态是使第一入口通路向第一出口通路连通而堵塞第二入口通路的连通状态,第二连通状态是使第二入口通路向第一出口通路连通而堵塞第一入口通路的连通状态。另外,集成阀的第二阀芯(74)通过向上述轴向移动而切换为开放状态和节流状态,开放状态是使来自第三入口通路的规定流体向第二出口通路流动的状态,节流状态是与该开放状态相比对来自第三入口通路的规定流体的流动进行节流且使规定流体向第二出口通路流动的状态。另外,集成阀的阀动作部(76)通过使第一阀芯和第二阀芯向上述轴向移动而切换为第一动作状态和第二动作状态,第一动作状态是将第一阀芯设为第一连通状态并且将第二阀芯设为开放状态的动作状态,第二动作状态是将第一阀芯设为第二连通状态并且将第二阀芯设为节流状态的动作状态。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