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9391A
公开(公告)日:1998-04-22
申请号:CN97119268.5
申请日:1997-08-21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制作所
IPC: B60H1/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H1/038 , F01P3/20 , F01P2060/18 , F24V40/00
Abstract: 一种加热装置,有使用粘性流体的粘滞加热器,加热冷却水。当发动机转速低于与粘性流体温度有关的设定转速时,粘滞离合器接通,将发动机转动力传给加热器的转子。用此方法对发热腔中粘性流体施加剪切力,使循环冷却水由粘性流体产生的热量加热,提高了加热能力。当发动机转速高于设定转速时,离合器断开,不将发动机的转动力传给加热器转子,因此不会对粘性流体施加剪切力,由此防止粘性流体的油温过分升高至超过200℃。
-
公开(公告)号:CN1074363C
公开(公告)日:2001-11-07
申请号:CN97119268.5
申请日:1997-08-21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制作所
IPC: B60H1/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H1/038 , F01P3/20 , F01P2060/18 , F24V40/00
Abstract: 一种加热装置,有使用粘性流体的粘滞加热器,加热冷却水。当发动机转速低于与粘性流体温度有关的设定转速时,粘滞离合器接通,将发动机转动力传给加热器的转子。用此方法对发热腔中粘性流体施加剪切力,使循环冷却水由粘性流体产生的热量加热,提高了加热能力。当发动机转速高于设定转速时,离合器断开,不将发动机的转动力传给加热器转子,因此不会对粘性流体施加剪切力,由此防止粘性流体的油温过分升高至超过200℃。
-
公开(公告)号:CN1103701C
公开(公告)日:2003-03-26
申请号:CN97119817.9
申请日:1997-09-30
IPC: B60H1/00
Abstract: 按照本发明,当压缩机的空调离合器设定为接通时,即使要求增大粘滞发热器的加热能力,粘滞离合器被断开,以不把发动机的转动驱动力传送给粘滞发热器的转子,而且发动机的转动驱动力传送给压缩机。宋,施加在发动机E和V形皮带上的转矩减小,使得发动机的燃料消耗比降低,燃料经济效能提高。而且,因为压缩机的操作是间歇的,可以除去前挡风玻璃上的雾,使得能防止汽车行驶的安全性降低。
-
公开(公告)号:CN1178741A
公开(公告)日:1998-04-15
申请号:CN97115370.1
申请日:1997-07-22
IPC: B60H1/04
Abstract: 一种用于对水冷发动机的冷却水加热的粘性发热器设置在一个冷却水循环系统中,而一个前加热器芯设置在冷却水循环系统中粘性发热器相对于冷却水流动方向的下游侧。只有当供暖运作处于最大供暖运作或最大供暖运作希望有时,粘性离合器才被开启将发动机驱动力传递给粘性发热器。当不希望有最大供暖运作时,粘性离合器就关闭掉因而发动机驱动力就不传递给粘性发热器。因此,发动机的负荷减小了,而行驶车辆的成本费用也可以降低了。
-
公开(公告)号:CN1188052A
公开(公告)日:1998-07-22
申请号:CN97119817.9
申请日:1997-09-30
IPC: B60H1/00
Abstract: 按照本发明,当压缩机的空调离合器设定为接通时,即使要求增大粘滞发热器的加热能力,粘滞离合器被断开,以不把发动机的转动驱动力传送给粘滞发热器的转子,而且发动机的转动驱动力传送给压缩机。宋,施加在发动机E和V形皮带上的转矩减小,使得发动机的燃料消耗比降低,燃料经济效能提高。而且,因为压缩机的操作是间歇的,可以除去前挡风玻璃上的雾,使得能防止汽车行驶的安全性降低。
-
公开(公告)号:CN1094437C
公开(公告)日:2002-11-20
申请号:CN97115370.1
申请日:1997-07-22
IPC: B60H1/04
Abstract: 一种用于对水冷发动机的冷却水加热的粘性发热器设置在一个冷却水循环系统中,而一个前加热器芯设置在冷却水循环系统中粘性发热器相对于冷却水流动方向的下游侧。只有当供暖运作处于最大供暖运作或最大供暖运作希望有时,粘性离合器才被开启将发动机驱动力传递给粘性发热器。当不希望有最大供暖运作时,粘性离合器就关闭掉因而发动机驱动力就不传递给粘性发热器。因此,发动机的负荷减小了,而行驶车辆的成本费用也可以降低了。
-
公开(公告)号:CN104603555B
公开(公告)日:2016-08-24
申请号:CN201380046352.4
申请日:2013-08-02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IPC: F25B43/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D53/0407 , B01D2257/80 , F25B43/006 , F25B2400/03 , F25B2500/12 , F25B2500/26
Abstract: 储液器具备罐(11)和干燥剂(16)。罐将流入至内部的冷媒分离为气相冷媒和液相冷媒,将液相冷媒积存于内部,并且使气相冷媒向压缩机(1)的吸入侧流出。干燥剂配置于罐内,用于除去冷媒中的水分。流入至罐内的冷媒中的液相冷媒从比所述干燥剂靠上方的位置朝向下方落下,并积存在所述罐内的下方。流入至罐内的冷媒中的气相冷媒被从位于比所述干燥剂靠上方的吸入口(153)吸入,且向罐的外部流出。并且,通常情况下,干燥剂的至少一部分暴露于气相冷媒中,且干燥剂配置于避开了液相冷媒的落下路径的位置。
-
公开(公告)号:CN103808088B
公开(公告)日:2017-11-24
申请号:CN201310499447.3
申请日:2013-10-22
IPC: F25B43/00
Abstract: 一种具有气液分离部件的储存器,该储存器将伴随气泡产生的噪音抑制到最低限度。该储存器(1)包括容器主体(2),该容器主体由上端开口的筒形的筒身(3)以及连结于该筒身的开口部的头部(4)构成,在头部具有向纵向开口的制冷剂流入孔(8)和制冷剂流出孔(9),内管(6)连结于所述制冷剂流出孔,在该内管的外侧配置有外管(5),从而构成双重管,在筒身内的上方空间位置固定地设置有与头部的制冷剂流入孔相对的气液分离部件(16),装有干燥剂的盒子(7)接近气液分离部件的下方地固定于所述外管。干燥剂盒子由与外管一体地形成的顶板部件(22)、连结于该顶板部件的箱状部件(7a)以及收纳于其内部空间的干燥剂(7b)构成。
-
公开(公告)号:CN103712385B
公开(公告)日:2017-09-19
申请号:CN201310455130.X
申请日:2013-09-29
IPC: F25B43/00
Abstract: 一种具有气液分离部件的储存器,该储存器将伴随气泡产生的噪音抑制到最低限度。该储存器(1),包括容器主体(2),该容器主体由上端开口的筒形的筒身(3)、以及连结于该筒身的开口部的头部(4)构成,在该头部具有向纵向开口的制冷剂流入孔(8)与制冷剂流出孔(9),在筒身内的上方空间位置具有内含干燥剂(7a)的袋(7),内含干燥剂的袋接近气液分离部件(16)地固定配置在所述气液分离部件的下方,气液分离部件与所述头部的所述制冷剂流入孔相对。延伸至筒身的内底部附近的内管(6)连结于所述制冷剂流出孔,在该内管的外侧配置有外管(5),从而构成双重管。内含干燥剂的袋通过捆扎带(30)固定于外管。
-
公开(公告)号:CN104603555A
公开(公告)日:2015-05-06
申请号:CN201380046352.4
申请日:2013-08-02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IPC: F25B43/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D53/0407 , B01D2257/80 , F25B43/006 , F25B2400/03 , F25B2500/12 , F25B2500/26
Abstract: 储液器具备罐和干燥剂。罐将流入至内部的冷媒分离为气相冷媒和液相冷媒,将液相冷媒积存于内部,并且使气相冷媒向压缩机的吸入侧流出。干燥剂配置于罐内,用于除去冷媒中的水分。流入至罐内的冷媒中的液相冷媒从比所述干燥剂靠上方的位置朝向下方落下,并积存在所述罐内的下方。流入至罐内的冷媒中的气相冷媒被从位于比所述干燥剂靠上方的吸入口吸入,且向罐的外部流出。并且,通常情况下,干燥剂的至少一部分暴露于气相冷媒中,且干燥剂配置于避开了液相冷媒的落下路径的位置。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