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319185A
公开(公告)日:2015-01-28
申请号:CN201410424274.3
申请日:2011-01-06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N11/087 , F02D2400/18 , F02N11/08 , F02N11/10 , F02N15/067 , F02N2011/0881 , F02N2250/02 , F02N2250/08 , H01H50/021 , H01H51/065
Abstract: 公开了一种引擎启动系统,包括:电机;电磁开关,包括激励线圈以及通过激励线圈移动的柱塞,电磁开关被配置为断开或闭合主触点,该主触点设置在用于从电池到电机的电流提供的电机电路中;电磁继电器,包括:连接至电机电路的电阻器;在绕过电阻器的情况下连接至电机电路的继电器触点;以及具有常闭触点结构的继电器线圈,在常闭触点结构中,通过继电器线圈断电,继电器触点闭合。该引擎启动系统还包括控制继电器触点的断开和闭合的控制电路;以及启动开关。
-
公开(公告)号:CN102640251A
公开(公告)日:2012-08-15
申请号:CN201180004490.7
申请日:2011-01-06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N11/087 , F02D2400/18 , F02N11/08 , F02N11/10 , F02N15/067 , F02N2011/0881 , F02N2250/02 , F02N2250/08 , H01H50/021 , H01H51/065
Abstract: 公开了一种用于启动启动器的电机的电磁继电器,该电磁继电器包括:电阻器,用于减小在启动所述电机时从电池流到所述电机的启动电流;继电器触点,用于绕过所述电阻器且使所述启动电流流动;继电器线圈,当被加电所激励时形成电磁体;以及控制电路,其在启动所述电机时控制所述继电器线圈的激励状态从而断开或闭合所述继电器触点,从而经由所述电阻器控制所述电池对所述电机的加电。在所述电磁继电器中结合所述控制电路。
-
公开(公告)号:CN102640251B
公开(公告)日:2016-01-20
申请号:CN201180004490.7
申请日:2011-01-06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N11/087 , F02D2400/18 , F02N11/08 , F02N11/10 , F02N15/067 , F02N2011/0881 , F02N2250/02 , F02N2250/08 , H01H50/021 , H01H51/065
Abstract: 公开了一种用于启动启动器的电机的电磁继电器,该电磁继电器包括:电阻器,用于减小在启动所述电机时从电池流到所述电机的启动电流;继电器触点,用于绕过所述电阻器且使所述启动电流流动;继电器线圈,当被加电所激励时形成电磁体;以及控制电路,其在启动所述电机时控制所述继电器线圈的激励状态从而断开或闭合所述继电器触点,从而经由所述电阻器控制所述电池对所述电机的加电。在所述电磁继电器中结合所述控制电路。
-
公开(公告)号:CN102956405B
公开(公告)日:2015-04-01
申请号:CN201210285135.8
申请日:2012-08-10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Inventor: 铃木佳明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磁继电器以及电磁继电器的制造方法。其中,在辅助电磁继电器的金属部件组装工序中,在制造第1辅助电磁继电器的情况下,使IC(12)的各端子与金属部件(68)导通接合,从而与金属部件(68)一体化;在无用部分去除工序中,根据制造第1、第2辅助电磁继电器的情况,来变更应去除的不需要的部分。由此,在制造第1辅助电磁继电器的情况下,作为延迟单元而内置IC(12),所以在使辅助电磁继电器内置延迟单元的情况下,能够提高辅助电磁继电器的耐热性。另外,通过使用共用部件,降低不同部件组装的问题,所以能够分别制造第1、第2辅助电磁继电器,从而削减制造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5632842A
公开(公告)日:2016-06-01
申请号:CN201510824034.7
申请日:2015-11-24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Inventor: 铃木佳明
Abstract: 一种电磁开关包括:第一和第二螺线管,其成一直线地沿壳体的轴线方向布置,且使小齿轮与发动机的齿圈啮合,并闭合在用于使所述发动机起动的电动马达的供电回路中的主触头。设置有保持件,所述保持件从所述第一螺线管的第一绕线架至少延伸到形成在所述第二螺线管的磁路中的气隙的位置。所述保持件将从所述第一螺线管的绕线架延伸的引线的一部分至少保持在所述绕线架与所述气隙之间的范围内,从而当在壳体内制造所述第一和第二螺线管时使所述引线的倾斜或偏斜最小化,由此有利于提高所述第一和第二螺线管在壳体中安装就位的容易程度。
-
公开(公告)号:CN102192068B
公开(公告)日:2013-05-22
申请号:CN201110060719.0
申请日:2011-03-09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Inventor: 铃木佳明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N11/087 , F02D2400/18 , F02N2011/0892 , F02N2250/02
Abstract: 一种具有高速和低速马达运转模式的发动机起动系统。一种发动机起动装置,包括从电池延伸到电动马达以起动发动机的第一供电路径和第二供电路径。电磁开关具有布置在第一供电路径中的主触点。电阻器布置在第二供电路径中。马达继电器具有与电阻器串联布置的继电器触点。控制器延迟闭合主触点以将电池的全电压施加到马达上的时间直到在闭合继电器触点以将电流通过电阻器供给到电动马达之后已经过给定时间延迟。具体地,当需要向马达施加全电压从而以额定速度运行马达时,电流不经过继电器触点,由此导致没有压降,确保起动发动机的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02192068A
公开(公告)日:2011-09-21
申请号:CN201110060719.0
申请日:2011-03-09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Inventor: 铃木佳明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N11/087 , F02D2400/18 , F02N2011/0892 , F02N2250/02
Abstract: 一种具有高速和低速马达运转模式的发动机起动系统。一种发动机起动装置,包括从电池延伸到电动马达以起动发动机的第一供电路径和第二供电路径。电磁开关具有布置在第一供电路径中的主触点。电阻器布置在第二供电路径中。马达继电器具有与电阻器串联布置的继电器触点。控制器延迟闭合主触点以将电池的全电压施加到马达上的时间直到在闭合继电器触点以将电流通过电阻器供给到电动马达之后已经过给定时间延迟。具体地,当需要向马达施加全电压从而以额定速度运行马达时,电流不经过继电器触点,由此导致没有压降,确保起动发动机的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05655200A
公开(公告)日:2016-06-08
申请号:CN201510852684.2
申请日:2015-11-27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Inventor: 铃木佳明
Abstract: 一种用于起动器的电磁开关,包括线圈,所述线圈具有连接到供电侧的第一引线和连接到接地侧的第二引线,所述线圈经由所述第一引线和所述第二引线而被提供励磁电流,从而在起动器继电器接通时形成电磁铁。所述电磁开关还包括电涌抑制装置,所述电涌抑制装置在起动器继电器被从接通切换为断开时吸收一部分从所述线圈发出的能量,以使剩余部分的所述能量被施加到所述起动器继电器来使电弧电流在所述起动器继电器的触头之间流动。
-
公开(公告)号:CN102097256B
公开(公告)日:2014-05-28
申请号:CN201010592368.3
申请日:2010-12-10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H51/065 , F02N11/087 , F02N11/10 , F02N2011/0892
Abstract: 一种常闭电磁继电器,可以用于控制给汽车发动机启动机提供电流。电磁继电器装备有电阻器和短路。通过在给继电器线圈断电时闭合继电器触点来产生所述短路,以在电阻器的端之间建立电连接,从而从电池给电动机提供电流而没有流经电阻器,通过在给继电器线圈通电时断开继电器触点来断开短路,以经过电阻器从电池给电动机提供电流。当继电器线圈保持通电时,如果通向电磁继电器的电机驱动信号线断开,则产生短路,以确保给电机提供电流,这也防止电阻器被熔化。
-
公开(公告)号:CN101645372B
公开(公告)日:2012-08-29
申请号:CN200910161893.7
申请日:2009-08-07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H50/30 , F02D2400/18 , F02N11/00 , F02N11/087 , F02N15/067 , H01H51/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配备有内置电子控制电路的电磁开关。提供了一种电磁开关,其具备内置的电子控制电路,该电子控制电路用于控制激励线圈的通电。电子控制电路布置在由磁性板限定成与触点腔室分开的腔室内。换言之,电子控制电路布置在磁性板和激励线圈之间,从而避免由触点的磨损所引起的导电尘屑在电子控制电路的表面上附着。这使电子控制电路的电绝缘降低最小化并避免了电子控制电路的短路,也消除了对用于电绝缘和屏蔽电子控制电路的额外特殊零部件的需求,从而允许电磁开关的尺寸减小并以降低的成本生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