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组件
    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4341574B

    公开(公告)日:2023-08-04

    申请号:CN202080059246.X

    申请日:2020-09-04

    Abstract: 一种连接组件,是与制冷循环(10)中的多个结构设备连接的连接组件(80),具有形成有制冷剂流路(82)的主体部(81)。制冷剂流路构成制冷循环中的制冷剂的流路的一部分。制冷剂流路具有高温侧流路(82a)和低温侧流路(82b)。在高温侧流路形成有能够将多个结构设备中的供制冷循环的高压制冷剂流通的高温侧结构设备(12)连接起来的连接口(83a)。在低温侧流路形成有能够将多个结构设备中的供温度比高压制冷剂低的制冷剂流通的低温侧结构设备(24)连接起来的连接口(83f、83g)。

    冷却系统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3474936A

    公开(公告)日:2021-10-01

    申请号:CN202080016334.1

    申请日:2020-02-20

    Abstract: 冷却系统(10)具备多个冷却器(30、31、32、33)和制冷剂供给流路(W20)。冷却器具有热交换部(300、310、320、330),该热交换部通过在内部流动的制冷剂与电池(20)的热交换而冷却电池。在制冷剂供给流路中形成有主流路(W21)和多个分支流路(W22a、W22b、W22c、W22d),该主流路供制冷剂流动,该多个分支流路从主流路分支而向多个冷却器分别分配制冷剂。向多个冷却器并联地供给制冷剂。在将制冷剂供给流路中从主流路向分支流路分支的部分设为分支部(Pb)时,在从分支部到热交换部为止的部分设置有节流部(301、311、321、331)。

    制冷循环装置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735086A

    公开(公告)日:2023-03-03

    申请号:CN202180046156.1

    申请日:2021-05-17

    Abstract: 制冷循环装置具备:对从接收器侧减压部(23a、23b)流出的制冷剂进行气液分离并存储剩余制冷剂的接收器部(15);及制冷剂回路切换部(14a~14d)。制冷剂回路切换部(14a~14d)切换第一流路和第二流路,该第一流路使从室外热交换部(18)流出的制冷剂流入接收器侧减压部(23a、23b),使从接收器部(15)流出的制冷剂由蒸发部侧减压部(16b、16c)减压而流入蒸发部(19、20),该第二流路使从散热部(12)流出的制冷剂流入接收器侧减压部(23a、23b),使从接收器部(15)流出的制冷剂由蒸发部侧减压部(16b、16c)减压而流入蒸发部(19、20)。还具备使流入接收器部(15)的制冷剂的流速降低的减速部(33、34)。

    连接组件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4341574A

    公开(公告)日:2022-04-12

    申请号:CN202080059246.X

    申请日:2020-09-04

    Abstract: 一种连接组件,是与制冷循环(10)中的多个结构设备连接的连接组件(80),具有形成有制冷剂流路(82)的主体部(81)。制冷剂流路构成制冷循环中的制冷剂的流路的一部分。制冷剂流路具有高温侧流路(82a)和低温侧流路(82b)。在高温侧流路形成有能够将多个结构设备中的供制冷循环的高压制冷剂流通的高温侧结构设备(12)连接起来的连接口(83a)。在低温侧流路形成有能够将多个结构设备中的供温度比高压制冷剂低的制冷剂流通的低温侧结构设备(24)连接起来的连接口(83f、83g)。

    制冷剂蒸发器
    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7208943B

    公开(公告)日:2020-08-14

    申请号:CN201680006394.9

    申请日:2016-02-25

    Abstract: 一种制冷剂蒸发器(1),在被冷却流体和制冷剂之间进行热交换,具备:制冷剂流经其内部,在被冷却流体和制冷剂之间进行热交换的第一热交换部(12);制冷剂流经其内部,与第一热交换部相对配置并在被冷却流体和制冷剂之间进行热交换的第二热交换部(22);配置于第一热交换部的下方,将制冷剂分配到第一热交换部的第一箱(13);配置于第二热交换部的下方,将流经第二热交换部的制冷剂集中的第二箱(23);与第一箱以及第二箱接合,并将集中到第二箱的制冷剂引导到第一箱的第三箱(30)。在第一箱、第二箱以及第三箱之间形成有间隙。在第一箱与第三箱的接合部(133、304),以及第二箱与第三箱的接合部(233、305)的至少一方形成有将存积于间隙的水排出的排水通道(40、50)。

    冷却系统
    8.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3474936B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080016334.1

    申请日:2020-02-20

    Abstract: 冷却系统(10)具备多个冷却器(30、31、32、33)和制冷剂供给流路(W20)。冷却器具有热交换部(300、310、320、330),该热交换部通过在内部流动的制冷剂与电池(20)的热交换而冷却电池。在制冷剂供给流路中形成有主流路(W21)和多个分支流路(W22a、W22b、W22c、W22d),该主流路供制冷剂流动,该多个分支流路从主流路分支而向多个冷却器分别分配制冷剂。向多个冷却器并联地供给制冷剂。在将制冷剂供给流路中从主流路向分支流路分支的部分设为分支部(Pb)时,在从分支部到热交换部为止的部分设置有节流部(301、311、321、331)。

    制冷剂蒸发器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7208943A

    公开(公告)日:2017-09-26

    申请号:CN201680006394.9

    申请日:2016-02-25

    Abstract: 一种制冷剂蒸发器(1),在被冷却流体和制冷剂之间进行热交换,具备:制冷剂流经其内部,在被冷却流体和制冷剂之间进行热交换的第一热交换部(12);制冷剂流经其内部,与第一热交换部相对配置并在被冷却流体和制冷剂之间进行热交换的第二热交换部(22);配置于第一热交换部的下方,将制冷剂分配到第一热交换部的第一箱(13);配置于第二热交换部的下方,将流经第二热交换部的制冷剂集中的第二箱(23);与第一箱以及第二箱接合,并将集中到第二箱的制冷剂引导到第一箱的第三箱(30)。在第一箱、第二箱以及第三箱之间形成有间隙。在第一箱与第三箱的接合部(133、304),以及第二箱与第三箱的接合部(233、305)的至少一方形成有将存积于间隙的水排出的排水通道(40、50)。

    制冷剂蒸发器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7003090A

    公开(公告)日:2017-08-01

    申请号:CN201680004117.4

    申请日:2016-02-25

    Abstract: 在被冷却流体与制冷剂之间进行热交换的制冷剂蒸发器(1)具备:第一热交换部(12),制冷剂在该第一热交换部的内部流动,该第一热交换部在被冷却流体与制冷剂之间进行热交换;第二热交换部(22),该第二热交换部与第一热交换部相对地配置,并且制冷剂在该第二热交换部的内部流动,该第二热交换部在被冷却流体与制冷剂之间进行热交换;第一箱(13),该第一箱配置于第一热交换部的下方,将所述制冷剂向第一热交换部分配;第二箱(23),该第二箱配置于第二热交换部的下方,收集在第二热交换部流动的制冷剂;以及第三箱(30),该第三箱通过钎焊接合于第一箱及第二箱,将收集于第二箱的制冷剂向第一箱引导。在第一箱及第三箱的接合部(133、304)的一方形成有突出部(310~312)。在第一箱及第三箱的接合部的另一方形成有突出部插入的插入部(134~136)。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