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容器、连接结构和电容器的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365249B

    公开(公告)日:2024-06-25

    申请号:CN202080059825.4

    申请日:2020-06-19

    Abstract: 本发明的电容器(20)设置于表面具有导电图案(11)的层叠基板(10)的内部,上述电容器(20)具备:包含第一导电性金属部件(3a)和存在于上述第一导电性金属部件(3a)表面的多孔部(3b)的阳极部(3)、阴极部(7)、以及存在于上述阳极部(3)与上述阴极部(7)之间的电介质层,上述阳极部(3)通过连接电极(30)而导出到上述层叠基板(10)的表面侧,上述连接电极(30)具有包含构成上述第一导电性金属部件(3a)的金属的合金层(31)和设置于上述合金层(31)上的导电层(32),上述连接电极(30)与形成于上述层叠基板(10)表面的上述导电图案(11)连接。

    电容器、连接结构和电容器的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365249A

    公开(公告)日:2022-04-15

    申请号:CN202080059825.4

    申请日:2020-06-19

    Abstract: 本发明的电容器(20)设置于表面具有导电图案(11)的层叠基板(10)的内部,上述电容器(20)具备:包含第一导电性金属部件(3a)和存在于上述第一导电性金属部件(3a)表面的多孔部(3b)的阳极部(3)、阴极部(7)、以及存在于上述阳极部(3)与上述阴极部(7)之间的电介质层,上述阳极部(3)通过连接电极(30)而导出到上述层叠基板(10)的表面侧,上述连接电极(30)具有包含构成上述第一导电性金属部件(3a)的金属的合金层(31)和设置于上述合金层(31)上的导电层(32),上述连接电极(30)与形成于上述层叠基板(10)表面的上述导电图案(11)连接。

    电容器元件
    4.
    发明公开
    电容器元件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9563220A

    公开(公告)日:2025-03-04

    申请号:CN202380050595.9

    申请日:2023-07-21

    Abstract: 电容器元件(2)包括:电容器部(10),其包含阳极板(11)、电介质层(13)和阴极层(12),阳极板(11)在芯部(11A)的至少一个主面具有多孔质部(11B),电介质层(13)设于多孔质部(11B)的表面,阴极层(12)设于电介质层(13)的表面;贯通导体(20),其在厚度方向上贯通电介质层(13)和阳极板(11);密封层(30),其以覆盖电容器部(10)的方式设置;导体配线层(40A、40B),其设于密封层(30)的表面;以及外侧绝缘层(50),其以覆盖密封层(30)和导体配线层(40A、40B)的方式设置。贯通导体(20)包含与阴极层(12)电连接的阴极贯通导体(20A、20C)和与阳极板(11)电连接的阳极贯通导体(20B、20D)。导体配线层(40A、40B)与阴极贯通导体(20A)和阳极贯通导体(20B)中的任一者电连接。阴极贯通导体(20A)包含第1阴极贯通导体(20A1)和第2阴极贯通导体(20A2)。阳极贯通导体(20B)包含第1阳极贯通导体(20B1)。在从阳极板(11)的厚度方向俯视时,第1阳极贯通导体(20B1)与第1阴极贯通导体(20A1)的中心间距离和第1阳极贯通导体(20B1)与第2阴极贯通导体(20A2)的中心间距离相等。第1阴极贯通导体(20A1)、第2阴极贯通导体(20A2)以及第1阳极贯通导体(20B1)分别是在厚度方向上贯通密封层(30)和电容器部(10)而在端部处与导体配线层(40A)或导体配线层(40B)连接的直接贯通导体。阴极贯通导体(20C)还包含至少一根第5阴极贯通导体(20C5)。第5阴极贯通导体(20C5)是在厚度方向上贯通外侧绝缘层(50)、密封层(30)以及电容器部(10)而在侧面处与导体配线层(40A)连接的间接贯通导体。在从阳极板(11)的厚度方向俯视时,第5阴极贯通导体(20C5)与第1阴极贯通导体(20A1)的中心间距离和第5阴极贯通导体(20C5)与第2阴极贯通导体(20A2)的中心间距离相等。

    模块
    5.
    发明公开
    模块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9012906A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411004780.7

    申请日:2021-05-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模块,上述模块(500)用于半导体复合装置(10),上述半导体复合装置将由包含半导体主动元件的调压器(100)调整后的直流电压供给到负载(300)。模块(500)具备:电容器层(210),包括至少一个形成电容器(CP1)的电容器部(230);连接端子,用于与调压器(100)以及负载(300)的至少一者的电连接;以及通孔导体(262),形成为在电容器层(210)的厚度方向上贯通电容器部(230)。电容器(CP1)经由通孔导体(262)与负载(300)以及调压器(100)的至少一者电连接。

    电容器元件、模块以及半导体复合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8043919A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280066442.9

    申请日:2022-09-20

    Abstract: 电容器元件1具备包括在芯部11A的至少一个主面具有多孔部11B的阳极板11、设置于多孔部11B表面的电介质层13、设置于电介质层13表面的阴极层12的电容器部10、沿厚度方向贯通电介质层13及阳极板11的贯通导体20。贯通导体20包括与阴极层12电连接的阴极贯通导体20A、与阳极板11电连接的阳极贯通导体20B。阴极贯通导体20A包括第一阴极贯通导体20A1及第二阴极贯通导体20A2。阳极贯通导体20B包括第一阳极贯通导体20B1。在从阳极板11的厚度方向俯视时,第一阳极贯通导体20B1与第一阴极贯通导体20A1的中心间距离和第一阳极贯通导体20B1与第二阴极贯通导体20A2的中心间距离相等。

    电容器内置基板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20035873A

    公开(公告)日:2025-05-23

    申请号:CN202480004339.0

    申请日:2024-07-16

    Inventor: 高桥章友

    Abstract: 电容器内置基板(1)包括:电容器元件(100);以及配线基板(200),其内置电容器元件(100)。电容器元件(100)包含:电容器部(10);以及密封层(20),其以覆盖电容器部(10)的至少一个主面的方式设置。电容器部(10)包含:阳极板(11),其在芯部(11A)的至少一个主面具有多孔质部(11B);介电体层(13),其设于多孔质部(11B)的表面;以及阴极层(12),其设于介电体层(13)的表面。以在阳极板(11)的厚度方向上不贯通配线基板(200)且贯通电容器元件(100)的方式设有至少一个第1电容器贯通孔(35A)和至少一个第2电容器贯通孔(35B)。在第1电容器贯通孔(35A)的内部设有与阳极板(11)的端面电连接的电容器贯通阳极导体(30A)。以在阳极板(11)的厚度方向上贯通配线基板(200)和电容器元件(100)的方式在第1电容器贯通孔(35A)的内侧设有第1基板贯通孔(45A)且在第2电容器贯通孔(35B)的内侧设有第2基板贯通孔(45B)。在第1基板贯通孔(45A)的内壁面设有与阳极板(11)电连接的基板贯通阳极导体(40A)。在第2基板贯通孔(45B)的内壁面设有与阴极层(12)电连接的基板贯通阴极导体(40B)。基板贯通阳极导体(40A)位于电容器贯通阳极导体(30A)的内侧。

    直流-直流转换器模块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678355A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480003670.0

    申请日:2024-03-18

    Abstract: 直流‑直流转换器模块(1A)具备:绝缘基板(10A),其具有在厚度方向(T)上相对的第一面(10Aa)及第二面(10Ab);以及电路部(20A),其设置于绝缘基板(10A),其中,电路部(20A)从输入端(Vin)去向输出端(Vout)依次具备开关元件(SW)以及连接于开关元件(SW)的LC斩波型的输出滤波器(F),输出滤波器(F)具有:输出电感器(Lout);第一输出电容器(C1),其在电路部(20A)的输出端(Vout)侧与输出电感器(Lout)串联连接;以及第二输出电容器(C2),其电容与第一输出电容器(C1)的电容不同,该第二输出电容器(C2)在电路部(20A)的输出端(Vout)侧与输出电感器(Lout)串联连接,在比第一输出电容器(C1)更靠电路部(20A)的输出端(Vout)侧的位置与第一输出电容器(C1)并联连接,从开关元件(SW)去向电路部(20A)的输出端(Vout)的电流路径(P)将绝缘基板(10A)从第一面(10Aa)到第二面(10Ab)贯通,第一输出电容器(C1)及第二输出电容器(C2)的相对于电流路径(P)配置的配置面(D1、D2)的位置在厚度方向(T)上互不相同,在第一输出电容器(C1)的正极端子与第二输出电容器(C2)的正极端子之间存在电感器成分(Lpara)。

    电容器
    9.
    发明公开
    电容器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9173972A

    公开(公告)日:2024-12-20

    申请号:CN202380039577.0

    申请日:2023-04-04

    Inventor: 高桥章友

    Abstract: 电容器(1)包括:电容器层(10),其包含隔着电介质层(13)在厚度方向上相对的第1电极层(例如阳极板11)和第2电极层(例如阴极层12);以及同轴型通孔导体(30),其以在电容器层(10)的厚度方向上贯通电容器层(10)的方式设置。同轴型通孔导体(30)包含与上述第1电极层电连接的第1通孔导体(31)和与上述第2电极层电连接的第2通孔导体(32)。第1通孔导体(31)与上述第1电极层的端面电连接。第2通孔导体(32)设于第1通孔导体(31)的内侧,第1通孔导体(31)与第2通孔导体(32)相互绝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