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土机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874598A

    公开(公告)日:2014-06-18

    申请号:CN201380002831.6

    申请日:2013-09-30

    Abstract: 组装体(2a、2b)中的两个柴油机微粒子捕集过滤装置(3)和两个选择性催化还原装置(4)的各长度方向(A1、A2、B1、B2)沿推土机(30)的车宽方向(Y方向)延伸。组装体(2a、2b)配置为在俯视中按组装体(2a)的柴油机微粒子捕集过滤装置(3)、组装体(2a)的选择性催化还原装置(4)、组装体(2b)的选择性催化还原装置(4)、组装体(2b)的柴油机微粒子捕集过滤装置(3)的顺序彼此排列。排气管(42)在俯视中位于由组装体(2a)中的选择性催化还原装置(4)的配置区域(R21)、组装体(2b)中的选择性催化还原装置(4)的配置区域(R22)、组装体(2a)中的选择性催化还原装置(4)与组装体(2b)中的选择性催化还原装置(4)之间的区域(R23)构成的区域(R2)内,且位于长度方向上的端部侧。

    推土机
    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3874598B

    公开(公告)日:2016-08-31

    申请号:CN201380002831.6

    申请日:2013-09-30

    Abstract: 组装体(2a、2b)中的两个柴油机微粒子捕集过滤装置和两个选择性催化还原装置的各长度方向(A1、A2、B1、B2)沿推土机(30)的车宽方向(Y方向)延伸。组装体(2a、2b)配置为在俯视中按组装体(2a)的柴油机微粒子捕集过滤装置、组装体(2a)的选择性催化还原装置、组装体(2b)的选择性催化还原装置、组装体(2b)的柴油机微粒子捕集过滤装置的顺序彼此排列。排气管(42)在俯视中位于由组装体(2a)中的选择性催化还原装置的配置区域(R21)、组装体(2b)中的选择性催化还原装置的配置区域(R22)、组装体(2a)中的选择性催化还原装置与组装体(2b)中的选择性催化还原装置之间的区域(R23)构成的区域(R2)内,且位于长度方向上的端部侧。

    履带式车辆的行驶装置
    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817371B

    公开(公告)日:2013-05-22

    申请号:CN201010124348.3

    申请日:2010-02-2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D55/21 B62D55/104 B62D55/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履带式车辆的行驶装置,能够缓和履带要跃过起伏接地面时的大幅冲击,并且消除对履带前端部的下落高度的恐惧感。履带式车辆的行驶装置包括使履带最大反向翘曲时产生的履带支重轮转向装置的第二臂的弹簧常数在整个长度上均匀化的机构。与所述履带最大反向翘曲时的连接链带的交叉角(β)相比,该机构使能够与第一臂抵接的所述第二臂的摆动角(α)扩大。该扩大了的所述第二臂的最大摆动角优选为交叉角(β)的1.3~2.0倍。

    推土机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7306498A

    公开(公告)日:2017-10-31

    申请号:CN201680000722.4

    申请日:2016-02-1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2F9/0833 E02F3/76 E02F9/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车身的后方的目视确认性的推土机。推土机包括:供驾驶员搭乘的驾驶室(9);配置于驾驶室(9)的后方的燃料箱(26);以及成为驾驶员的立足地的工作台(30)。在工作台(30)的前缘部形成有缺口部(33)。

    履带式车辆的行驶装置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817371A

    公开(公告)日:2010-09-01

    申请号:CN201010124348.3

    申请日:2010-02-2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D55/21 B62D55/104 B62D55/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履带式车辆的行驶装置,能够缓和履带要跃过起伏接地面时的大幅冲击,并且消除对履带前端部的下落高度的恐惧感。履带式车辆的行驶装置包括弹簧常数均匀化机构,该弹簧常数均匀化机构使履带最大反向翘曲时产生的履带支重轮转向装置的第二臂的表观弹簧常数在整个长度上均匀化。与所述履带最大反向翘曲时的连接链带的交叉角(β)相比,该弹簧常数均匀化机构使能够与第一臂抵接的所述第二臂的摆动角(α)扩大。该扩大了的所述第二臂的最大摆动角优选为交叉角(β)的1.3~2.0倍。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