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电转换单元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692093A

    公开(公告)日:2012-09-26

    申请号:CN201210067434.4

    申请日:2012-03-14

    Abstract: 一种热电转换单元,包括:第一壳体,其包括第一凹部;第二壳体,其包括第二凹部;第一基板,其覆盖第一凹部的开口;第二基板,其覆盖第二凹部的开口;多个热电装置,其与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的内表面接触;连接件;第一翅片;和第二翅片。第一壳体包括第一相对部。第二壳体包括第二相对部。在第一相对部和第二相对部中的至少一个中形成有容纳凹部。在容纳凹部中容置有弹性构件。弹性构件与容纳凹部的底部和第一基板的外表面两者或容纳凹部的底部和第二基板的外表面两者接触。设置有用于设定第一相对部与第二相对部之间的距离的间隔件。间隔件将第一相对部与第二相对部之间的距离设定为长于第一基板的外表面与第二基板的外表面之间的距离。

    热电转换单元及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734978A

    公开(公告)日:2012-10-17

    申请号:CN201210084835.0

    申请日:2012-03-2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35/30

    Abstract: 本发明的一个方面包括热电转换单元,该热电转换单元具有:壳体,具有敞开结构的流路模制在该壳体中;覆盖流路的敞开部分的第一基板;与第一基板相对地设置的第二基板;以及设置在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之间的多个热电转换元件。在壳体的流路的底表面处,与壳体一体地形成有引入管和排出管,并且引入管和排出管中的每个沿垂直于第一基板的方向延伸。

    热交换器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679794A

    公开(公告)日:2012-09-19

    申请号:CN201210067068.2

    申请日:2012-03-14

    Abstract: 一种热交换器(1),包括外壳(3)、引导构件(42、52)、回流构件(44、54)和排出构件(43、53)。外壳包括多个平行的流动通道(46a、46b、56a、56b)。外壳包括第一端面(41c、51c)和第二端面(41d、51d),它们各自具有开口(41f、41g、51f、51g)。引导构件固定至第一面或者第二端面。回流构件以跨越一对开口延伸的方式固定至第一端面或者第二端面,以便以回流方式连接一对开口。排出构件固定至第一面或者第二端面。多个流动通道通过回流构件连接成单个流动通道。引导构件、回流构件和排出构件中的至少一个一体地包括:附接至外壳的附接部;和伸出部,伸出部朝向外壳比附接部伸出更多并且包括倾斜表面。

    叶片型压缩机
    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8691767B

    公开(公告)日:2020-04-07

    申请号:CN201810286997.X

    申请日:2018-03-30

    Abstract: 一种叶片型压缩机,具备:具有缸部(14)的外壳(11);与缸部(14)一起形成缸室(14d)的侧板(15);以及有底状的盖部(36),其设置有在内部划分出油分离室(36s)的隔壁。在侧板(15)与上述隔壁之间划分有排出室(35a)、储油室(35b)、以及供给室(70),该供给室(70)设置于排出室(35a)与储油室(35b)之间,以与形成于侧板(15)的通孔相对的方式向背压室(41)供给润滑油,并且,在侧板(15)与上述隔壁之间设置有划分出所述各室的密封部件(50)。在上述隔壁设置有连通排出室(35a)与油分离室(36s)的连通通路(36k)和连通油分离室(36s)与储油室(35b)的油通路(36v)。

    叶片型压缩机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8691767A

    公开(公告)日:2018-10-23

    申请号:CN201810286997.X

    申请日:2018-03-30

    Abstract: 一种叶片型压缩机,具备:具有缸部(14)的外壳(11);与缸部(14)一起形成缸室(14d)的侧板(15);以及有底状的盖部(36),其设置有在内部划分出油分离室(36s)的隔壁。在侧板(15)与上述隔壁之间划分有排出室(35a)、储油室(35b)、以及供给室(70),该供给室(70)设置于排出室(35a)与储油室(35b)之间,以与形成于侧板(15)的通孔相对的方式向背压室(41)供给润滑油,并且,在侧板(15)与上述隔壁之间设置有划分出所述各室的密封部件(50)。在上述隔壁设置有连通排出室(35a)与油分离室(36s)的连通通路(36k)和连通油分离室(36s)与储油室(35b)的油通路(36v)。

    热泵系统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692094A

    公开(公告)日:2012-09-26

    申请号:CN201210076488.7

    申请日:2012-03-21

    Abstract: 本发明一方面包括一种热泵系统,其具有:安装在室外空间中的珀尔贴单元、室外热交换单元、以及室内热交换单元。珀尔贴单元具有:珀尔贴元件、第一基板、第二基板、金属外壳和树脂外壳。珀尔贴元件设有第一热表面和第二热表面。一个表面构成吸热部,而另一个表面构成散热部。第一基板与第一热表面接触。第二基板与第二热表面接触。金属外壳覆盖第一基板并且形成在其本身与第一基板之间的第一流动通道,第一流动通道通过室外管道以回路方式连接到室外热交换单元。树脂外壳覆盖第二基板并且形成在其本身与第二基板之间的第二流动通道。第二流动通道通过室内管道以回路方式连接到室内热交换单元。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