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氧生物处理装置及其运转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542500A

    公开(公告)日:2020-08-14

    申请号:CN201980007188.3

    申请日:2019-01-28

    Abstract: 本发明的好氧生物处理装置(1)包括:反应槽(槽体)(2);透水板(3),水平设置于该反应槽(2)的下部;大径粒子层(4),形成于该透水板(3)的上侧;小径粒子层(5),形成于该大径粒子层(4)的上侧;氧溶解膜组件(6),配置于该小径粒子层(5)的上侧;接收室(7),形成于该透水板(3)的下侧;原水散布管(8),向该接收室(7)内供给原水;以及在接收室(7)内用于进行散气而设置的散气管(9)等。将流化床(F)的活性碳的平均粒径设为0.2~1.2mm,将LV设为30m/hr以下。

    纯水制造方法及纯水制造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5217853A

    公开(公告)日:2016-01-06

    申请号:CN201510473701.1

    申请日:2009-03-13

    Inventor: 小林秀树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在用二次纯水制造装置及三次纯水制造装置对一次纯水进行精制而制造纯水时,极力抑制过氧化氢的生成,制造将TOC、DO、过氧化氢浓度减少至极限的高纯度超纯水。超纯水制造系统在二次纯水制造装置及三次纯水制造装置上分别具有紫外线氧化部件及位于其后段的利用离子交换树脂的去离子部件。进行UV调光使得二次纯水制造装置的紫外线氧化装置出口的过氧化氢浓度为1~30μg/L、TOC浓度为1~10μg/L,且使三次纯水制造装置的紫外线氧化装置出口的TOC浓度为0.1~5μg/L。进行UV调光使得二次纯水制造装置的紫外线氧化装置出口的TOC浓度为1~10μg/L,且使三次纯水制造装置的紫外线氧化装置出口的过氧化氢浓度为1~20μg/L、TOC浓度为0.1~5μg/L。

    纯水制造方法及纯水制造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1983175A

    公开(公告)日:2011-03-02

    申请号:CN200980111862.9

    申请日:2009-03-13

    Inventor: 小林秀树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在用二次纯水制造装置及三次纯水制造装置对一次纯水进行精制而制造纯水时,极力抑制过氧化氢的生成,制造将TOC、DO、过氧化氢浓度减少至极限的高纯度超纯水。超纯水制造系统在二次纯水制造装置及三次纯水制造装置上分别具有紫外线氧化部件及位于其后段的利用离子交换树脂的去离子部件。进行UV调光使得二次纯水制造装置的紫外线氧化装置出口的过氧化氢浓度为1~30μg/L、TOC浓度为1~10μg/L,且使三次纯水制造装置的紫外线氧化装置出口的TOC浓度为0.1~5μg/L。进行UV调光使得二次纯水制造装置的紫外线氧化装置出口的TOC浓度为1~10μg/L,且使三次纯水制造装置的紫外线氧化装置出口的过氧化氢浓度为1~20μg/L、TOC浓度为0.1~5μg/L。

    好氧性生物处理方法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0139836A

    公开(公告)日:2019-08-16

    申请号:CN201780082066.1

    申请日:2017-09-15

    Abstract: 一种好氧性生物处理方法,其是通过配置于反应槽(3)内的氧溶解膜模块(32)而使氧溶解于该反应槽(3)内的被处理水,再对被处理水进行好氧性生物处理的好氧性生物处理方法,所述好氧性生物处理方法的特征在于,通过在所述反应槽(3)中使生物附着载体悬浊或流动,从而防止生物附着于所述氧溶解膜模块(32)。

    过氧化氢水处理装置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361824A

    公开(公告)日:2012-02-22

    申请号:CN201080013120.5

    申请日:2010-03-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即使是含有%级的较高浓度的过氧化氢的排水,也可连续运转且进行稳定且有效率的处理的构成简易且较为小型的过氧化氢水处理装置。本发明的过氧化氢水处理装置,其使被处理水与过氧化氢分解催化剂接触,将该被处理水中的过氧化氢分解成氧和水,从而,获得处理水,其特征在于,具有:过氧化氢分解反应器(2),其具有该被处理水的导入口与处理水的排出口,在内部被填充有过氧化氢分解催化剂(1);及气液分离器(3),其中导入该过氧化氢分解反应器(2)的流出水,并且,该气液分离器(3)是由在上部连接排气配管(13)、在下部连接排水配管(14)的筒状容器(4)所构成,在该筒状容器(4)的侧部导入前述流出水。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