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632192B
公开(公告)日:2012-05-02
申请号:CN200880008185.3
申请日:2008-03-13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旭硝子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273 , H01M8/0286 , H01M8/0289 , H01M8/1062 , Y02P70/56 , Y10T156/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膜-膜增强部件组件、膜-催化剂层组件、膜-电极组件、高分子电解质型燃料电池、以及膜-电极组件的制造方法。本发明的膜-膜增强部件组件具备:高分子电解质膜(1),以作为整体沿着该高分子电解质膜(1)的周边进行延伸的方式被配置于高分子电解质膜(1)的主面(F10)之上的1个以上的膜片状的第1膜增强部件(10),以及以作为整体沿着高分子电解质膜(1)的周边进行延伸并且其内缘与第1膜增强部件(10)的内缘互相不相一致的方式被配置于第1膜增强部件(10)之上的1个以上的膜片状的第2膜增强部件(11)。
-
公开(公告)号:CN101632192A
公开(公告)日:2010-01-20
申请号:CN200880008185.3
申请日:2008-03-13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旭硝子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273 , H01M8/0286 , H01M8/0289 , H01M8/1062 , Y02P70/56 , Y10T156/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膜-膜增强部件组件、膜-催化剂层组件、膜-电极组件、高分子电解质型燃料电池、以及膜-电极组件的制造方法。本发明的膜-膜增强部件组件具备:高分子电解质膜(1),以作为整体沿着该高分子电解质膜(1)的周边进行延伸的方式被配置于高分子电解质膜(1)的主面(F10)之上的1个以上的膜片状的第1膜增强部件(10),以及以作为整体沿着高分子电解质膜(1)的周边进行延伸并且其内缘与第1膜增强部件(10)的内缘互相不相一致的方式被配置于第1膜增强部件(10)之上的1个以上的膜片状的第2膜增强部件(11)。
-
公开(公告)号:CN100448076C
公开(公告)日:2008-12-31
申请号:CN200580019372.8
申请日:2005-07-05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旭硝子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8605 , H01M4/8814 , H01M4/8828 , H01M4/8882 , H01M2008/1095 , Y10T29/491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气体扩散电极和一种具备该气体扩散电极的高分子电解质型燃料电池,该气体扩散电极不仅能够防止由MEA的保存引起的劣化,而且能够防止从其制造后直到使用的期间的劣化,从而能够充分地防止初始特性和耐久特性的降低。进行控制,使得在气体扩散电极的催化剂层中,包括醇、上述醇的部分氧化物、上述醇的分子内脱水反应生成物、上述醇的分子间缩合反应生成物、上述醇与上述部分氧化物的分子间缩合反应生成物、以及上述部分氧化物的分子间缩合反应生成物的有机物的总质量A1,碳粉末的总质量E1,以及阳离子交换树脂的总质量G1满足{100×A1/(E1+G1)}≤0.05。
-
公开(公告)号:CN100420078C
公开(公告)日:2008-09-17
申请号:CN200580001147.1
申请日:2005-01-25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旭硝子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1004 , H01M4/8605 , H01M4/8642 , H01M4/8657 , H01M4/881 , H01M4/8828 , H01M4/8892 , H01M4/921 , H01M4/926 , H01M8/102 , H01M8/1039
Abstract: 提供一种能实现可以充分防止初期特性降低的、长期地发挥充分的电池特性的、具有优异耐久性的高分子电解质型燃料电池的膜催化剂层复合体。至少在阴极催化剂层中,上述高分子电解质的质量Wp与催化剂担载碳的质量Wcat-C的比值(Wp/Wcat-C),从配置在与高分子电解质膜最近的位置的最内层开始,向配置在离高分子电解质膜最远的位置配置的最外层减少,最内层中的比值(Wp/Wcat-C)是0.8~3.0,并且最外层中的比值(Wp/Wcat-C)是0.2~0.6。
-
公开(公告)号:CN102308419B
公开(公告)日:2014-09-17
申请号:CN201080006584.3
申请日:2010-08-31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26 , H01M8/0234 , H01M8/0239 , H01M8/0243 , H01M2008/1095 , Y02P70/5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膜电极接合体及其制造方法、以及燃料电池,能够进一步提高燃料电池的发电性能,在本发明中,使隔着彼此相邻的气体通路(21)的肋部(22)的多孔度低于肋部的下方区域(23)的多孔度。由此,能够抑制肋部的变形和反应气体的过度透过,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发电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1861670B
公开(公告)日:2014-06-04
申请号:CN200980101021.X
申请日:2009-09-15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2483 , H01M8/0258 , H01M8/0263 , H01M8/0267 , H01M8/1007 , H01M8/24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燃料电池和具备该燃料电池的燃料电池堆。本发明的燃料电池具备电解质层-电极组件(5)、第1隔板(6a)、第2隔板(6b)以及1个以上的透气抑制部;第1隔板(6a)以及第2隔板(6b)的内表面具有第1区域(21)和第2区域(22),在第1反应气体通道(8)以及第2反应气体通道(9)中的至少一个通道中,以从所述第1隔板的厚度方向看与第1区域(21)相重叠的方式配置有透气抑制部,并且在第1反应气体通道(8)以及第2反应气体通道(9)中的至少一个通道中,以从所述第1隔板的厚度方向看与第2区域(22)相重叠的方式配置有透气抑制部。
-
公开(公告)号:CN102257661B
公开(公告)日:2014-05-28
申请号:CN201080003671.3
申请日:2010-07-02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234 , H01M8/0239 , H01M8/0245 , H01M8/1007 , H01M2250/20 , Y02E60/521 , Y02P70/56 , Y02T90/32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气体扩散层,是在一个主面形成有气体流路的气体扩散层,可以进一步提高发电性能。本发明的燃料电池用气体扩散层(14A、14C)由具有在一个主面形成有气体流路(21A、21C)的第一扩散层(15A、15C)、和配置于第一扩散层的另一个主面侧的第二扩散层(16A、16C)的多层结构构成,第一及第二扩散层由以导电性粒子和高分子树脂作为主成分的多孔构件构成,第一扩散层的孔隙率低于第二扩散层的孔隙率。
-
公开(公告)号:CN103329324A
公开(公告)日:2013-09-25
申请号:CN201180042154.1
申请日:2011-10-24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4835 , H01M8/04126 , H01M8/04223 , H01M8/04238 , H01M8/04664 , H01M8/04671 , H01M2008/1095 , Y02E60/50
Abstract: 本发明的燃料电池系统的运转方法是具备被提供含有氢的燃料气体的燃料极(3)、被提供含有氧的氧化剂气体的氧化剂极(4)、被夹持于燃料极(3)与氧化剂极(4)之间的高分子电解质膜(5)的固体高分子型燃料电池系统(1A)的运转方法,通过在固体高分子型燃料电池系统的启动时将较氧化剂气体更高加湿了的燃料气体提供给燃料极(3),从而使燃料极(3)为较氧化剂极(4)更高加湿的状态。
-
公开(公告)号:CN101911352B
公开(公告)日:2013-05-08
申请号:CN200980101567.5
申请日:2009-10-28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8668 , H01M4/8642 , H01M4/925 , H01M8/0258 , H01M8/0267 , H01M8/0271 , H01M8/04731 , H01M8/04753 , H01M8/04835 , H01M8/0494 , H01M8/241 , H01M8/2457 , H01M8/2483 , H01M8/249 , H01M2008/1095 , H01M2250/20 , Y02T90/32
Abstract: 本发明的燃料电池具备:层叠单电池(51、52)而成的电池组(101、102),将电池组(101)的电池组内部冷却介质流路(153A)和电池组(102)的电池组内部冷却介质流路(153B)串联连接的冷却介质连接流路(103);催化剂层含有:包含电极催化剂和担载该电极催化剂的碳粉末的催化剂担载体,以及附着于该催化剂担载体的电解质;位于冷却介质连接流路(103)下游的电池组(102)的单电池(52)中的催化剂层,与位于冷却介质连接流路(103)的上游的电池组(101)的单电池(51)中的催化剂层相比,其选自催化剂材料组成群中的1种以上的催化剂材料组成更大,该催化剂材料组成群由催化剂层的每单位体积的离子交换基的密度、催化剂层的所述催化剂担载体的电极催化剂的担载量、以及催化剂层的催化剂担载率构成。
-
公开(公告)号:CN101622744B
公开(公告)日:2012-07-25
申请号:CN200880006572.3
申请日:2008-12-24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26 , H01M8/0263 , H01M2008/109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燃料电池用隔板,其特征在于,第一反应气体通道(131)具有第一部分(41)和比该第一部分(41)位于上游侧的第二部分(51);第一部分(41)在第一反应气体通道(131)的第二部分(51)和下游端之间的部分当中最接近于上游端;第二部分(51)在第一反应气体通道(131)的上游端和第一部分(41)之间的部分当中最接近于下游端;第二反应气体通道(132、133)不介于第一部分(41)和上游端之间,第二反应气体通道(132、133)介于第二部分(51)和下游端之间;并且第一反应气体通道(131)在第一部分(41)和下游端之间的部分(以下称作“特定部分”)中与第二反应气体通道(132、133)中的至少1条反应气体通道(以下称作“特定通道”)相连通。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