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271617A
公开(公告)日:2021-08-17
申请号:CN202110510518.X
申请日:2021-05-11
Applicant: 杭州电力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非精确间歇测量的多传感器网络协同估计方法,包括:S1、确定待测目标的动力学系统,建立多传感器之间的通信拓扑图,传感器之间的交互通过拉普拉斯矩阵表示;S2、根据测量要求,确定传感器的测量模型,并建立基于周期间歇测量算法的状态空间估计模型;S3、引入自适应算法,通过建立参考模型获得改进的分布式协同估计算法;S4、根据改进后的分布式协同估计算法的系统信息,通过分析协同估计一致性,确定间歇测量参数从而得到能够克服干扰因子对系统影响的自适应间歇测量算法;S5、将步骤S4得到的间歇测量算法引入到各传感器中,并通过步骤S1建立的通信拓扑图实现传感器之间的不连续信息交互。该方法能够保证协同估计的平均一致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194430A
公开(公告)日:2021-07-30
申请号:CN202110469096.6
申请日:2021-04-28
Applicant: 杭州电力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周期传输模型的开关柜传感器网络数据压缩方法,包括:S1、传感器节点采集当前周期的读数,构建读数向量R;S2、从待执行读数向量集中按照加入次序选择某一向量Ri,并根据向量Ri中元素个数将其分为两类;S3、将步骤S2中第一类的两个子向量中的某一读数元素视为候补离群值,判断其是否为离群值:若是,计算并更新读数向量;否则,保持原数值;S4、当待执行读数向量集为空时,统计读数向量集中的相同元素个数和不相同元素个数,编译字典;S5、将S4得到的字典与R传输给下一个传感器节点;S6、进入下一周期,并按照S1‑S5持续循环。该方法能大幅度地压缩数据,节省能耗和存储空间。
-
公开(公告)号:CN113194430B
公开(公告)日:2022-11-01
申请号:CN202110469096.6
申请日:2021-04-28
Applicant: 杭州电力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周期传输模型的开关柜传感器网络数据压缩方法,包括:S1、传感器节点采集当前周期的读数,构建读数向量R;S2、从待执行读数向量集中按照加入次序选择某一向量Ri,并根据向量Ri中元素个数将其分为两类;S3、将步骤S2中第一类的两个子向量中的某一读数元素视为候补离群值,判断其是否为离群值:若是,计算并更新读数向量;否则,保持原数值;S4、当待执行读数向量集为空时,统计读数向量集中的相同元素个数和不相同元素个数,编译字典;S5、将S4得到的字典与R传输给下一个传感器节点;S6、进入下一周期,并按照S1‑S5持续循环。该方法能大幅度地压缩数据,节省能耗和存储空间。
-
公开(公告)号:CN119651667A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411797389.7
申请日:2024-12-09
Applicant: 杭州电力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 东北电力大学
Abstract: 一种计及储能寿命损耗风光储多端口变流器双层功率平滑方法,属于风光储功率平滑控制技术领域。本发明的目的是综合利用减载风电、减载光伏和储能灵活控制实现风光储多端口变流器系统整体输出功率平滑的计及储能寿命损耗风光储多端口变流器双层功率平滑方法。本发明设构建线性等效储能寿命损耗函数、采用双层模型预测控制风光储多端口变流器系统输出功率,综合利用减载风电、减载光伏和储能灵活控制实现风光储多端口变流器系统整体输出功率平滑,并且将平滑波动功率优化分解到储能和减载风电、光伏。本发明将平滑波动功率优化分解到储能和减载风电、光伏,减少了储能的充放电深度和次数,提高储能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1935797A
公开(公告)日:2020-11-13
申请号:CN202010958115.7
申请日:2020-09-14
Applicant: 杭州电力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杭州供电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低压开关柜无线通信网络的动态路由方法,包括:S1、为网络中所有节点分配ID号;S2、所有节点获取自身所有子节点的路由性能信息;S3、设置起始节点和目标节点;S4、起始节点判断目标节点是否是自己的子节点:若是,直接进行数据转发;若不是,执行下一步;S5、起始节点获取自身子节点实时路由性能信息;S6、起始节点获得目标函数值最小的子节点a作为中继节点;S7、判断节点a是否为目标节点:若是,保存最优路由路径;若不是,将节点a作为下一次路由转发的起始节点,并返回步骤S4;S8、判断每个节点是否保存了自身与其余所有节点之间通信的最优路由路径:若是,保存最优路径的路由矩阵;若否,返回步骤S4。
-
公开(公告)号:CN118914760A
公开(公告)日:2024-11-08
申请号:CN202411235839.3
申请日:2024-09-04
Applicant: 杭州电力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IPC: G01R31/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电压电流可视化的有源配电网故障区段定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建立有源中压配电网模型,收集故障数据;S2、将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S3、将标准化处理后的数据进行可视化处理并复合成三维特征立方体数据,建立三维特征立方体数据集;S4、搭建三维卷积神经网络模型;S5、将三维特征立方体数据集划分成训练集和测试集,将训练集输入至三维卷积神经网络模型进行迭代训练,然后将测试集输入至三维卷积神经网络模型输出模型定位结果。本发明采用上述的一种基于电压电流可视化的有源配电网故障区段定位方法,可以大幅度提高故障处理的效率和反应速度,减少故障带来的损失和影响,还可以提升配电网的运行安全性和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374167B
公开(公告)日:2024-03-01
申请号:CN202111568232.3
申请日:2021-12-21
Applicant: 杭州电力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 浙江工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环网柜应急电源快速接入装置及自动感温检测方法。它包括用于环网柜有备用单元的T型前插头和用于环网柜无备用单元的T型后插头,T型前插头和T型后插头均包括T型金属外壳、导电紫铜管、绝缘硅橡胶、高压均压环、无线感温装置和内缩旋转式固定座,导电紫铜管安装在T型金属外壳的内部,绝缘硅橡胶包覆在导电紫铜管的外侧且置于T型金属外壳的内部,高压均压环、无线感温装置和内缩旋转式固定座均安装在T型金属外壳的下端,无线感温装置置于高压均压环与内缩旋转式固定座之间。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兼容两种不同作业情况;杜绝爬电影响;电气全隔离,增大接触面积,降低发热影响;降低电磁影响;提高作业安全,降低人员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19921456A
公开(公告)日:2025-05-02
申请号:CN202411857676.2
申请日:2024-12-17
Applicant: 杭州电力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 东北电力大学
Abstract: 一种ZigBee通信网络下光储微电网超螺旋滑模主从电压控制系统,属于光储微电网优化控制技术领域。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适合于ZigBee通信网络下光储微电网的主从控制系统,从而克服了PI控制器在瞬态响应上的不足,解决了传统滑模控制中常见抖振问题的ZigBee通信网络下光储微电网超螺旋滑模主从电压控制系统。本发明首先设计了主从控制器超螺旋滑模控制器,再以此分别设计了主单元电压控制器和从单元功率跟踪控制器。本发明面向光储微电网网络控制,提出Zigbee网络下的母线电压网络主从控制,解决了现有控制主单元容量大,常规PI控制通信延迟下控制效果差的缺陷,提升了光储微电网的电压控制能力,显著的提升光储微电网运行电压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19597445A
公开(公告)日:2025-03-11
申请号:CN202411470498.8
申请日:2024-10-21
Applicant: 杭州电力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向新型电力系统的边缘缓存与计算资源迁移控制方法。它包括如下步骤:基于任务卸载模型、边缘服务器的服务缓存模型和VM迁移模型,提出一种联合服务缓存和VM迁移的资源分配策略;针对所提出的联合服务缓存和VM迁移的资源分配问题,将原问题中的连续变量和整数变量解耦为两个子变量,即服务缓存、计算资源分配联合优化子问题和通信资源优化子问题;证明服务缓存、计算资源分配联合优化子问题存在最优解,并对通信资源优化子问题进行简化;通过蒙特卡洛算法对子问题进行求解并迭代优化得到原问题的最优解。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减少设备任务处理时延,提高电力通信网络的承载能力和传输速率,实现对计算资源分配的全面优化。
-
公开(公告)号:CN114566408B
公开(公告)日:2023-09-01
申请号:CN202210246141.6
申请日:2022-03-14
Applicant: 杭州电力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安全断路开关,至少包括绝缘外壳,所述绝缘外壳上下两个侧面对称设置有接线口,还包括挤压机构和调节机构,所述挤压机构和所述调节机构设置于绝缘外壳内且对应每个接线口的位置;所述挤压机构至少被配置为用于对从接线口穿入的导线进行连接,且在导线发生松动时配合调节机构对导线进行压紧。本发明的挤压机构能够完成对导线的连接,且配合调节机构能够实现在其发生松动时,使活动压片移动,从而保证导线的接触良好,避免出现由于螺栓松动导致的虚接触;调节机构能够调节挤压凸轮的反作用力度的大小,且由于其并非通过直接悬拧等直接方式进行调节,而是通过多段机构进行间接调节,从而产生了缩小变化量的目的,使得控制更加精准。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