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725588B
公开(公告)日:2021-04-06
申请号:CN201810371507.6
申请日:2018-04-24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2D21/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去除底板的上部加强部件也能够提高底板的弯曲承受力、有效抑制底板的变形的车身底板构造。本发明的车身底板构造(1)具有:前围板横梁(11),其在底板(19)的下表面侧沿上弯部(15)配置;新设的前侧车架(14),其在侧车架主体(24)的后部具有外车架(26)和内车架(28);以及底板(19),其以与这些外车架(26)和内车架(28)配合形成闭合截面的方式形成有加强筋。
-
公开(公告)号:CN108725600B
公开(公告)日:2020-12-18
申请号:CN201810374975.9
申请日:2018-04-24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2D25/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身底板构造,能够提高经由前侧车架传递的负荷的传递效率。前侧车架(14)具有从位于靠车辆后方的位置的分支点P分支出的外车架(26)和内车架(28),前座椅支承横梁(18)具有上构件(38)和下构件(32),外车架(26)固定于下纵梁(16),内车架(28)固定于前座椅支承横梁(18)的下构件(32),下构件(32)被设为上下方向的高度尺寸随着从车宽方向的外侧趋向中央而逐渐减小,上构件(38)被设为上下方向的高度尺寸随着从车宽方向的外侧趋向中央而逐渐增大。
-
公开(公告)号:CN108725588A
公开(公告)日:2018-11-02
申请号:CN201810371507.6
申请日:2018-04-24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2D21/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D25/2036 , B62D21/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去除底板的上部加强部件也能够提高底板的弯曲承受力、有效抑制底板的变形的车身底板构造。本发明的车身底板构造(1)具有:前围板横梁(11),其在底板(19)的下表面侧沿上弯部(15)配置;新设的前侧车架(14),其在侧车架主体(24)的后部具有外车架(26)和内车架(28);以及底板(19),其以与这些外车架(26)和内车架(28)配合形成闭合截面的方式形成有加强筋。
-
公开(公告)号:CN108725599A
公开(公告)日:2018-11-02
申请号:CN201810373372.7
申请日:2018-04-24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2D25/20
Abstract: 本发明在安装部件通过焊接而安装于底面板的车身底板构造中谋求抑制因过大的载荷输入而引起的焊接部的剥离。在罩部件(1)通过焊接而安装于底面板(33)的车身底板构造中,罩部件(1)具有紧贴着底面板(33)的形成第一多个焊接部(13)的第一接合凸缘(15)和形成第二多个焊接部(14)的第二接合凸缘(16),第一接合凸缘(15)与第二接合凸缘(16)在与侧面碰撞方向正交的车辆前后方向上彼此隔着脆弱部(17)配置。
-
公开(公告)号:CN108725599B
公开(公告)日:2021-02-05
申请号:CN201810373372.7
申请日:2018-04-24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2D25/20
Abstract: 本发明在安装部件通过焊接而安装于底面板的车身底板构造中谋求抑制因过大的载荷输入而引起的焊接部的剥离。在罩部件(1)通过焊接而安装于底面板(33)的车身底板构造中,罩部件(1)具有紧贴着底面板(33)的形成第一多个焊接部(13)的第一接合凸缘(15)和形成第二多个焊接部(14)的第二接合凸缘(16),第一接合凸缘(15)与第二接合凸缘(16)在与侧面碰撞方向正交的车辆前后方向上彼此隔着脆弱部(17)配置。
-
公开(公告)号:CN108725600A
公开(公告)日:2018-11-02
申请号:CN201810374975.9
申请日:2018-04-24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2D25/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身底板构造,能够提高经由前侧车架传递的负荷的传递效率。前侧车架(14)具有从位于靠车辆后方的位置的分支点P分支出的外车架(26)和内车架(28),前座椅支承横梁(18)具有上构件(38)和下构件(32),外车架(26)固定于下纵梁(16),内车架(28)固定于前座椅支承横梁(18)的下构件(32),下构件(32)被设为上下方向的高度尺寸随着从车宽方向的外侧趋向中央而逐渐减小,上构件(38)被设为上下方向的高度尺寸随着从车宽方向的外侧趋向中央而逐渐增大。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