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0436639C
公开(公告)日:2008-11-26
申请号:CN03818559.8
申请日:2003-07-31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3C26/00 , B22C9/061 , C22C9/04 , C22C9/05 , C23C10/02 , C23C10/20 , C23C10/30 , C23C10/58 , Y10T428/12792 , Y10T428/12806 , Y10T428/12903 , Y10T428/1291 , Y10T428/1295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金属材料,其中含有锌-铝-锡类合金(ZAS合金)及扩散于该合金中的铜,其中铜扩散进入所述合金内部,扩散深度为距表面0.5毫米或0.5毫米以上,铜的浓度从所述ZAS合金的表面向其内部逐渐降低,并且铜与所述ZAS合金之间无明确界面。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制造所述金属材料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对所述ZAS合金的表面施用一种试剂,所述试剂含有溶剂、分散在溶剂中的诸如铜粉和铜-锰合金粉末等含有铜的材料,并优选含有分散或溶解在溶剂中的能够还原存在于所述ZAS合金表面上的氧化膜的还原剂;对其上涂覆有所述试剂的ZAS合金进行加热,从而使铜扩散进入该合金。
-
公开(公告)号:CN1675398A
公开(公告)日:2005-09-28
申请号:CN03818559.8
申请日:2003-07-31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3C26/00 , B22C9/061 , C22C9/04 , C22C9/05 , C23C10/02 , C23C10/20 , C23C10/30 , C23C10/58 , Y10T428/12792 , Y10T428/12806 , Y10T428/12903 , Y10T428/1291 , Y10T428/1295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金属材料,其中含有锌-铝-锡类合金(ZAS合金)及扩散于该合金中的铜,其中铜扩散进入所述合金内部,扩散深度为距表面0.5毫米或0.5毫米以上,铜的浓度从所述ZAS合金的表面向其内部逐渐降低,并且铜与所述ZAS合金之间无明确界面。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制造所述金属材料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对所述ZAS合金的表面施用一种试剂,所述试剂含有溶剂、分散在溶剂中的诸如铜粉和铜-锰合金粉末等含有铜的材料,并优选含有分散或溶解在溶剂中的能够还原存在于所述ZAS合金表面上的氧化膜的还原剂;对其上涂覆有所述试剂的ZAS合金进行加热,从而使铜扩散进入该合金。
-
公开(公告)号:CN101336149B
公开(公告)日:2011-02-09
申请号:CN200680052017.5
申请日:2006-11-06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金属模具修补方法及金属模具修补用糊剂,利用所述方法和所述糊剂,可以通过简单的工作修补裂纹。所述方法是将含有成为合金的成分的修补用糊剂直接涂布在金属模具表面,使该修补用糊剂覆盖裂纹部分,然后通过用氧化抑制材料涂布该修补用糊剂的表面,进而进行加热,使修补用糊剂渗入裂纹内部的同时合金化而填充裂纹。
-
公开(公告)号:CN1310717C
公开(公告)日:2007-04-18
申请号:CN200380102116.6
申请日:2003-10-28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22C9/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2C9/061 , B22D17/2209
Abstract: 一种主要由SMC420制成的铸造模具(10),其中型腔形成部件(14)包括马氏体时效钢,该马氏体时效钢具有优于SMC420的韧性和耐热冲击性,该型腔形成部件(14)设在从熔融金属入口(16)朝向型腔表面(18)的垂直壁(24)中和在型腔表面(18)中最靠近熔融金属入口(16)的部分中,该垂直壁(24)和所述部分是与熔融金属接触的受到较大热冲击的部分;以及一种用于提供型腔形成部分(14)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利用通过弧焊由熔化焊条(36)产生的熔融金属来填充凹陷部分(32),换言之,进行堆焊,而后冷却并固化熔融金属。
-
公开(公告)号:CN1708369A
公开(公告)日:2005-12-14
申请号:CN200380102115.1
申请日:2003-10-28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22C9/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2C9/06
Abstract: 一种铸造模具的表面处理方法,该方法包括对由SCM420材料制成的固定模(12)的型腔表面进行第一喷丸硬化处理、硫代渗氮处理以及第二喷丸硬化处理。由于硫代渗氮层(32)的存在,使固定模(12)的获得的型腔表面具有700或更高的维氏硬度,并且还具有大于1200MPa的压缩残余应力以及8μm或更小的最大高度(Ry),该最大高度是由日本工业标准定义的表面粗糙度值。
-
公开(公告)号:CN101336149A
公开(公告)日:2008-12-31
申请号:CN200680052017.5
申请日:2006-11-06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金属模具修补方法及金属模具修补用糊剂,利用所述方法和所述糊剂,可以通过简单的工作修补裂纹。所述方法是将含有成为合金的成分的修补用糊剂直接涂布在金属模具表面,使该修补用糊剂覆盖裂纹部分,然后通过用氧化抑制材料涂布该修补用糊剂的表面,进而进行加热,使修补用糊剂渗入裂纹内部的同时合金化而填充裂纹。
-
公开(公告)号:CN1317091C
公开(公告)日:2007-05-23
申请号:CN200380102115.1
申请日:2003-10-28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22C9/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2C9/06
Abstract: 一种铸造模具的表面处理方法,该方法包括对由SCM420材料制成的固定模(12)的型腔表面进行第一喷丸硬化处理、硫代渗氮处理以及第二喷丸硬化处理。由于硫代渗氮层(32)的存在,使固定模(12)的获得的型腔表面具有700或更高的维氏硬度,并且还具有大于1200MPa的压缩残余应力以及8μm或更小的最大高度(Ry),该最大高度是由日本工业标准定义的表面粗糙度值。
-
公开(公告)号:CN1708370A
公开(公告)日:2005-12-14
申请号:CN200380102116.6
申请日:2003-10-28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22C9/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2C9/061 , B22D17/2209
Abstract: 一种主要由SMC420制成的铸造模具(10),其中型腔形成部件(14)包括马氏体时效钢,该马氏体时效钢具有优于SMC420的韧性和耐热冲击性,该型腔形成部件(14)设在从熔融金属入口(16)朝向型腔表面(18)的垂直壁(24)中和在型腔表面(18)中最靠近熔融金属入口(16)的部分中,该垂直壁(24)和所述部分是与熔融金属接触的受到较大热冲击的部分;以及一种用于提供型腔形成部分(14)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利用通过弧焊由熔化焊条(36)产生的熔融金属来填充凹陷部分(32),换言之,进行堆焊,而后冷却并固化熔融金属。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