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0500613C
公开(公告)日:2009-06-17
申请号:CN01821869.5
申请日:2001-12-12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3D77/00 , B22F2005/001 , B22F2998/00 , B22F2998/10 , B22F2999/00 , B23B51/02 , B23B2222/28 , B23B2224/32 , B23B2224/36 , B23B2226/18 , C22C1/051 , C22C29/02 , C22C29/16 , Y10T408/78 , Y10T428/12021 , B22F2207/03 , B22F3/10 , B22F3/26 , B22F3/1007 , B22F2201/02
Abstract: 一种机加工工具比如钻头(10)的加工表面由富金属部分(22)组成。钻头(10)的中部由富陶瓷部分(20)制成。进一步地,梯度部分(24)位于富陶瓷部分(20)和富金属部分(22)之间。在梯度部分(24)中,金属组成比从富陶瓷部分(22)到富金属部分(20)逐渐增高。即:钻头(10)由梯度复合材料组成,其中从该机加工工具的表面向内,陶瓷组成比增高,金属组成比降低。
-
公开(公告)号:CN100436639C
公开(公告)日:2008-11-26
申请号:CN03818559.8
申请日:2003-07-31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3C26/00 , B22C9/061 , C22C9/04 , C22C9/05 , C23C10/02 , C23C10/20 , C23C10/30 , C23C10/58 , Y10T428/12792 , Y10T428/12806 , Y10T428/12903 , Y10T428/1291 , Y10T428/1295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金属材料,其中含有锌-铝-锡类合金(ZAS合金)及扩散于该合金中的铜,其中铜扩散进入所述合金内部,扩散深度为距表面0.5毫米或0.5毫米以上,铜的浓度从所述ZAS合金的表面向其内部逐渐降低,并且铜与所述ZAS合金之间无明确界面。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制造所述金属材料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对所述ZAS合金的表面施用一种试剂,所述试剂含有溶剂、分散在溶剂中的诸如铜粉和铜-锰合金粉末等含有铜的材料,并优选含有分散或溶解在溶剂中的能够还原存在于所述ZAS合金表面上的氧化膜的还原剂;对其上涂覆有所述试剂的ZAS合金进行加热,从而使铜扩散进入该合金。
-
公开(公告)号:CN101463444B
公开(公告)日:2010-12-15
申请号:CN200810174428.2
申请日:2001-12-12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2C29/02 , B22F7/02 , B22F2998/10 , B22F2999/00 , B22F3/10 , B22F3/26 , B22F3/1007 , B22F2201/02 , B22F2207/0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梯度复合材料制备的成型工具及其制造方法。在本发明中,冲模(20)包括富金属部分(40a,40b),分别形成冲模(20)的内壁和外壁。梯度部分(42a,42b)分别与富金属部分(40a,40b)相邻。进一步地,富陶瓷部分(44)位于梯度部分(42a,42b)之间。冲杆(30)包括内部的富陶瓷部分(46),梯度部分(50)和外部的富金属部分(48)。在冲模(20)中,金属组成比从富金属部分(40a,40b)到富陶瓷部分(44)逐渐降低。相似地,在冲杆(30)中,金属组成比从富金属部分(48)到富陶瓷部分(46)逐渐降低。
-
公开(公告)号:CN101233256A
公开(公告)日:2008-07-30
申请号:CN200680028392.6
申请日:2006-08-02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C23C12/00 , C21D1/06 , C21D9/00 , C23C8/26 , C23C8/38 , C23C8/50 , C23C8/66 , C23C10/30 , C23C10/3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层状铁基合金及其制造方法。由SKH51(铁基合金)制成的预成形体的表面涂布有Al和Cr等的粉末。可以通过涂布将所述粉末分散于有机溶剂中而制得的涂布剂来进行涂布。涂布剂可以含有还原剂。涂布后,对所述预成形体进行热处理,从而形成金属碳化物。所述预成形体可以进一步氮化处理,从而形成具有扩散层(20)的层状铁基合金,所述扩散层(20)通过碳化物、氮化物和AlN在母材中的扩散而形成。此后,可以对所述预成形体进行精加工,从而产生具有预定形状的热辊锻造加工用冲头(10)。
-
公开(公告)号:CN1526033A
公开(公告)日:2004-09-01
申请号:CN02806941.2
申请日:2002-03-20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nventor: 桑原光雄
Abstract: 一种原料钢采用硼的化合物覆盖或者包围(步骤S1)。在原料钢表面形成一种h-BN的覆盖膜。然后,在加热的同时,采用渗氮气体对原料钢进行渗氮(步骤S2)。B由硼的化合物以及N由渗氮气体扩散进入原料钢中,使原料钢成为含有B和N的钢材料。大部分的B和N在钢材料的结构中以Fe(B,N)固溶体或者Fe(C,B,N)固溶体的形式存在。控制对原料钢进行加热和渗氮的条件,使B和N的含量分别为7-30ppm(重量)和10-70ppm(重量)。
-
公开(公告)号:CN100515995C
公开(公告)日:2009-07-22
申请号:CN01821868.7
申请日:2001-12-12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2C29/02 , B22F7/02 , B22F2998/10 , B22F2999/00 , B22F3/10 , B22F3/26 , B22F3/1007 , B22F2201/02 , B22F2207/03
Abstract: 冲模(20)包括富金属部分(40a,40b),分别形成冲模(20)的内壁和外壁。梯度部分(42a,42b)分别与富金属部分(40a,40b)相邻。进一步地,富陶瓷部分(44)位于梯度部分(42a,42b)之间。冲杆(30)包括内部的富陶瓷部分(46),梯度部分(50)和外部的富金属部分(48)。在冲模(20)中,金属组成比从富金属部分(40a,40b)到富陶瓷部分(44)逐渐降低。相似地,在冲杆(30)中,金属组成比从富金属部分(48)到富陶瓷部分(46)逐渐降低。
-
公开(公告)号:CN1675398A
公开(公告)日:2005-09-28
申请号:CN03818559.8
申请日:2003-07-31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3C26/00 , B22C9/061 , C22C9/04 , C22C9/05 , C23C10/02 , C23C10/20 , C23C10/30 , C23C10/58 , Y10T428/12792 , Y10T428/12806 , Y10T428/12903 , Y10T428/1291 , Y10T428/1295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金属材料,其中含有锌-铝-锡类合金(ZAS合金)及扩散于该合金中的铜,其中铜扩散进入所述合金内部,扩散深度为距表面0.5毫米或0.5毫米以上,铜的浓度从所述ZAS合金的表面向其内部逐渐降低,并且铜与所述ZAS合金之间无明确界面。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制造所述金属材料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对所述ZAS合金的表面施用一种试剂,所述试剂含有溶剂、分散在溶剂中的诸如铜粉和铜-锰合金粉末等含有铜的材料,并优选含有分散或溶解在溶剂中的能够还原存在于所述ZAS合金表面上的氧化膜的还原剂;对其上涂覆有所述试剂的ZAS合金进行加热,从而使铜扩散进入该合金。
-
公开(公告)号:CN1486287A
公开(公告)日:2004-03-31
申请号:CN01821868.7
申请日:2001-12-12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2C29/02 , B22F7/02 , B22F2998/10 , B22F2999/00 , B22F3/10 , B22F3/26 , B22F3/1007 , B22F2201/02 , B22F2207/03
Abstract: 冲模(20)包括富金属部分(40a,40b),分别形成冲模(20)的内壁和外壁。梯度部分(42a,42b)分别与富金属部分(40a,40b)相邻。进一步地,富陶瓷部分(44)位于梯度部分(42a,42b)之间。冲杆(30)包括内部的富陶瓷部分(46),梯度部分(50)和外部的富金属部分(48)。在冲模(20)中,金属组成比从富金属部分(40a,40b)到富陶瓷部分(44)逐渐降低。相似地,在冲杆(30)中,金属组成比从富金属部分(48)到富陶瓷部分(46)逐渐降低。
-
公开(公告)号:CN1914350B
公开(公告)日:2012-03-07
申请号:CN200580003949.6
申请日:2005-02-03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分别将包含能够增强SKH51硬度的元素的物质的粉末和包含SKH51中所含有的并且不会增强SKH51硬度的元素的物质的粉末涂布于工件压制部位和包含SKH51(Fe基合金)的预成型部件(32)的小直径部(16)的各表面上。通过在上述涂布之后对预成型部件(32)进行热处理,涂布剂(34a)中所含有的W等扩散至工件压制部位的表面侧中,而在小直径部(16)中,SKH51中所含有的W等扩散进入表面侧。结果,将其硬度随距表面的距离减小而增大的扩散层(20)形成于工件压制部位的内侧,同时,将其韧度随距表面的距离减小而改善的浓度变化部(22)形成于小直径部(16)中。
-
公开(公告)号:CN101463444A
公开(公告)日:2009-06-24
申请号:CN200810174428.2
申请日:2001-12-12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2C29/02 , B22F7/02 , B22F2998/10 , B22F2999/00 , B22F3/10 , B22F3/26 , B22F3/1007 , B22F2201/02 , B22F2207/0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梯度复合材料制备的成型工具及其制造方法。在本发明中,冲模(20)包括富金属部分(40a,40b),分别形成冲模(20)的内壁和外壁。梯度部分(42a,42b)分别与富金属部分(40a,40b)相邻。进一步地,富陶瓷部分(44)位于梯度部分(42a,42b)之间。冲杆(30)包括内部的富陶瓷部分(46),梯度部分(50)和外部的富金属部分(48)。在冲模(20)中,金属组成比从富金属部分(40a,40b)到富陶瓷部分(44)逐渐降低。相似地,在冲杆(30)中,金属组成比从富金属部分(48)到富陶瓷部分(46)逐渐降低。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