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487740B
公开(公告)日:2017-05-03
申请号:CN201380038895.1
申请日:2013-07-10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F16H57/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H57/0409 , F16H57/0423 , F16H57/0427 , F16H57/0445 , F16H57/0457 , F16H57/0483
Abstract: 挡板(50)具备:主体部(51),其以将差速齿轮(9)和储油部(13)之间隔开的方式被设置;第1导流部(61),其用于将在机械室(10)内被差速齿轮(9)扬起的油引导至控制室(30);切口部(56),其形成于下外周肋(55)上,在切口部(56)与壳体(3)的侧面(3b)之间限定出用于使油从控制室(30)流入机械室(10)的连通通道(20);贯穿孔(57),其形成在主体部(51)的开口部(52)的外周侧;和第2导流部(63),其将被差速齿轮(9)扬起并通过了贯穿孔(57)的油引导至轴支承部(9a)。能够降低差速齿轮对油的搅拌阻力,防止空气被吸入控制室内的油吸入口,并增加供给至差速齿轮的轴支承部的润滑油的流量。
-
公开(公告)号:CN104487740A
公开(公告)日:2015-04-01
申请号:CN201380038895.1
申请日:2013-07-10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F16H57/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H57/0409 , F16H57/0423 , F16H57/0427 , F16H57/0445 , F16H57/0457 , F16H57/0483
Abstract: 挡板(50)具备:主体部(51),其以将差速齿轮(9)和储油部(13)之间隔开的方式被设置;第1导流部(61),其用于将在机械室(10)内被差速齿轮(9)扬起的油引导至控制室(30);切口部(56),其形成于下外周肋(55)上,在切口部(56)与壳体(3)的侧面(3b)之间限定出用于使油从控制室(30)流入机械室(10)的连通通道(20);贯穿孔(57),其形成在主体部(51)的开口部(52)的外周侧;和第2导流部(63),其将被差速齿轮(9)扬起并通过了贯穿孔(57)的油引导至轴支承部(9a)。能够降低差速齿轮对油的搅拌阻力,防止空气被吸入控制室内的油吸入口,并增加供给至差速齿轮的轴支承部的润滑油的流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