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合部件及接合部件的制造方法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551167A

    公开(公告)日:2023-08-08

    申请号:CN202210100711.0

    申请日:2022-01-2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接合部件,其中,第一金属部件及与前述第一金属部件相对的第二金属部件经由接合部接合,并且,前述第一金属部件的宽度方向上的一端面与前述接合部接触,前述第二金属部件的与前述第一金属部件相对的一侧的表面的一部分与前述接合部接触,在前述第二金属部件中,其材料与前述第一金属部件的材料不同,并且与前述第一金属部件相对的一侧的表面的没有与前述接合部接触的区域被锌覆盖,前述接合部的前述宽度方向上的至少一个端部的锌浓度高于宽度方向的中央部的锌浓度。

    工件支承装置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192183A

    公开(公告)日:2013-07-10

    申请号:CN201310017219.8

    申请日:2013-01-0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3K37/04 B23K37/04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工件支承装置。该工件支承装置(8)在加工位置利用多个支承构件(11)支承利用激光的照射被沿加工轨迹切割加工的板状的工件(W)。为了进行该支承,在支承工件(W)的第一保持位置或者与第一保持位置相距规定距离的第二保持位置保持各支承构件(11)并将其周期性地移动到加工位置。此时,每次向加工位置移动时,在到达加工位置之前,根据加工轨迹而在第一保持位置和第二保持位置之间切换支承构件(11)的保持位置。

    激光加工方法
    5.
    发明公开
    激光加工方法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5279541A

    公开(公告)日:2022-11-01

    申请号:CN202180021446.0

    申请日:2021-03-30

    Abstract: 提供一种激光加工方法,即使在形成多个贯通孔的情况下,也能够减少工件中产生的形变。激光加工方法包括以下工序:使工件(1)的背面侧的气压成为比正面侧的气压大的状态的气体供给工序(S3);从工件(1)的正面侧照射具有第一重复频率(f1)的脉冲激光,在工件(1)上形成贯通孔(A)的深孔工序(S5);以及向贯通孔(A)的内表面照射具有比第一重复频率(f1)小的第二重复频率(f2)的脉冲激光的精加工工序(S7)。

    激光加工方法和激光加工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8025399B

    公开(公告)日:2020-02-07

    申请号:CN201680052095.9

    申请日:2016-09-16

    Abstract: 提供一种激光加工方法和激光加工装置,其防止激光照射部在从板材的正上部外返回板材的正上方时与板材的端缘碰撞。通过对板材(P)进行激光照射来进行切断的激光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具有:板材端部保持工序,当激光照射部(30)位于板材(P)的正上部外时,将板材(P)的端部的位置保持于规定位置;以及激光照射部移动工序,激光照射部(30)从板材(P)的正上部外移动到正上方。

    激光加工方法和激光加工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8025399A

    公开(公告)日:2018-05-11

    申请号:CN201680052095.9

    申请日:2016-09-16

    Abstract: 提供一种激光加工方法和激光加工装置,其防止激光照射部在从板材的正上部外返回板材的正上方时与板材的端缘碰撞。通过对板材(P)进行激光照射来进行切断的激光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具有:板材端部保持工序,当激光照射部(30)位于板材(P)的正上部外时,将板材(P)的端部的位置保持于规定位置;以及激光照射部移动工序,激光照射部(30)从板材(P)的正上部外移动到正上方。

    工件支承装置
    9.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3192183B

    公开(公告)日:2016-01-20

    申请号:CN201310017219.8

    申请日:2013-01-0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3K37/04 B23K37/04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工件支承装置。该工件支承装置(8)在加工位置利用多个支承构件(11)支承利用激光的照射被沿加工轨迹切割加工的板状的工件(W)。为了进行该支承,在支承工件(W)的第一保持位置或者与第一保持位置相距规定距离的第二保持位置保持各支承构件(11)并将其周期性地移动到加工位置。此时,每次向加工位置移动时,在到达加工位置之前,根据加工轨迹而在第一保持位置和第二保持位置之间切换支承构件(11)的保持位置。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