辊式折边装置
    3.
    发明公开
    辊式折边装置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6921526A

    公开(公告)日:2023-10-24

    申请号:CN202210331134.6

    申请日:2022-03-30

    Abstract: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辊式折边装置,其可以抑制在弯折加工的过程中产生的下侧的板材工件中的位置偏移。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公开的辊式折边装置(1)具有:模具(2),保持作为板材的第一工件(7);及,辊(3),将第一工件(7)的缘部(9)弯折重叠于第二工件(8)的缘部(10),所述第二工件(8)是载置在被模具(2)保持的第一工件(7)上的板材;并且,模具(2)具有吸附机构(12),所述吸附机构(12)在供第一工件(7)周缘的折边凸缘(11)抵接的位置的工件抵接面(13)上开口,并吸附第一工件(7)。由此,抑制折边加工的过程中第一工件(7)的位置偏移。在其中一方式中,吸附机构(12)在吸附第一工件(7)之前进行气洗,事先除去进入吸附机构(12)的抽吸孔(14)中的异物、或有可能夹入模具(2)与第一工件(7)之间的异物。

    挤胀成形方法和挤胀成形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1530876A

    公开(公告)日:2009-09-16

    申请号:CN200910128173.0

    申请日:2009-03-12

    Inventor: 小林卓生 堀出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挤胀成形方法和挤胀成形装置。通过沿着从杆(130)朝向坯管(2)的方向对成形方向侧的密封部(140)施加压力液体(L)的液压,从而使密封部(140)能够追随着坯管(2)的膨胀。由此能够使密封部(140)的至少一部分始终与坯管(2)紧密接触。将密封部(140、150)之间的间隔被设定为相当于模具(10)的波纹形状(11)的至少两个山部的量的距离。将成形方向相反侧的密封部(150)的轴向长度设为相当于模具(10)的波纹形状(11)的至少一个山部的量的距离。由此,密封部(150)能够始终与坯管(2)的平坦部和坯管的成形后的谷部(2B)中的任一个紧密接触。

    工件支承装置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192183A

    公开(公告)日:2013-07-10

    申请号:CN201310017219.8

    申请日:2013-01-0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3K37/04 B23K37/04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工件支承装置。该工件支承装置(8)在加工位置利用多个支承构件(11)支承利用激光的照射被沿加工轨迹切割加工的板状的工件(W)。为了进行该支承,在支承工件(W)的第一保持位置或者与第一保持位置相距规定距离的第二保持位置保持各支承构件(11)并将其周期性地移动到加工位置。此时,每次向加工位置移动时,在到达加工位置之前,根据加工轨迹而在第一保持位置和第二保持位置之间切换支承构件(11)的保持位置。

    挤拉设备
    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590500B

    公开(公告)日:2012-01-11

    申请号:CN200910203577.1

    申请日:2009-05-2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1D22/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挤拉设备。第二压力机(10)挤拉板状钢板(W)。该第二压力机10包括:基座垫块(22),其用于支撑钢板(W)的下表面;杆(11),其布置在钢板(W)的上表面上;上模具(30),其包括导轨(24)、第一凸轮(25)和第二凸轮(34)以及用于使杆(11)沿着钢板(W)的表面运动的升降机构(40)。基座垫块(22)形成第一通孔(221)和第二通孔(222)。第二通孔(222)沿与第一通孔(221)交叉的方向延伸,杆插入第二通孔中,杆的运动范围处于第二通孔内,杆可在第二通孔中沿着第一通孔的贯穿方向运动。基座垫块(22)通过在挤拉部件沿钢板(W)的表面方向的运动范围上与杆(11)的上表面接触而对杆在钢板的厚度方向上的运动进行限制。

    输送台车的引导路
    7.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0515374B

    公开(公告)日:2023-02-24

    申请号:CN201910396928.9

    申请日:2019-05-13

    Abstract: 提供有效地防止交叉的部位处的误检测的输送台车的引导路。引导路对输送台车进行引导且配置在地板面上,所述输送台车具有:引导传感器,其用于检测S极;以及标识器传感器,其配置于与引导传感器在宽度方向上分离开的位置,用于检测N极。引导路具备:磁体引导带,其带有S极,且以沿着第一方向延伸的方式配置在地板面上,由此通过S极而沿着第一方向引导输送台车;磁体引导带,其带有S极,且以沿着与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延伸的方式配置在地板面上,由此通过S极而沿着第二方向引导输送台车;以及磁性体带,其配置于磁体引导带的旁侧,且在输送台车被磁体引导带引导时标识器传感器通过该磁性体带的上方,用于抑制N极。

    工件支承装置
    8.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3192183B

    公开(公告)日:2016-01-20

    申请号:CN201310017219.8

    申请日:2013-01-0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3K37/04 B23K37/04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工件支承装置。该工件支承装置(8)在加工位置利用多个支承构件(11)支承利用激光的照射被沿加工轨迹切割加工的板状的工件(W)。为了进行该支承,在支承工件(W)的第一保持位置或者与第一保持位置相距规定距离的第二保持位置保持各支承构件(11)并将其周期性地移动到加工位置。此时,每次向加工位置移动时,在到达加工位置之前,根据加工轨迹而在第一保持位置和第二保持位置之间切换支承构件(11)的保持位置。

    挤拉设备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590500A

    公开(公告)日:2009-12-02

    申请号:CN200910203577.1

    申请日:2009-05-2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1D22/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挤拉设备。第二压力机(10)挤拉板状钢板(W)。该第二压力机10包括:基座垫块(22),其用于支撑钢板(W)的下表面;杆(11),其布置在钢板(W)的上表面上;上模具(30),其包括导轨(24)、第一凸轮(25)和第二凸轮(34)以及用于使杆(11)沿着钢板(W)的表面运动的升降机构(40)。基座垫块(22)通过在挤拉部件沿钢板(W)的表面方向的运动范围上与杆(11)的上表面接触而对杆(11)在钢板(W)的厚度方向上的运动进行限制。

    工件加工装置
    10.
    发明公开
    工件加工装置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6890172A

    公开(公告)日:2023-10-17

    申请号:CN202310313470.2

    申请日:2023-03-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不需要线缆支架以降低制造成本的工件加工装置。该工件加工装置具有:集尘部(16),其配置在工件(W)下部中的加工工具(12)的正下方而追随该加工工具(12)位移,且上面开口并沿第1方向延伸;管道部(18),其沿与第1方向正交的第2方向延伸;以及吸引部(20),其与管道部(18)连结并吸引管道部(18)内部的空气,管道部(18)具有设置于集尘部(16)侧的侧面的开口部(38)和设置于该开口部(38)并使该开口部(38)开闭的盖部(40),集尘部(16)具备以能够插入于开口部(38)的方式设置并使盖部(40)开闭的开闭部(44)。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