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合装置和接合方法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0653468A

    公开(公告)日:2020-01-07

    申请号:CN201910576176.4

    申请日:2019-06-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接合装置和接合方法。接合装置(10)的电极单元(58)具有抵接部(64),该抵接部(64)设置有锥状外周面(80),通过将抵接部(64)插入到第一金属部件(14)的内部,该锥状外周面(80)与锥状受压面(46)接触。锥状外周面(80)随着从一端侧朝向另一端侧而向接近抵接部(64)的轴心的方向倾斜。在向第一金属部件(14)和第二金属部件(18)施加加压力时,抵接部(64)的至少一部分为能够以使锥状外周面(80)沿着锥状受压面(46)的方式弹性变形的厚度。根据本发明,能够良好地接合第一金属部件与第二金属部件。

    铸造用模具
    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4338919B

    公开(公告)日:2016-11-23

    申请号:CN201410357013.4

    申请日:2014-07-2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2C9/18 B22C1/02 B22C3/00 B22C9/06 B22D17/22

    Abstract: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铸造用模具,其可同时实现沟槽宽度的扩大化和碳膜厚度的增加,并且能够实现抑制金属熔液进入沟槽内和抑制碳膜剥离等。本发明的铸造用模具1是对模具表面进行了激光加工和碳膜的覆膜处理的铸造用模具1,其特征在于,该铸造用模具具备:2个以上的沟槽2,该沟槽是通过激光加工而隔着特定间距形成的;2个以上的突起部3,该突起部在2个以上的沟槽2间呈突起状;2个以上的碳部4,该碳部通过碳膜的覆膜处理而埋设于2个以上的沟槽;使金属熔液在交替配置有突起部3与碳部4的模具表面流动,沟槽2的开口宽度为45μm以下、深度为60μm以上,对于突起部3而言,通过进行激光加工而在突起部3的顶面具有2个以上的微细沟槽5,该微细沟槽5用于降低与金属熔液的接触面积。

    接合装置和接合方法
    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0653469B

    公开(公告)日:2021-11-02

    申请号:CN201910576177.9

    申请日:2019-06-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接合装置和接合方法。接合装置(10)具有通电加压头(62),该通电加压头(62)设置有与第1金属部件(14)的受压面(46)接触的抵接面(78),通过使用了通电加压头(62)的通电和加压,将第1金属部件与第2金属部件(18)接合,得到接合界面相对于受压面倾斜的接合体。抵接面具有能够向第1金属部件通电的电极部和由绝缘材料构成的绝缘部。受压面中至少与接合界面的距离最短的最短部分成为不与电极部接触的电极非接触部,绝缘部与电极非接触部的至少一部分接触。根据本发明,能够抑制在通电和加压时第1金属部件等产生挠曲等,由此能够使第1金属部件与第2金属部件良好地接合。

    焊接部形成结构和金属部件的接合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483032B

    公开(公告)日:2021-06-11

    申请号:CN201811050952.9

    申请日:2018-09-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焊接部形成结构和金属部件的接合方法。焊接部形成结构(10)形成将阀座(12)与气缸盖主体(16)接合的焊接部(20)。在开口周缘部(32)的内周面设置有从第二接合面(36)突出的凸部(58)、从第一起点部(64)延伸的第一锥形面(60)、和从第二起点部(66)延伸的第二锥形面(62)。当设凸部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形成的角部的顶点与第一起点部的径向上的距离为A,且设顶点与第二起点部的径向上的距离为B时,满足A>0、A≥B、B≥0全部的关系成立。另外,阀座的第一接合面和轴向所成的角度与第二接合面和轴向所成的角度相等。根据本发明,能够形成能够将第一金属部件和第二金属部件良好地接合的焊接部。

    接合装置和接合方法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0653469A

    公开(公告)日:2020-01-07

    申请号:CN201910576177.9

    申请日:2019-06-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接合装置和接合方法。接合装置(10)具有通电加压头(62),该通电加压头(62)设置有与第1金属部件(14)的受压面(46)接触的抵接面(78),通过使用了通电加压头(62)的通电和加压,将第1金属部件与第2金属部件(18)接合,得到接合界面相对于受压面倾斜的接合体。抵接面具有能够向第1金属部件通电的电极部和由绝缘材料构成的绝缘部。受压面中至少与接合界面的距离最短的最短部分成为不与电极部接触的电极非接触部,绝缘部与电极非接触部的至少一部分接触。根据本发明,能够抑制在通电和加压时第1金属部件等产生挠曲等,由此能够使第1金属部件与第2金属部件良好地接合。

    铸造用模具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338919A

    公开(公告)日:2015-02-11

    申请号:CN201410357013.4

    申请日:2014-07-2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2C9/18 B22C1/02 B22C3/00 B22C9/06 B22D17/22

    Abstract: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铸造用模具,其可同时实现沟槽宽度的扩大化和碳膜厚度的增加,并且能够实现抑制金属熔液进入沟槽内和抑制碳膜剥离等。本发明的铸造用模具1是对模具表面进行了激光加工和碳膜的覆膜处理的铸造用模具1,其特征在于,该铸造用模具具备:2个以上的沟槽2,该沟槽是通过激光加工而隔着特定间距形成的;2个以上的突起部3,该突起部在2个以上的沟槽2间呈突起状;2个以上的碳部4,该碳部通过碳膜的覆膜处理而埋设于2个以上的沟槽;使金属熔液在交替配置有突起部3与碳部4的模具表面流动,沟槽2的开口宽度为45μm以下、深度为60μm以上,对于突起部3而言,通过进行激光加工而在突起部3的顶面具有2个以上的微细沟槽5,该微细沟槽5用于降低与金属熔液的接触面积。

    接合装置和接合方法
    7.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0653468B

    公开(公告)日:2021-10-08

    申请号:CN201910576176.4

    申请日:2019-06-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接合装置和接合方法。接合装置(10)的电极单元(58)具有抵接部(64),该抵接部(64)设置有锥状外周面(80),通过将抵接部(64)插入到第一金属部件(14)的内部,该锥状外周面(80)与锥状受压面(46)接触。锥状外周面(80)随着从一端侧朝向另一端侧而向接近抵接部(64)的轴心的方向倾斜。在向第一金属部件(14)和第二金属部件(18)施加加压力时,抵接部(64)的至少一部分为能够以使锥状外周面(80)沿着锥状受压面(46)的方式弹性变形的厚度。根据本发明,能够良好地接合第一金属部件与第二金属部件。

    焊接部形成结构和金属部件的接合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483032A

    公开(公告)日:2019-03-19

    申请号:CN201811050952.9

    申请日:2018-09-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焊接部形成结构和金属部件的接合方法。焊接部形成结构(10)形成将阀座(12)与气缸盖主体(16)接合的焊接部(20)。在开口周缘部(32)的内周面设置有从第二接合面(36)突出的凸部(58)、从第一起点部(64)延伸的第一锥形面(60)、和从第二起点部(66)延伸的第二锥形面(62)。当设凸部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形成的角部的顶点与第一起点部的径向上的距离为A,且设顶点与第二起点部的径向上的距离为B时,满足A>0、A≥B、B≥0全部的关系成立。另外,阀座的第一接合面和轴向所成的角度与第二接合面和轴向所成的角度相等。根据本发明,能够形成能够将第一金属部件和第二金属部件良好地接合的焊接部。

    汽缸体的加工夹具
    9.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5920118U

    公开(公告)日:2022-03-01

    申请号:CN202122342569.4

    申请日:2021-09-2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汽缸体的加工夹具,能够使在发动机运转时的汽缸孔径变形再现地更精确。汽缸体包括:汽缸孔,用于密封能够摆动的活塞;及水套,形成为围绕汽缸孔。加压致动器由顶板保持并且通过顶板连接到操作加压致动器的辅助装置。在抑制发动机运转时的变形并使汽缸孔接近正圆的情况下,将保持在加工夹具上的加压致动器插入水套,从水套内部对汽缸孔的外周施加负荷。加压致动器包括:多对对向活塞,其中各多对对向活塞分别包括,通过油压而按压汽缸侧的内周侧活塞和按压与汽缸侧相反侧的外周侧活塞;以及外壳,容纳对向活塞,且多对对向活塞沿汽缸孔的轴向配置。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