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949541B
公开(公告)日:2022-06-24
申请号:CN201910909773.4
申请日:2019-09-25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2D25/24
Abstract: 提供一种车身前部结构,其设置有充电端口装置,充电连接器选择性地连接至该充电端口装置。所述车身前部结构包括:一对纵向构件,其在车身两侧沿前后方向延伸;隔板,其包括上部构件,该上部构件侧向延伸并具有连接至相应纵向构件的侧向端部;侧向构件,其在所述隔板的后面侧向延伸,并具有连接至相应纵向构件的侧向端部;以及支撑构件,其具有固定至所述上部构件的前部和固定至所述侧向构件的后部,以支撑所述充电端口装置。
-
公开(公告)号:CN110893757B
公开(公告)日:2023-03-03
申请号:CN201910857567.3
申请日:2019-09-10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通过削减充电路径中的送电传输损耗来提高充电效率的车辆。车辆(1)包括:车室(10);电池(60),其隔着车底板(2)而设置在车室(10)的下方;前室(20),其隔着前围板(3)而设置在车室(10)的前方;充电口(70),其配置于前室(20);接线盒(80),其配置于前室(20),并将从充电口(70)延伸的快速充电用线缆(83)与从电池(60)的电池连接器(62)延伸的电池线缆(81)电连接。在侧视时,接线盒(80)配置在将充电口(70)与电池连接器(62)连接的假想线(V)上。
-
公开(公告)号:CN108973710B
公开(公告)日:2021-12-14
申请号:CN201810498377.2
申请日:2018-05-22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nventor: 播田实慎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容易摆动吸收振动系统不同的部件的振动的相位差的电动车辆,该电动车辆具备:马达(11),其配置于车辆(1)的前侧及后侧中的一侧;电源(7),其配置于比马达(11)靠车室(3)侧的位置,且能够充电;逆变器单元(13),其固定于马达(11),且具备通过从电源(7)供给的电力来对马达(11)进行驱动控制的逆变器;充电电路(17),其用于对电源(7)进行充电;以及第一单元(15),其在车辆(1)的一侧固定于车身(39),其中,逆变器单元(13)通过线缆(111)与电源(7)连接,第一单元(15)通过相对于将逆变器单元(13)与电源(7)连接的线缆(111)独立的线缆(101)与电源(7)连接。
-
公开(公告)号:CN112026553A
公开(公告)日:2020-12-04
申请号:CN202010473497.4
申请日:2020-05-29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nventor: 播田实慎
IPC: B60L53/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用外部连接结构,其具备:第一端口(31),其设置于底壁部,并且具有第一连接开口(41a);第二端口(32),其在底壁部与第一端口(31)相邻地设置,并且具有第二连接开口(51a);第一盖部(24),其开闭第一连接开口(41a);以及第二盖部(25),其开闭第二连接开口(51a)。当第一盖部(24)及第二盖部(25)中的一个盖部位于打开位置时,一个盖部限制另一个盖部的打开动作。
-
公开(公告)号:CN110949541A
公开(公告)日:2020-04-03
申请号:CN201910909773.4
申请日:2019-09-25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2D25/24
Abstract: 提供一种车身前部结构,其设置有充电端口装置,充电连接器选择性地连接至该充电端口装置。所述车身前部结构包括:一对纵向构件,其在车身两侧沿前后方向延伸;隔板,其包括上部构件,该上部构件侧向延伸并具有连接至相应纵向构件的侧向端部;侧向构件,其在所述隔板的后面侧向延伸,并具有连接至相应纵向构件的侧向端部;以及支撑构件,其具有固定至所述上部构件的前部和固定至所述侧向构件的后部,以支撑所述充电端口装置。
-
公开(公告)号:CN110893757A
公开(公告)日:2020-03-20
申请号:CN201910857567.3
申请日:2019-09-10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通过削减充电路径中的送电传输损耗来提高充电效率的车辆。车辆(1)包括:车室(10);电池(60),其隔着车底板(2)而设置在车室(10)的下方;前室(20),其隔着前围板(3)而设置在车室(10)的前方;充电口(70),其配置于前室(20);接线盒(80),其配置于前室(20),并将从充电口(70)延伸的快速充电用线缆(83)与从电池(60)的电池连接器(62)延伸的电池线缆(81)电连接。在侧视时,接线盒(80)配置在将充电口(70)与电池连接器(62)连接的假想线(V)上。
-
公开(公告)号:CN108973710A
公开(公告)日:2018-12-11
申请号:CN201810498377.2
申请日:2018-05-22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nventor: 播田实慎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L15/007 , B60K1/00 , B60L11/1803 , B60L11/1812 , H02J7/0068 , H02P27/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容易摆动吸收振动系统不同的部件的振动的相位差的电动车辆,该电动车辆具备:马达(11),其配置于车辆(1)的前侧及后侧中的一侧;电源(7),其配置于比马达(11)靠车室(3)侧的位置,且能够充电;逆变器单元(13),其固定于马达(11),且具备通过从电源(7)供给的电力来对马达(11)进行驱动控制的逆变器;充电电路(17),其用于对电源(7)进行充电;以及第一单元(15),其在车辆(1)的一侧固定于车身(39),其中,逆变器单元(13)通过线缆(111)与电源(7)连接,第一单元(15)通过相对于将逆变器单元(13)与电源(7)连接的线缆(111)独立的线缆(101)与电源(7)连接。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