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435798B
公开(公告)日:2021-05-28
申请号:CN201810412823.3
申请日:2018-05-03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鞍乘型电动车辆,其通过设法配置重量物,能够提高行驶性能。将马达(M)配置在后轮(WR)的附近,将电池(B)配置在左右一对下车架(F3)之间。将控制向马达(M)供给的电力的PCU(50)配置在比电池(B)靠车体后方侧的位置。将对摇臂(45)的摆动动作施加衰减力的后减振器(70)配置在电池(B)与PCU(50)之间。将从车体后方看到的尾灯(60)配置在比后轮(WR)的车轴(23)靠车体前方的位置。在PCU(50)和后减振器(70)的上方配置收纳箱(80),收纳箱(80)在座椅(26)的下部形成收纳空间(81)。后车架(F11)的后端部(71)位于比尾灯(60)靠车体前方的位置。
-
公开(公告)号:CN108372896B
公开(公告)日:2020-05-22
申请号:CN201610911159.8
申请日:2016-10-19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2J6/022 , B62J6/026 , B62J6/024 , B62J6/055 , F21S41/00 , F21V19/00 , F21V5/04 , F21V7/00 , F21W107/17 , F21Y115/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车辆的灯具装置,通过多个灯的形状和组合方法的设计而进一步提高了向车体前方的照射性能和灯具装置整体的被视觉辨识性。车辆的灯具装置是在自动二轮车的前部配设左右一对前照灯、位于该前照灯的下方的左右一对示廓灯、位于该示廓灯的下方的左右一对频闪灯而成的,在该车辆的灯具装置中,将前照灯和示廓灯配置成,在车体正面观察时,在车宽方向上相互重叠。将示廓灯和频闪灯配置成在车宽方向上相互重叠。将频闪灯配设成与覆盖自动二轮车的前轮的前挡泥板的一部分在车宽方向上重叠。将频闪灯的一部分配设在构成频闪灯的内透镜的下侧长条部的沿着长度方向的延长线上。
-
公开(公告)号:CN110435798A
公开(公告)日:2019-11-12
申请号:CN201810412823.3
申请日:2018-05-03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鞍乘型电动车辆,其通过设法配置重量物,能够提高行驶性能。将马达(M)配置在后轮(WR)的附近,将电池(B)配置在左右一对下车架(F3)之间。将控制向马达(M)供给的电力的PCU(50)配置在比电池(B)靠车体后方侧的位置。将对摇臂(45)的摆动动作施加衰减力的后减振器(70)配置在电池(B)与PCU(50)之间。将从车体后方看到的尾灯(60)配置在比后轮(WR)的车轴(23)靠车体前方的位置。在PCU(50)和后减振器(70)的上方配置收纳箱(80),收纳箱(80)在座椅(26)的下部形成收纳空间(81)。后车架(F11)的后端部(71)位于比尾灯(60)靠车体前方的位置。
-
公开(公告)号:CN108372896A
公开(公告)日:2018-08-07
申请号:CN201610911159.8
申请日:2016-10-19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2J6/00 , B62J6/02 , F21S41/00 , F21V19/00 , F21V5/04 , F21V7/00 , F21W107/17 , F21Y115/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车辆的灯具装置,通过多个灯的形状和组合方法的设计而进一步提高了向车体前方的照射性能和灯具装置整体的被视觉辨识性。车辆的灯具装置是在自动二轮车的前部配设左右一对前照灯、位于该前照灯的下方的左右一对示廓灯、位于该示廓灯的下方的左右一对频闪灯而成的,在该车辆的灯具装置中,将前照灯和示廓灯配置成,在车体正面观察时,在车宽方向上相互重叠。将示廓灯和频闪灯配置成在车宽方向上相互重叠。将频闪灯配设成与覆盖自动二轮车的前轮的前挡泥板的一部分在车宽方向上重叠。将频闪灯的一部分配设在构成频闪灯的内透镜的下侧长条部的沿着长度方向的延长线上。
-
公开(公告)号:CN302820029S
公开(公告)日:2014-05-14
申请号:CN201330537329.8
申请日:2013-11-08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1.本外观设计产品的名称为摩托车。2.本外观设计产品是供乘客骑乘的交通工具。3.本外观设计为针对同一产品的2项相似外观设计,其中指定设计1为基本设计。4.本外观设计产品的设计要点在于产品的形状。5.指定设计1立体图1为最能表明设计要点的视图。6.在各视图表面部所表现出来的浓淡均用于确定立体表面的形状。
-
公开(公告)号:CN301876973S
公开(公告)日:2012-04-04
申请号:CN201130356885.6
申请日:2011-09-29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1.本外观设计产品的名称为:摩托车用前盖。2.本外观设计产品的用途为:作为摩托车用前盖使用。3.本外观设计产品的设计要点为:本外观设计产品的形状。4.最能表明设计要点的图片:立体图1。5.在使用状态参考图中,A-本外观设计产品。
-
公开(公告)号:CN300721727D
公开(公告)日:2007-12-19
申请号:CN200730002017.1
申请日:2007-01-24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Designer: 宦梅
-
公开(公告)号:CN302835582S
公开(公告)日:2014-06-04
申请号:CN201330636134.9
申请日:2013-12-20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1.本外观设计产品的名称:摩托车用前罩。2.本外观设计产品的用途:本外观设计产品装着于摩托车前部用以保护车前部。3.本外观设计产品的设计要点:整体形状。4.最能表明本外观设计设计要点的图片或照片:立体图1。5.“使用状态参考图”中,A为本产品。
-
公开(公告)号:CN301823287S
公开(公告)日:2012-02-01
申请号:CN201130329742.6
申请日:2011-09-14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1.本外观设计产品的名称为:摩托车用前侧盖。2.本外观设计产品的用途为:作为摩托车用前侧盖使用。3.本外观设计产品的设计要点为:本外观设计产品的形状。4.最能表明设计要点的图片:立体图1。5.在使用状态参考图中,A-本外观设计产品。
-
公开(公告)号:CN305065898S
公开(公告)日:2019-03-15
申请号:CN201830593048.7
申请日:2018-10-23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1.本外观设计产品的名称:小型摩托车。
2.本外观设计产品的用途:供乘客骑乘的交通工具。
3.本外观设计产品的设计要点:在于产品的形状。
4.最能表明本外观设计设计要点的图片或照片:立体图1。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