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626863B
公开(公告)日:2013-06-12
申请号:CN200880007209.3
申请日:2008-04-14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D25/04 , B23K11/11 , B23K33/008 , B23K2101/006
Abstract: 在构成中柱的工件上,设置用于指示点焊的打点位置的辨识性良好的标识,由此使焊接的品质管理容易进行。中柱(3)由中柱外部件(5)和中柱内部件(6)形成,将设置于中柱内部件上的凸缘(8)点焊在中柱外部件的对应的部分上而将两个部件接合。凸缘的缘部形成为波浪形状,将其顶部(8a)作为点焊的打点位置的标识。在表面的凹凸方面,虽然由于壁厚的关系不能形成较大的凹凸形状,但是能够在沿凸缘面的方向上形成波形,并能够较大地形成峰(谷)的形状。由此,能够成为辨识性良好的标识,从而能够在根据设计的正确的位置上进行点焊,提高点焊的品质。
-
公开(公告)号:CN101626863A
公开(公告)日:2010-01-13
申请号:CN200880007209.3
申请日:2008-04-14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D25/04 , B23K11/11 , B23K33/008 , B23K2101/006
Abstract: 在构成中柱的工件上,设置用于指示点焊的打点位置的辨识性良好的标识,由此使焊接的品质管理容易进行。中柱(3)由中柱外部件(5)和中柱内部件(6)形成,将设置于中柱内部件上的凸缘(8)点焊在中柱外部件的对应的部分上而将两个部件接合。凸缘的缘部形成为波浪形状,将其顶部(8a)作为点焊的打点位置的标识。在表面的凹凸方面,虽然由于壁厚的关系不能形成较大的凹凸形状,但是能够在沿凸缘面的方向上形成波形,并能够较大地形成峰(谷)的形状。由此,能够成为辨识性良好的标识,从而能够在根据设计的正确的位置上进行点焊,提高点焊的品质。
-
公开(公告)号:CN103958327B
公开(公告)日:2016-04-06
申请号:CN201280057820.3
申请日:2012-10-11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公开了一种车体侧部结构,其具备设在上边梁(34)与中柱(24)的结合部(99)上的支架(48)。支架(48)具备:梁侧部分(121),其与上边梁(34)结合,并且在与上边梁(34)之间构成梁闭合截面部(135);柱侧部分(122),其与中柱(24)结合,并且在与中柱(24)之间构成柱闭合截面部(145);和连结部分(123),其在前端壁部(67)的前方侧连结梁侧部分(121)和柱侧部分(122)。
-
公开(公告)号:CN103958327A
公开(公告)日:2014-07-30
申请号:CN201280057820.3
申请日:2012-10-11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体侧部结构,其具备设在上边梁(34)与中柱(24)的结合部(99)上的支架(48)。支架(48)具备:梁侧部分(121),其与上边梁(34)结合,并且在与上边梁(34)之间构成梁闭合截面部(135);柱侧部分(122),其与中柱(24)结合,并且在与中柱(24)之间构成柱闭合截面部(145);和连结部分(123),其在前端壁部(67)的前方侧连结梁侧部分(121)和柱侧部分(122)。
-
公开(公告)号:CN101626941B
公开(公告)日:2012-08-29
申请号:CN200880007300.5
申请日:2008-04-14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2D25/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D21/157 , B62D25/025 , B62D25/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汽车的侧部车身构造,在侧部车身构造中,不增大中柱构成部件(23)、下纵梁构成部件(21)的板厚,并且不增加点焊的焊点数量,就能够得到所需要的耐侧面碰撞的性能。在成为水平列的焊接点处对中柱构成部件与下纵梁构成部件进行点焊焊接,在点焊焊接点的正上方设置与该焊接点列平行的一对加强筋(23),由此能够通过加强筋的上下方向的拉伸变形更好地吸收侧面碰撞对该部分的冲击。
-
公开(公告)号:CN101626941A
公开(公告)日:2010-01-13
申请号:CN200880007300.5
申请日:2008-04-14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2D25/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D21/157 , B62D25/025 , B62D25/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汽车的侧部车身构造,在侧部车身构造中,不增大中柱构成部件(23)、下纵梁构成部件(21)的板厚,并且不增加点焊的焊点数量,就能够得到所需要的耐侧面碰撞的性能。在成为水平列的焊接点处对中柱构成部件与下纵梁构成部件进行点焊焊接,在点焊焊接点的正上方设置与该焊接点列平行的一对加强筋(23),由此能够通过加强筋的上下方向的拉伸变形更好地吸收侧面碰撞对该部分的冲击。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