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备谐振器的隔音结构体

    公开(公告)号:CN101514655A

    公开(公告)日:2009-08-26

    申请号:CN200910006478.4

    申请日:2009-02-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隔音结构体,其谋求噪音降低效果的提高,其具备:外装罩(C1),其通过从左方覆盖构成动力装置(P)的侧部罩的左箱半体(13a)及左罩(14)来降低从该侧部罩产生的放射音,且提高动力装置P的外观性;谐振器,其以放射音的特定频率共鸣。谐振器(120)以和外装罩(C1)非接触的状态配置在形成于所述侧部罩和外装罩(C1)之间的空间,并且以与该侧部罩接触状态安装于其上。

    具备谐振器的隔音结构体

    公开(公告)号:CN101514655B

    公开(公告)日:2012-02-15

    申请号:CN200910006478.4

    申请日:2009-02-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隔音结构体,其谋求噪音降低效果的提高,其具备:外装罩(C1),其通过从左方覆盖构成动力装置(P)的侧部罩的左箱半体(13a)及左罩(14)来降低从该侧部罩产生的放射音,且提高动力装置P的外观性;谐振器,其以放射音的特定频率共鸣。谐振器(120)以和外装罩(C1)非接触的状态配置在形成于所述侧部罩和外装罩(C1)之间的空间,并且以与该侧部罩接触状态安装于其上。

    具备扭矩缓冲装置的车辆

    公开(公告)号:CN101514654B

    公开(公告)日:2011-10-05

    申请号:CN200910006479.9

    申请日:2009-02-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D7/044 F16D43/2024

    Abstract: 一种机动二轮车(V),包括由内燃机(E)的曲轴(33)的扭矩旋转驱动的静油压式无级变速器(60)、依靠来自变速器(60)的扭矩而旋转驱动的后轮(7)、吸收曲轴(33)到后轮(7)的扭矩传递路径上产生的过大扭矩的扭矩缓冲装置(54、100)。扭矩缓冲装置(54、100)由配置在曲轴(33)和变速器(60)之间的输入侧扭矩传递路径上的输入侧扭矩缓冲装置(54)和配置在变速器(60)和后轮(7)之间的输出侧扭矩传递路径上的输出侧扭矩缓冲装置(100)构成。降低在曲轴和驱动轮之间的扭矩传递路径中产生过大扭矩时,由静油压式无级变速器的旋转惯性而引起的扭矩冲击和振动等,谋求车辆乘坐舒适性的提升。

    具备扭矩缓冲装置的车辆

    公开(公告)号:CN101514654A

    公开(公告)日:2009-08-26

    申请号:CN200910006479.9

    申请日:2009-02-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D7/044 F16D43/2024

    Abstract: 一种机动二轮车(V),包括由内燃机(E)的曲轴(33)的扭矩旋转驱动的静油压式无级变速器(60)、依靠来自变速器(60)的扭矩而旋转驱动的后轮(7)、吸收曲轴(33)到后轮(7)的扭矩传递路径上产生的过大扭矩的扭矩缓冲装置(54、100)。扭矩缓冲装置(54、100)由配置在曲轴(33)和变速器(60)之间的输入侧扭矩传递路径上的输入侧扭矩缓冲装置(54)和配置在变速器(60)和后轮(7)之间的输出侧扭矩传递路径上的输出侧扭矩缓冲装置(100)构成。降低在曲轴和驱动轮之间的扭矩传递路径中产生过大扭矩时,由静油压式无级变速器的旋转惯性而引起的扭矩冲击和振动等,谋求车辆乘坐舒适性的提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