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034662B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111184891.7
申请日:2021-10-12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PC: G01N21/41 , G01N21/25 , G01N21/01 , C23C14/20 , C23C14/30 , B82Y5/00 , B82Y15/00 , B82Y30/00 , B82Y40/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金纳米孔阵列的高兼容便携式生物检测装置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该生物检测装置是基于金纳米孔阵列的高阶模式的强度在一定范围内表现出对外界折射率的线性相关性设计得到的。该检测装置配备了高清摄像头的智能手机与便携式LED光源来对样品进行检测,不需要依赖于光谱仪及连续光源,仅通过记录纳米孔阵列的传输光实现对生物分子的有效检测,有效提升了该检测装置的便携性,拓宽了测试场景,降低了其使用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4481043B
公开(公告)日:2023-09-08
申请号:CN202111620496.9
申请日:2021-12-27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大面积纳米盘的制备方法,包括:配置聚苯乙烯微球胶体溶液,将所述胶体溶液旋涂分散在干净的衬底上;选择不同的角度在聚苯乙烯微球衬底表面沉积一层金属薄膜;对沉积有一层金属薄膜的聚苯乙烯微球衬底进行微球去除处理,并在金属孔薄膜表面再沉积一层材料薄膜,然后对两层薄膜进行剥离,得到第一纳米盘结构;在沉积一层金属薄膜后的聚苯乙烯微球衬底表面直接再沉积一层材料薄膜,然后对两层薄膜进行剥离,得到第二纳米盘结构。相比已有的电子束光刻和聚焦离子束刻蚀法,不需要传统纳米盘制备方法所需的干法刻蚀工艺,大大提高了纳米盘结构的制备效率以及降低了制备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4481043A
公开(公告)日:2022-05-13
申请号:CN202111620496.9
申请日:2021-12-27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大面积纳米盘的制备方法,包括:配置聚苯乙烯微球胶体溶液,将所述胶体溶液旋涂分散在干净的衬底上;选择不同的角度在聚苯乙烯微球衬底表面沉积一层金属薄膜;对沉积有一层金属薄膜的聚苯乙烯微球衬底进行微球去除处理,并在金属孔薄膜表面再沉积一层材料薄膜,然后对两层薄膜进行剥离,得到第一纳米盘结构;在沉积一层金属薄膜后的聚苯乙烯微球衬底表面直接再沉积一层材料薄膜,然后对两层薄膜进行剥离,得到第二纳米盘结构。相比已有的电子束光刻和聚焦离子束刻蚀法,不需要传统纳米盘制备方法所需的干法刻蚀工艺,大大提高了纳米盘结构的制备效率以及降低了制备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4034662A
公开(公告)日:2022-02-11
申请号:CN202111184891.7
申请日:2021-10-12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PC: G01N21/41 , G01N21/25 , G01N21/01 , C23C14/20 , C23C14/30 , B82Y5/00 , B82Y15/00 , B82Y30/00 , B82Y40/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金纳米孔阵列的高兼容便携式生物检测装置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该生物检测装置是基于金纳米孔阵列的高阶模式的强度在一定范围内表现出对外界折射率的线性相关性设计得到的。该检测装置配备了高清摄像头的智能手机与便携式LED光源来对样品进行检测,不需要依赖于光谱仪及连续光源,仅通过记录纳米孔阵列的传输光实现对生物分子的有效检测,有效提升了该检测装置的便携性,拓宽了测试场景,降低了其使用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1367802A
公开(公告)日:2009-02-18
申请号:CN200810198870.9
申请日:2008-09-27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PC: C07D471/04 , C07D471/14 , C07D519/00 , A61K31/437 , A61P29/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苦木中的β-卡巴林类生物碱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该生物碱具有如下式(I)的结构。本发明β-卡巴林类生物碱采用植物苦木为原料,用有机溶剂和/或水进行提取并且采用层析分离法和/或萃取法进行分离得到。该β-卡巴林类生物碱作为抗炎药物用于预防或治疗由一氧化氮、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细胞介素-6炎症介质的释放导致的炎症。
-
公开(公告)号:CN101361793A
公开(公告)日:2009-02-11
申请号:CN200810198869.6
申请日:2008-09-27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中药的质量控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复方消炎利胆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及其应用。包括标准指纹图谱的建立,供试品指纹图谱的建立以及二者的比对。本发明建立的复方消炎利胆制剂标准指纹图谱,在225nm显示15个主要色谱峰,并确认了其中8个色谱峰的化学结构。从8个化学结构中进一步确认了穿心莲内酯、迷迭香酸和苦木碱己这3个组分为抗炎作用的活性成分。作为方法的补充,可选择上述3个组分或它们的组合作为指标性成分进行含量测定。本方法重复性高,稳定性好,操作方法简便,且科学、有据,可有效的控制复方消炎利胆制剂的质量。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