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690677B
公开(公告)日:2016-05-25
申请号:CN201310299042.5
申请日:2013-07-16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PC: A61K36/815 , A61P3/10 , A61P3/04 , A61P3/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中药活性部位的制备领域,公开了一种地骨皮活性部位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将地骨皮粉碎后,用水提取,再将提取液浓缩,加入乙醇进行醇沉,取上清液浓缩得原液;S2.将原液通过大孔吸附树脂,收集洗脱液,蒸干,浓缩得样品1;S3.将样品1通过强酸型阳离子交换树脂吸附,先用水洗树脂柱,再用氨水洗脱,收集氨水洗脱液,浓缩得得样品2;S4.将样品2通过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吸附,收集水洗脱液,浓缩干燥即得地骨皮活性部位。本发明制备得到的地骨皮活性部位生物碱活性成分含量较高,可用于预防和治疗糖尿病、肥胖症、高血脂等疾病。
-
公开(公告)号:CN101361793B
公开(公告)日:2011-11-09
申请号:CN200810198869.6
申请日:2008-09-27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中药的质量控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消炎利胆制剂的检测方法及其应用。包括标准指纹图谱的建立,供试品指纹图谱的建立以及二者的比对。本发明建立的复方消炎利胆制剂标准指纹图谱,在225nm显示15个主要色谱峰,并确认了其中8个色谱峰的化学结构。从8个化学结构中进一步确认了穿心莲内酯、迷迭香酸和苦木碱己这3个组分为抗炎作用的活性成分。作为方法的补充,可选择上述3个组分或它们的组合作为指标性成分进行含量测定。本方法重复性高,稳定性好,操作方法简便,且科学、有据,可有效的控制复方消炎利胆制剂的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01361793A
公开(公告)日:2009-02-11
申请号:CN200810198869.6
申请日:2008-09-27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中药的质量控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复方消炎利胆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及其应用。包括标准指纹图谱的建立,供试品指纹图谱的建立以及二者的比对。本发明建立的复方消炎利胆制剂标准指纹图谱,在225nm显示15个主要色谱峰,并确认了其中8个色谱峰的化学结构。从8个化学结构中进一步确认了穿心莲内酯、迷迭香酸和苦木碱己这3个组分为抗炎作用的活性成分。作为方法的补充,可选择上述3个组分或它们的组合作为指标性成分进行含量测定。本方法重复性高,稳定性好,操作方法简便,且科学、有据,可有效的控制复方消炎利胆制剂的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03417634A
公开(公告)日:2013-12-04
申请号:CN201310297505.4
申请日:2013-07-16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PC: A61K36/605 , A61K31/445 , A61P3/10 , A61P3/04 , A61P3/06 , A61P31/12 , A61K135/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中药活性部位的制备领域,公开了一种桑枝活性部位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桑枝粉碎后,用10~40倍25%~95%的乙醇,在25~100℃条件下加热回流提取1~3次,每次提取时间为60~300min;将提取液过滤浓缩得原液;S2.将原液先后经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和阴离子交换树脂富集、纯化,即得桑枝活性部位。所述制备方法操作简便;重复性好,制备得到的桑枝活性部位中1-脱氧野尻霉素(DNJ)的含量可达30.0%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08085273A
公开(公告)日:2018-05-29
申请号:CN201711311108.2
申请日:2017-12-11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抗真菌链霉菌及其代谢物、代谢物制备方法与应用。该菌株名为Streptomyces antibioticus 2017-09,于2017年10月25日保藏在位于中国广东广州的广东省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保藏编号为GDMCC No.60257;该菌株为具有抗白色念珠菌活性的链霉菌。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的链霉菌的发酵产物及活性代谢产物的制备方法,所述的制备方法简单易行,成本低。所制得的活性代谢产物及由该活性代谢产物纯化得到的活性化合物可采用各种药物剂型应用于真菌感染的治疗,也可作为前体物用于抗真菌衍生物的合成等,在制备治疗真菌感染疾病药物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3690677A
公开(公告)日:2014-04-02
申请号:CN201310299042.5
申请日:2013-07-16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PC: A61K36/815 , A61P3/10 , A61P3/04 , A61P3/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中药活性部位的制备领域,公开了一种地骨皮活性部位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将地骨皮粉碎后,用水提取,再将提取液浓缩,加入乙醇进行醇沉,取上清液浓缩得原液;S2.将原液通过大孔吸附树脂,收集洗脱液,蒸干,浓缩得样品1;S3.将样品1通过强酸型阳离子交换树脂吸附,先用水洗树脂柱,再用氨水洗脱,收集氨水洗脱液,浓缩得得样品2;S4.将样品2通过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吸附,收集水洗脱液,浓缩干燥即得地骨皮活性部位。本发明制备得到的地骨皮活性部位生物碱活性成分含量较高,可用于预防和治疗糖尿病、肥胖症、高血脂等疾病。
-
公开(公告)号:CN101367802A
公开(公告)日:2009-02-18
申请号:CN200810198870.9
申请日:2008-09-27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PC: C07D471/04 , C07D471/14 , C07D519/00 , A61K31/437 , A61P29/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苦木中的β-卡巴林类生物碱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该生物碱具有如下式(I)的结构。本发明β-卡巴林类生物碱采用植物苦木为原料,用有机溶剂和/或水进行提取并且采用层析分离法和/或萃取法进行分离得到。该β-卡巴林类生物碱作为抗炎药物用于预防或治疗由一氧化氮、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细胞介素-6炎症介质的释放导致的炎症。
-
公开(公告)号:CN117843708A
公开(公告)日:2024-04-09
申请号:CN202311549590.9
申请日:2023-11-20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海洋放线菌及其活性次级代谢产物的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微生物药物领域。该放线菌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茄绵疫病菌、烟草赤星病毒和稻瘟病等病原菌具有较好的抑菌作用。本发明还公开了次海洋放线菌中具抗肿瘤活性次级代谢产物的制备方法,应用此方法制备获得了一类麦角甾醇类次级代谢产物,通过MTT法,发现这类代谢物具不同程度的抗肿瘤作用,有望从中发现新结构的抗肿瘤化合物。
-
公开(公告)号:CN108085273B
公开(公告)日:2022-01-21
申请号:CN201711311108.2
申请日:2017-12-11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抗真菌链霉菌及其代谢物、代谢物制备方法与应用。该菌株名为Streptomyces antibioticus 2017‑09,于2017年10月25日保藏在位于中国广东广州的广东省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保藏编号为GDMCC No.60257;该菌株为具有抗白色念珠菌活性的链霉菌。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的链霉菌的发酵产物及活性代谢产物的制备方法,所述的制备方法简单易行,成本低。所制得的活性代谢产物及由该活性代谢产物纯化得到的活性化合物可采用各种药物剂型应用于真菌感染的治疗,也可作为前体物用于抗真菌衍生物的合成等,在制备治疗真菌感染疾病药物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3417634B
公开(公告)日:2015-08-26
申请号:CN201310297505.4
申请日:2013-07-16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PC: A61K36/605 , A61K31/445 , A61P3/10 , A61P3/04 , A61P3/06 , A61P31/12 , A61K135/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中药活性部位的制备领域,公开了一种桑枝活性部位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桑枝粉碎后,用10~40倍25%~95%的乙醇,在25~100℃条件下加热回流提取1~3次,每次提取时间为60~300min;将提取液过滤浓缩得原液;S2.将原液先后经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和阴离子交换树脂富集、纯化,即得桑枝活性部位。所述制备方法操作简便;重复性好,制备得到的桑枝活性部位中1-脱氧野尻霉素(DNJ)的含量可达30.0%以上。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