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961628B
公开(公告)日:2021-09-03
申请号:CN201911348220.2
申请日:2019-12-24
Applicant: 昆明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高致密度纯铜复杂零件电子束选区熔化3D打印方法,属于精密制造领域。本发明所述方法为:首先建立复杂零件三维数字模型;然后将其切片离散获得的分层扫描数据导入电子束扫描控制软件;随后在真空条件下将球形铜粉均匀铺设在预热到150~250℃的铜板上;使用聚焦电子束根据分层扫描数据扫描熔化粉层,结束后再使用小电流离焦电子束扫描粉层使温度均匀化。重复铺粉、熔化和均匀化过程,逐层熔化凝固累积,直到零件打印完成。最后在真空条件下冷却到50℃以下后,打开成形腔清理后即可获得致密度超过98.5%的高致密度纯铜复杂零件。本发明能够克服纯铜导热率高、能量吸收率低的缺点,实现高致密度纯铜复杂零件的3D打印。
-
公开(公告)号:CN114054774A
公开(公告)日:2022-02-18
申请号:CN202111370220.X
申请日:2021-11-18
Applicant: 昆明理工大学
IPC: B22F10/28 , B22F10/38 , B22F3/26 , B22D17/00 , B22D23/04 , F16D69/00 , F16D69/02 , B33Y10/00 , B33Y40/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正六边形蜂窝结构增强压铸铝基刹车片及其制备方法,属于交通领域。本发明所述方法根据刹车片压铸模具内部空腔形状,设计外部形状与刹车片压铸模具内腔相同的正六边形蜂窝结构填充体的三维数字模型,然后使用气雾化球形铁粉通经过激光粉床选区熔化3D打印制备获得正六边形蜂窝结构填充体,然后将正六边形蜂窝结构填充体置于刹车片压铸模具中,在高压下将熔化铝液挤入模具型腔并填充蜂窝结构的孔隙,高压下凝固冷却后从模具中取出获得刹车片。本发明工艺简单,生产效率高,制备的正六边形蜂窝结构增强压铸铝基刹车片摩擦性能优良,且能够通过改变蜂窝结构填充体的边长、壁厚、成分和铝基体成分,实现性能的有效调控,满足不同工况条件的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0976883A
公开(公告)日:2020-04-10
申请号:CN201911261405.X
申请日:2019-12-10
Applicant: 昆明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降低选区熔化3D打印金属复杂结构表面粗糙度的方法,属于精密加工领域。本发明所述方法首先配置具有不同硝酸、多角形人造金刚石粉末、乙醇、纯净水配比的悬浮液,随后将3D打印的金属复杂结构分阶段按顺序依次放置于不同配比的悬浮液中,加热到不同温度后,使用不同功率、不同频率的超声波,进行不同时长的超声处理,随后取出工件吹干即完成处理过程。经过这一方法处理后,选区熔化3D打印复杂结构内表面粘附的金属颗粒数由每平方毫米>250下降为每平方毫米 40μm下降为Rz
-
公开(公告)号:CN108746555A
公开(公告)日:2018-11-06
申请号:CN201810497954.6
申请日:2018-05-23
Applicant: 昆明理工大学
IPC: B22D19/02 , B22D19/16 , B22D18/06 , B22F3/105 , B33Y10/00 , B22F1/00 , C22C38/52 , C22C38/44 , C22C30/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2D19/02 , B22D18/06 , B22D19/16 , B22F1/0003 , B22F3/1055 , B33Y10/00 , C22C30/00 , C22C38/44 , C22C38/5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3D打印空间结构增强铜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属于复合材料领域。本发明所述方法为利用绘图软件建立三维空间结构模型,将三维模型进行数据处理导入到激光选区熔化的金属3D打印机中,打印获得空间结构增强体;将空间结构增强体从3D打印机取出,依次进行分离、清洗、干燥,将干燥后的空间结构增强体安置在铸型或模具中;将熔炼后获得的铜液浇入放置有空间结构增强体的铸型或模具中,凝固冷却成形后即可获得空间结构增强的铜基复合材料。本发明能够获得增强体结构分布可控、性能大范围可调的空间结构增强铜基复合材料,且增强体与基体三维空间形成网络互穿结构,强化增强体与基体的结合,在充分利用铜或铜合金基体良好塑韧性和导电性的同时,最大限度发挥增强体增强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8409215A
公开(公告)日:2024-07-30
申请号:CN202410448629.6
申请日:2024-04-15
Applicant: 昆明理工大学
IPC: G01R31/367 , B60L58/12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多模型融合和在线参数辨识的锂离子电池SOC估算方法。通过结合多种滤波模型(包括扩展卡尔曼滤波EKF、无迹卡尔曼滤波UKF和容积卡尔曼滤波CKF)和在线参数辨识技术,基于实时工作数据对电池参数进行实时更新,不仅适应电池性能变化和环境条件,还增强了估算过程的鲁棒性,适用于电动汽车及其他电池驱动系统的能源管理。
-
公开(公告)号:CN114054774B
公开(公告)日:2024-04-02
申请号:CN202111370220.X
申请日:2021-11-18
Applicant: 昆明理工大学
IPC: B22F10/28 , B22F10/38 , B22F3/26 , B22D17/00 , B22D23/04 , F16D69/00 , F16D69/02 , B33Y10/00 , B33Y40/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正六边形蜂窝结构增强压铸铝基刹车片及其制备方法,属于交通领域。本发明所述方法根据刹车片压铸模具内部空腔形状,设计外部形状与刹车片压铸模具内腔相同的正六边形蜂窝结构填充体的三维数字模型,然后使用气雾化球形铁粉通经过激光粉床选区熔化3D打印制备获得正六边形蜂窝结构填充体,然后将正六边形蜂窝结构填充体置于刹车片压铸模具中,在高压下将熔化铝液挤入模具型腔并填充蜂窝结构的孔隙,高压下凝固冷却后从模具中取出获得刹车片。本发明工艺简单,生产效率高,制备的正六边形蜂窝结构增强压铸铝基刹车片摩擦性能优良,且能够通过改变蜂窝结构填充体的边长、壁厚、成分和铝基体成分,实现性能的有效调控,满足不同工况条件的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0961628A
公开(公告)日:2020-04-07
申请号:CN201911348220.2
申请日:2019-12-24
Applicant: 昆明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高致密度纯铜复杂零件电子束选区熔化3D打印方法,属于精密制造领域。本发明所述方法为:首先建立复杂零件三维数字模型;然后将其切片离散获得的分层扫描数据导入电子束扫描控制软件;随后在真空条件下将球形铜粉均匀铺设在预热到150~250℃的铜板上;使用聚焦电子束根据分层扫描数据扫描熔化粉层,结束后再使用小电流离焦电子束扫描粉层使温度均匀化。重复铺粉、熔化和均匀化过程,逐层熔化凝固累积,直到零件打印完成。最后在真空条件下冷却到50℃以下后,打开成形腔清理后即可获得致密度超过98.5%的高致密度纯铜复杂零件。本发明能够克服纯铜导热率高、能量吸收率低的缺点,实现高致密度纯铜复杂零件的3D打印。
-
公开(公告)号:CN116875135A
公开(公告)日:2023-10-13
申请号:CN202311074139.6
申请日:2023-08-24
Applicant: 昆明理工大学
IPC: C09D133/00 , C09D7/61 , B05D3/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遮光防水纳米涂层,涉及纳米涂层技术领域。本发明的遮光防水纳米涂层,包括如下原料:疏水二氧化硅、乙醇、甲基硅油、丙烯酸树脂、填料、丙二醇丁醚、过氧基硅烷和去离子水,上述原料按照如下质量份数进行添加:疏水二氧化硅粉末3~9份、乙醇25~35份、甲基硅油0.5~1.5份、丙烯酸树脂10~14份、填料3~4份、丙二醇丁醚1~2.5份、过氧基硅烷0.5~1份和去离子水40~50份。本发明通过二氧化硅颗粒为整个表面提供了超疏水性能,使得水滴不易在其表面附着,而氧化锌作为催化剂,在光照条件下催化降解附着在表面的污染物,两者协同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使得涂层表面保持干燥清洁,同时两者性质比较稳定,难以分解,减少材料的质量损失。
-
公开(公告)号:CN110976883B
公开(公告)日:2022-03-01
申请号:CN201911261405.X
申请日:2019-12-10
Applicant: 昆明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降低选区熔化3D打印金属复杂结构表面粗糙度的方法,属于精密加工领域。本发明所述方法首先配置具有不同硝酸、多角形人造金刚石粉末、乙醇、纯净水配比的悬浮液,随后将3D打印的金属复杂结构分阶段按顺序依次放置于不同配比的悬浮液中,加热到不同温度后,使用不同功率、不同频率的超声波,进行不同时长的超声处理,随后取出工件吹干即完成处理过程。经过这一方法处理后,选区熔化3D打印复杂结构内表面粘附的金属颗粒数由每平方毫米>250下降为每平方毫米 40μm下降为Rz
-
公开(公告)号:CN218640925U
公开(公告)日:2023-03-17
申请号:CN202221981720.7
申请日:2022-07-29
Applicant: 昆明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设计公开了一种驱动车齿轮齿条微调机构,包括前轮、支架、微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轮安装在微调机构的单臂前叉上,微调机构还包括直行微调装置、转向微调装置,直行微调装置、转向微调装置安装在支架上。本实用新型实现的功能是直行微调装置通过一号微分头微量调整与凸轮接触的距离,以此调节驱动车前轮直线行驶时的状态;转向微调装置通过二号微分头控制高精度平移台平移,以此调节齿轮齿条的工作高度,可以改变实际齿轮接触点的半径来改变前轮转向角度,通过这微调装置,可以让驱动车有效的和理论设计吻合,减少误差。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