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善高N低Ni型奥氏体不锈钢耐腐蚀性能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899968A

    公开(公告)日:2025-04-29

    申请号:CN202510082777.5

    申请日:2025-01-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改善高N低Ni型奥氏体不锈钢耐腐蚀性能的方法,属于不锈钢热加工技术。本发明包括:(1)配制奥氏体不锈钢原料,炼制高N低Ni型奥氏体不锈钢,得到铸坯;(2)对铸坯进行预锻造处理,始锻温度为1100‑1150℃,终锻温度≥960℃,水冷得到预锻造板材;(3)对锻造板材进行固溶热处理,固溶温度为1050℃,固溶时间为40min,之后进行水冷;(4)对固溶处理后的试样进行热压缩加工,热加工后水淬获得成品;在1050~1150℃变形温度,0.1~1s‑1应变速率范围热加工性能最佳,可获得均匀细小的再结晶晶粒和良好的耐腐蚀性能;在1050℃变形温度,0.1s‑1应变速率下热压缩后获得最优耐点蚀性能,Eb=1.08V;本发明通过在奥氏体不锈钢中加入更多N来代替Ni并提高耐腐蚀性能,通过优化热加工参数来提高奥氏体不锈钢可热加工性能和成品的耐腐蚀性能。

    一种碳封装多孔硬碳/Si复合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601622A

    公开(公告)日:2025-03-11

    申请号:CN202411713055.7

    申请日:2024-11-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碳封装多孔硬碳/Si复合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属于新能源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将碳纳米球、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氨水、间氨基酚和甲醛共同作用于多孔硬碳/Si复合材料,能有效的缓解硅基材料的体积膨胀,并缩短锂离子的传输距离,使得电极极片的循环稳定性提高。使用本发明所述碳封装多孔硬碳/Si复合负极材料显著增加了锂离子电池的循环稳定性,在大电流充放电时容量并未明显衰减,同时还表现出优越的倍率性能。

    一种以Si/多孔硬碳复合制备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476919A

    公开(公告)日:2024-01-30

    申请号:CN202311429332.7

    申请日:2023-10-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以Si/多孔硬碳复合制备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方法,属于新能源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所述的方法是以木屑为前驱体,氢氧化钾为造孔剂,在氩气气氛炉中烧结获得多孔硬碳材料,将硅纳米颗粒与多孔硬碳水浴混合搅拌,使硅纳米颗粒均匀的嵌入在多孔硬碳的孔通道中而得到硬碳复合材料用于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复合后的Si/多孔硬碳复合材料独特的孔通道结构能有效的缓解硅基材料的体积膨胀,并缩短锂离子的传输距离,使得电极极片的循环稳定性提高。使用本发明中的复合材料显著增加了锂离子电池的循环稳定性,同时还表现出优越的倍率性能。

    一种Nb微合金化铁碳合金的梯度材料及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652220B

    公开(公告)日:2023-07-18

    申请号:CN202211261283.6

    申请日:2022-10-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新型Nb微合金化铁碳合金的梯度材料及制备方法,属于梯度材料制备的技术领域。所述梯度材料成分按质量百分比计为C:0.77‑0.90wt.%、Nb:0.03‑0.05wt.%,其余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冶炼浇铸过程、均匀化过程、轧制过程、冷却过程、淬火过程、回火过程;需要调控冷却速率和热处理工艺参数。本发明的梯度材料中合金元素添加少成本低,能够形成铁素体和珠光体以提高韧性,而高的碳含量能够提高表面硬度;其制备方法简单、生产效率高、流程短和成本低,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协同提高表面硬度和心部韧性,所制备的梯度材料使用范围广,适用于大规模工业化生产和推广使用。

    一种以Mn代Ni型双相不锈钢的多道次压缩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418548A

    公开(公告)日:2022-12-02

    申请号:CN202211035942.4

    申请日:2022-08-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以Mn代Ni型双相不锈钢的多道次压缩制备方法,属于钢铁合金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技术创新点在于调控锰的含量,控制热变形温度在850~1200℃范围,应变速率在0.1s‑1~1s‑1,通过多道次压缩调控锰含量与应变速率、变形温度、变形量之间的关系,获得细晶化组织和性能强化的多道次热压缩工艺。本发明所述方法通过调控Mn含量,可在热加工过程中获得有利于两相再结晶,塑性大幅增强,消除加工硬化的压缩试样。此外,相比于现有普遍的单道次直接压缩,增加压缩道次数量、减少每道次的压缩变形量可以获得更宽的控制变形量范围,增加容错率,获得避免裂纹出现、晶粒细化程度高的热压缩试样。

    一种Ti微合金化低碳钢晶粒超细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885925A

    公开(公告)日:2020-03-17

    申请号:CN201911307653.3

    申请日:2019-12-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Ti微合金化低碳钢晶粒超细化方法,其是将添加了辅助元素的低碳钛微合金化钢加热到1200℃~1250℃,并保温300s,而后冷却至1025~1075℃开始第一道次轧制;第一道次轧制完成2秒后,立刻进行第二道次轧制,第二道次轧制保持温度在1025~1050℃;第二道次轧制完成2秒后,立刻进行第三道次轧制,轧制后迅速喷水冷却至室温,即完成Ti微合金化低碳钢晶粒的超细化;本发明方法加入辅助元素后的Ti微合金化钢经三道次轧制,促发多次完全奥氏体再结晶,使奥氏体晶粒尺寸从100μm细化到10μm以下,显著细化了奥氏体晶粒尺寸。

    一种提高节Ni型不锈钢焊接热影响区性能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109669A

    公开(公告)日:2024-05-31

    申请号:CN202410310302.2

    申请日:2024-03-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提高节Ni型不锈钢焊接热影响区性能的方法,属于不锈钢热加工技术领域。本发明调控节Ni型不锈钢的Mn/N比为3.28或17.8,将节Ni型不锈钢原料依次进行熔炼、锻造、轧制、固溶处理,然后控制大热输入范围为3.12kJ/mm~5.89kJ/mm进行焊接热模拟实验来提高不锈钢的焊接性。所述焊接件在热输入为4.56kJ/mm~5.82kJ/mm范围内,对Mn/N配比为3.28的试样进行焊接热循环处理,焊接热影响区的点蚀电位Eb≥1.13V,晶间敏感值Ra≤0.022%,冲击功≥170J,抗拉强度Rm≥750MPa,屈服强度Rp0.2≥1000MPa,延伸率A≥40%;在热输入为3.789kJ/mm~5.355kJ/mm范围内,Mn/N配比为17.8的试样,所得的焊接热影响区的点蚀电位Eb≥1.11V,晶间敏感值Ra≤0.1%。

    一种优化双相不锈钢性能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959223B

    公开(公告)日:2024-03-19

    申请号:CN202210745893.7

    申请日:2022-06-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优化双相不锈钢性能的方法,属于双相不锈钢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所述方法通过对双相不锈钢进行化学成份的设计,结合固溶处理得到性能最佳的以锰代镍节镍型双相不锈钢;所述双相不锈钢所含化学成分及其质量百分比包括:C:0.01‑0.03%;Si:0.03‑0.05%;Mn:8%‑10%;P:0.005‑0.007%;Cr:20%‑22%;Ni:0.4%‑0.7%;Mo:0.9‑1.2%;Cu:0.2‑0.4%;N:0.15‑0.3%;剩余部分为铁元素以及不可避免的杂质;对双相不锈钢板材进行固溶处理,然后常温水冷得到高锰超低镍双相不锈钢材料。本发明所述方法制备的高锰超低镍双相不锈钢材料在力学性能方面要明显优于2205双相不锈钢和其他两种锰含量双相钢,在耐点蚀方面与2205双相不锈钢相接近,上述钢可以应用于食品工业、化学处理容器和建筑钢筋等结构材料领域。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