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582983B
公开(公告)日:2017-03-01
申请号:CN201380044894.8
申请日:2013-08-01
Applicant: 日本发条株式会社
IPC: B60G21/055 , C21D1/40 , C21D9/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1D9/08 , B60G21/055 , B60G2202/135 , B60G2206/80 , B60G2206/81062 , C21D1/18 , C21D1/40 , C21D9/0068 , C21D9/0075 , C21D9/02 , C22C38/00
Abstract: 提供一种稳定器的制造方法及加热装置,在回火工序中,能够抑制稳定器半成品的弯曲部的硬度的不均一性的发生,同时能够实现工序时间的缩短。在第一加热工序(工序A)的通电加热中,通过连续地通入电流,能够使肩部的内侧部分的温度急剧上升至目标温度UA的临近温度(<UA)。在第二加热工序(工序C)的通电加热中,通过间歇性地通入电流,能够缩小肩部的内侧部分的最高到达温度与外侧部分的最高到达温度的温度差,因此,能够将该两者的最高到达温度设定成希望的目标回火温度UA或其临近温度。外侧部分能够得到与内侧部分同样或大致同样的回火组织。
-
公开(公告)号:CN110869225B
公开(公告)日:2022-10-28
申请号:CN201780093055.3
申请日:2017-07-14
Applicant: 日本发条株式会社
IPC: B60G21/055 , B24C1/10 , B24C3/10
Abstract: 稳定器(10)具有弯曲部(21、22)。关于各个弯曲部(21、22)的径向的截面的周向的位置,将弯曲内侧的中心设为0°,将弯曲外侧的中心设为180°。弯曲部(21、22)包括:位于0°的弯曲内侧部(41)、位于180°的弯曲外侧部(42)、位于90°的第一侧面部(51)、以及位于270°的第二侧面部(52)。弯曲内侧部(41)从表面至第一深度(D1)具有压缩残余应力。弯曲外侧部(42)至第二深度(D2)具有压缩残余应力。第一侧面部(51)至第三深度(D3)具有压缩残余应力。第二侧面部(52)至第四深度(D4)具有压缩残余应力。第一深度(D1)比第二深度(D2)深。第四深度(D4)比第三深度(D3)深。
-
公开(公告)号:CN110869225A
公开(公告)日:2020-03-06
申请号:CN201780093055.3
申请日:2017-07-14
Applicant: 日本发条株式会社
IPC: B60G21/055 , B24C1/10 , B24C3/10
Abstract: 稳定器(10)具有弯曲部(21、22)。关于各个弯曲部(21、22)的径向的截面的周向的位置,将弯曲内侧的中心设为0°,将弯曲外侧的中心设为180°。弯曲部(21、22)包括:位于0°的弯曲内侧部(41)、位于180°的弯曲外侧部(42)、位于90°的第一侧面部(51)、以及位于270°的第二侧面部(52)。弯曲内侧部(41)从表面至第一深度(D1)具有压缩残余应力。弯曲外侧部(42)至第二深度(D2)具有压缩残余应力。第一侧面部(51)至第三深度(D3)具有压缩残余应力。第二侧面部(52)至第四深度(D4)具有压缩残余应力。第一深度(D1)比第二深度(D2)深。第四深度(D4)比第三深度(D3)深。
-
公开(公告)号:CN108290204B
公开(公告)日:2019-09-03
申请号:CN201680059948.1
申请日:2016-10-06
Applicant: 日本发条株式会社
IPC: B60G21/05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稳定器及稳定器球部的加工装置及球部的加工方法,环形基准面(52)形成于球部(21)的穿孔(45)的周围。在环形基准面(52)的外侧,在第1平面(41)和前端表面(50)相交的第1角部(C1),形成有前端侧弯曲部(55)。所述前端侧弯曲部(55)的厚度在从第1平面(41)至前端表面(50)的长度(H1)方向上逐渐减小。在环形基准面(52)的内侧,于第1平面(41)和穿孔(45)的内表面(46)相交的第2角部(C2)形成有孔侧弯曲部(60),所述孔侧弯曲部(60)的厚度朝内表面(46)呈逐渐减少趋势。孔侧弯曲部(60)的长度小于前端侧弯曲部(55)的长度(H1)。孔侧弯曲部(60)以大于前端侧弯曲部(55)的曲率(曲率半径小)弯曲。
-
公开(公告)号:CN108136870B
公开(公告)日:2021-01-05
申请号:CN201680054862.X
申请日:2016-09-29
Applicant: 日本发条株式会社
IPC: B60G21/055
Abstract: 稳压器(10)包括稳压器本体(20)和形成于稳压器本体(20)的两端的孔环部(21,22)。孔环部(21,22)的连结面(31,32)上形成有贯通孔(33,34)。稳压器本体(20)的表面由本体涂覆膜(60)包覆。孔环部(21)的表面包覆的孔环涂覆膜(61)的厚度比本体涂覆膜(60)的厚度要小。贯通孔(33)的内部由内部涂覆膜(62)包覆。贯通孔(33)的内部的圆周方向的一部分上形成有不完全涂覆部(63)。不完全涂覆部(63),在稳压器本体(20)的侧视图中,位于连接贯通孔(33,34)的中心(C1)和稳压器本体(20)的重心的直线(L1)的延长线(L2)上。
-
公开(公告)号:CN108136421A
公开(公告)日:2018-06-08
申请号:CN201680060828.3
申请日:2016-10-11
Applicant: 日本发条株式会社
Abstract: 喷涂装置50配备有技撑构造体51、下侧喷嘴单元60、上侧喷嘴单元80。下侧喷嘴单元60具有下侧软管62a-62f和喷嘴65a-65f,用以将粉末涂料喷涂到稳定器10的下侧球部21上。上侧喷嘴单元80具有第1框架81和第2框架82。第1框架81上配置有第1软管90a-90d。第2框架82上配置有第2软管90e、90f。上侧喷嘴91e-91f用以将粉末涂料喷涂到稳定器10的上侧球部22上。
-
-
公开(公告)号:CN108136421B
公开(公告)日:2020-04-07
申请号:CN201680060828.3
申请日:2016-10-11
Applicant: 日本发条株式会社
Abstract: 喷涂装置50配备有技撑构造体51、下侧喷嘴单元60、上侧喷嘴单元80。下侧喷嘴单元60具有下侧软管62a‑62f和喷嘴65a‑65f,用以将粉末涂料喷涂到稳定器10的下侧球部21上。上侧喷嘴单元80具有第1框架81和第2框架82。第1框架81上配置有第1软管90a‑90d。第2框架82上配置有第2软管90e、90f。上侧喷嘴91e‑91f用以将粉末涂料喷涂到稳定器10的上侧球部22上。
-
公开(公告)号:CN108290204A
公开(公告)日:2018-07-17
申请号:CN201680059948.1
申请日:2016-10-06
Applicant: 日本发条株式会社
Abstract: 环形基准面52形成于球部21的穿孔45的周围。在环形基准面52的外侧,在第1平面41和前端表面50相交的第1角部C1,形成有前端侧弯曲部55。所述前端侧弯曲部55的厚度在从第1平面41至前端表面50的长度H1方向上逐渐减小。在环形基准面52的内侧,于第1平面41和穿孔45的内表面46相交的第2角部C2形成有孔侧弯曲部60,所述孔侧弯曲部60的厚度朝内表面46呈逐渐减少趋势。孔侧弯曲部60的长度小于前端侧弯曲部55的长度H1。孔侧弯曲部60以大于前端侧弯曲部55的曲率(曲率半径小)弯曲。
-
公开(公告)号:CN108136870A
公开(公告)日:2018-06-08
申请号:CN201680054862.X
申请日:2016-09-29
Applicant: 日本发条株式会社
IPC: B60G21/055
Abstract: 稳压器(10)包括稳压器本体(20)和形成于稳压器本体(20)的两端的孔环部(21,22)。孔环部(21,22)的连结面(31,32)上形成有贯通孔(33,34)。稳压器本体(20)的表面由本体涂覆膜(60)包覆。孔环部(21)的表面包覆的孔环涂覆膜(61)的厚度比本体涂覆膜(60)的厚度要小。贯通孔(33)的内部由内部涂覆膜(62)包覆。贯通孔(33)的内部的圆周方向的一部分上形成有不完全涂覆部(63)。不完全涂覆部(63),在稳压器本体(20)的侧视图中,位于连接贯通孔(33,34)的中心(C1)和稳压器本体(20)的重心的直线(L1)的延长线(L2)上。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