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393391B
公开(公告)日:2017-12-01
申请号:CN201480040660.0
申请日:2014-06-02
IPC: H01M8/0258 , H01M8/026 , H01M8/026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297 , H01M8/0206 , H01M8/0254 , H01M8/0258 , H01M8/026 , H01M8/0267 , H01M8/0271 , H01M8/2404 , H01M8/2483 , H01M2008/1095 , Y02P70/5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使变形吸收构件的立起片可自分隔件单元受到的荷重增加的燃料电池的制造方法。在燃料电池(1)的制造方法中所使用的变形吸收构件(20)配设在阳极侧分隔件(11)和阴极侧分隔件(12)之间,并且具有薄板状的基材(21)和从基材的一个面(21a)呈格子状的地立起设置的多个立起片(22)。在配设工序中,将从设置于基材的一个面的立起片的基端(固定端部(22a))延伸出来的延伸部(自由端部(22b))与阴极侧分隔件或者阳极侧分隔件抵接地配设。在设定工序中,对阳极侧分隔件和阴极侧分隔件之间的沿着层叠方向(X)的间隔进行设定,以使立起片的变形超过弹性变形区域而进入塑性变形区域,且使伴随变形进行了移动的基端处于不与阴极侧分隔件或者阳极侧分隔件接触的区域。
-
公开(公告)号:CN101675264A
公开(公告)日:2010-03-17
申请号:CN200880011069.7
申请日:2008-04-02
Applicant: 日本发条株式会社
IPC: F16F1/32 , F16F1/02 , B21D28/00 , B21D53/16 , F16D25/063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D13/583 , B21D28/06 , B21D53/16 , B23D31/02 , F16D25/0638 , F16D25/12 , F16F1/32 , Y10T29/49609 , Y10T29/49611
Abstract: 一种离合器装置,具有在内部具有离合器滚筒的两个离合器机构。在各离合器机构的离合器滚筒的内部中的从动板与活塞之间分别设有环状的母蝶形弹簧以及子蝶形弹簧。在母蝶形弹簧(1)的凸面侧内周缘部,形成在载荷负荷时在最初能够与对方部件接触的平坦部,借助该平坦部将弹性变形中的平坦时发生载荷调节为期望值。这样的母蝶形弹簧以及子蝶形弹簧的坯料(1A)、(2A)借助冲压加工从具有相同的板厚的板材得到。此时,在坯料(1A)中,将其弯曲成形后的形状考虑进去而在内周缘部上形成平坦部(12A)。
-
公开(公告)号:CN106460984A
公开(公告)日:2017-02-22
申请号:CN201580032697.3
申请日:2015-06-22
Applicant: 日本发条株式会社
Inventor: 寺田雄亮
IPC: F16F1/32 , F16D13/52 , F16D25/063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F1/32 , F16D13/52 , F16D13/54 , F16D13/583 , F16D25/063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碟形弹簧,其通过弹簧常数相对于弯曲量增大的特性而不使板厚增加就能够容易地确保所要求的负载。碟形弹簧(1)具有环形碟状的弹簧部(3),且弹簧部(3)夹设于沿轴向相对移动而接近或远离的一对旋转部件、例如外板簧部(3)具有:用于与例如外板(7)抵接的曲线剖面形状部(11);以及直线剖面形状部(13),其与曲线剖面形状部(11)连续且形成于弹簧部(3)的内径侧和外径侧的至少一方而与例如活塞(9)抵接,用于能够在两旋转部件间被挤压成贴紧状。(7)以及活塞(9)间,碟形弹簧(1)的特征在于,弹
-
公开(公告)号:CN105393391A
公开(公告)日:2016-03-09
申请号:CN201480040660.0
申请日:2014-06-02
IPC: H01M8/0258 , H01M8/026 , H01M8/026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297 , H01M8/0206 , H01M8/0254 , H01M8/0258 , H01M8/026 , H01M8/0267 , H01M8/0271 , H01M8/2404 , H01M8/2483 , H01M2008/1095 , Y02P70/5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使变形吸收构件的立起片可自分隔件单元受到的荷重增加的燃料电池的制造方法。在燃料电池(1)的制造方法中所使用的变形吸收构件(20)配设在阳极侧分隔件(11)和阴极侧分隔件(12)之间,并且具有薄板状的基材(21)和从基材的一个面(21a)呈格子状的地立起设置的多个立起片(22)。在配设工序中,将从设置于基材的一个面的立起片的基端(固定端部(22a))延伸出来的延伸部(自由端部(22b))与阴极侧分隔件或者阳极侧分隔件抵接地配设。在设定工序中,对阳极侧分隔件和阴极侧分隔件之间的沿着层叠方向(X)的间隔进行设定,以使立起片的变形超过弹性变形区域而进入塑性变形区域,且使伴随变形进行了移动的基端处于不与阴极侧分隔件或者阳极侧分隔件接触的区域。
-
公开(公告)号:CN101675264B
公开(公告)日:2012-11-14
申请号:CN200880011069.7
申请日:2008-04-02
Applicant: 日本发条株式会社
IPC: F16F1/32 , F16F1/02 , B21D28/00 , B21D53/16 , F16D25/063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D13/583 , B21D28/06 , B21D53/16 , B23D31/02 , F16D25/0638 , F16D25/12 , F16F1/32 , Y10T29/49609 , Y10T29/49611
Abstract: 一种离合器装置,具有在内部具有离合器滚筒的两个离合器机构。在各离合器机构的离合器滚筒的内部中的从动板与活塞之间分别设有环状的母蝶形弹簧以及子蝶形弹簧。在母蝶形弹簧(1)的凸面侧内周缘部,形成在载荷负荷时在最初能够与对方部件接触的平坦部,借助该平坦部将弹性变形中的平坦时发生载荷调节为期望值。这样的母蝶形弹簧以及子蝶形弹簧的坯料(1A)、(2A)借助冲压加工从具有相同的板厚的板材得到。此时,在坯料(1A)中,将其弯曲成形后的形状考虑进去而在内周缘部上形成平坦部(12A)。
-
公开(公告)号:CN112805487A
公开(公告)日:2021-05-14
申请号:CN201980064615.1
申请日:2019-09-30
Applicant: 日本发条株式会社
Inventor: 寺田雄亮
Abstract: 在沿着中心轴线(O)的轴向上排列多个而使用的碟形弹簧(1)具备:环状的主体板部(21),其具有内周面(21a)以及外周面(21b),该内周面以及外周面随着从径向的外侧朝向内侧而逐渐朝向轴向的一侧延伸;以及止动部(22),其从主体板部向与该内周面、以及外周面交叉的方向突出,当由多个碟形弹簧沿轴向排列而成的弹簧部件(11)上施加有轴向的压缩负载时,止动部与在轴向上邻接的其他碟形弹簧、或者与支撑弹簧部件的轴向的端部的支撑部件(12)抵接,主体板部和止动部一体形成,止动部的轴向的两端缘(22a)位于比主体板部的轴向的两端缘(21e、21f)靠轴向的内侧的位置。
-
公开(公告)号:CN105706232B
公开(公告)日:2018-12-11
申请号:CN201480058579.5
申请日:2014-10-28
Applicant: 日本发条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5K7/2049 , F16F1/185 , F16F3/023 , H01L23/3675 , H01L23/40 , H01L23/4012 , H01L23/473 , H01L25/105 , H01L2023/4068 , H01L2225/1094 , H01L2924/0002 , H01L2924/00
Abstract: 一种配置在第1被推压体和与所述第1被推压体相对配置的第2被推压体之间,对所述第1被推压体以及所述第2被推压体施加压力的推压结构,其特征在于,具备:第1弹簧构件,其具有与所述第1被推压体接触的中央部、各自与所述第2被推压体接触的2个端部、以及各自从所述中央部朝向不同的所述端部延伸的2个臂部;和第2弹簧构件,其具有与所述第2被推压体接触的中央部、各自与所述第1被推压体接触的2个端部、以及各自从所述中央部朝向不同的所述端部延伸的2个臂部。
-
公开(公告)号:CN105393390A
公开(公告)日:2016-03-09
申请号:CN201480040523.7
申请日:2014-06-30
IPC: H01M8/02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297 , H01M8/0206 , H01M8/0247 , H01M8/2404 , H01M8/247 , H01M2008/109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使立起片所能够承受的荷重增加的变形吸收构件。变形吸收构件(20)配设在阳极侧分隔件(11)和阴极侧分隔件(12)之间来使用。变形吸收构件由薄板状的基材(21)构成,具有配置成格子状的多个立起片(22),该立起片(22)具有基端和从基端延伸出来的延伸部。立起片形成为延伸部的宽度比基端的宽度短的非矩形形状,并且在将彼此相邻的立起片各自的延伸部的朝向配置为互不相同的同时,将彼此相邻的立起片各自的基端的位置配置在至少重叠的位置。
-
公开(公告)号:CN104871355A
公开(公告)日:2015-08-26
申请号:CN201380067783.9
申请日:2013-11-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206 , F28D9/005 , F28D2021/0043 , F28F2240/00 , F28F2265/26 , H01M8/0258 , H01M8/0267 , H01M8/0297 , H01M8/1004 , H01M8/241 , H01M8/2483 , H01M2008/1095
Abstract: 一种通过将单元电池(C)多层层叠而构成的燃料电池堆(FS),该单元电池(C)通过利用一对隔板(2)夹持膜电极接合体(1)而成,其中,在相邻的单元电池(C)彼此之间形成供冷却液流通的冷却液流路(F),并且包括有位移吸收构件(5),该位移吸收构件(5)配置在该冷却液流路(F)内并用于吸收单元电池(C)之间的位移,位移吸收构件(5)构成为包括有流路阻力降低部件(16、36),该流路阻力降低部件用于降低冷却液在冷却液流路(F)中的流路阻力,该燃料电池堆(FS)在维持位移吸收构件(5)的弹簧特性的同时降低冷却液流路(F)的压力损失。
-
公开(公告)号:CN112805487B
公开(公告)日:2023-02-21
申请号:CN201980064615.1
申请日:2019-09-30
Applicant: 日本发条株式会社
Inventor: 寺田雄亮
Abstract: 在沿着中心轴线(O)的轴向上排列多个而使用的碟形弹簧(1)具备:环状的主体板部(21),其具有内周面(21a)以及外周面(21b),该内周面以及外周面随着从径向的外侧朝向内侧而逐渐朝向轴向的一侧延伸;以及止动部(22),其从主体板部向与该内周面、以及外周面交叉的方向突出,当由多个碟形弹簧沿轴向排列而成的弹簧部件(11)上施加有轴向的压缩负载时,止动部与在轴向上邻接的其他碟形弹簧、或者与支撑弹簧部件的轴向的端部的支撑部件(12)抵接,主体板部和止动部一体形成,止动部的轴向的两端缘(22a)位于比主体板部的轴向的两端缘(21e、21f)靠轴向的内侧的位置。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