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904277B
公开(公告)日:2023-06-02
申请号:CN202110096316.5
申请日:2021-01-25
Applicant: 招商局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 , 重庆市城市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 中铁建大桥工程局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IPC: G01S5/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改进灰狼算法的隧道围岩破裂点定位方法,针对传统声发射定位算法效率偏低、精度较差的缺点,提出了利用灰狼算法,在声发射监测数据的基础上,以走时方程残差绝对值之和作为灰狼算法的适应度函数,来对围岩破裂点空间坐标进行搜索,同时为克服灰狼算法局部搜索能力欠佳的问题,引入了种群记忆淘汰机制对灰狼算法进行了改进,并且采用余弦函数递减形式对收敛因子进行了改进。本发明较好地提高了定位算法的计算效率,准确度以及稳定性,并以直观形象的方式展示出了隧道开挖过程中围岩开裂破坏的发生位置,为隧道施工提供了一种快速准确的实时监测预警手段。
-
公开(公告)号:CN112904277A
公开(公告)日:2021-06-04
申请号:CN202110096316.5
申请日:2021-01-25
Applicant: 招商局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 , 重庆市城市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 中铁建大桥工程局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IPC: G01S5/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改进灰狼算法的隧道围岩破裂点定位方法,针对传统声发射定位算法效率偏低、精度较差的缺点,提出了利用灰狼算法,在声发射监测数据的基础上,以走时方程残差绝对值之和作为灰狼算法的适应度函数,来对围岩破裂点空间坐标进行搜索,同时为克服灰狼算法局部搜索能力欠佳的问题,引入了种群记忆淘汰机制对灰狼算法进行了改进,并且采用余弦函数递减形式对收敛因子进行了改进。本发明较好地提高了定位算法的计算效率,准确度以及稳定性,并以直观形象的方式展示出了隧道开挖过程中围岩开裂破坏的发生位置,为隧道施工提供了一种快速准确的实时监测预警手段。
-
公开(公告)号:CN112330745A
公开(公告)日:2021-02-05
申请号:CN202011343109.7
申请日:2020-11-25
Applicant: 招商局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中铁建大桥工程局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双目视觉的隧道洞口边仰坡稳定性监测预警系统及方法,属于隧道技术领域。该系统包括:固定安装在待待监测区域网格内的红外反光合作标志;双目远射工业相机;工控机;太阳能光伏板供电装置;监测预警信息中心;红外反光合作标志与待测点连为一体,跟随待测点一起运动,使得待测点位移可视化;双目远射工业相机实时采集待测点的图像信息;工控机植入图像分析算法,实时获取待测点相对相机测站位置的三维坐标,并根据测站位置的绝对坐标,还原待测点的绝对位置坐标,并将处理后的数据通过内置的远程数据传输模块传输至监测预警信息中心;监测预警信息中心实时展示隧道边仰坡三维变形形态,同时向用户发布预警信息。
-
公开(公告)号:CN112330745B
公开(公告)日:2023-06-02
申请号:CN202011343109.7
申请日:2020-11-25
Applicant: 招商局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中铁建大桥工程局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双目视觉的隧道洞口边仰坡稳定性监测预警系统及方法,属于隧道技术领域。该系统包括:固定安装在待待监测区域网格内的红外反光合作标志;双目远射工业相机;工控机;太阳能光伏板供电装置;监测预警信息中心;红外反光合作标志与待测点连为一体,跟随待测点一起运动,使得待测点位移可视化;双目远射工业相机实时采集待测点的图像信息;工控机植入图像分析算法,实时获取待测点相对相机测站位置的三维坐标,并根据测站位置的绝对坐标,还原待测点的绝对位置坐标,并将处理后的数据通过内置的远程数据传输模块传输至监测预警信息中心;监测预警信息中心实时展示隧道边仰坡三维变形形态,同时向用户发布预警信息。
-
公开(公告)号:CN114298246A
公开(公告)日:2022-04-08
申请号:CN202210002617.1
申请日:2022-01-04
Applicant: 招商局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 , 重庆市城市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模糊聚类分析类比的隧道地下水排放量确定方法,属于隧道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确定影响隧道地下水排放量的相应指标;S2:进行具体应用分析。本发明对不同隧道的相关指标进行聚类分析,根据定量计算结果将不同隧道进行分类,最终基于既有隧道实测的地下水排放量给出待测隧道的地下水排放量。本发明可从定量角度确定隧道地下水排放量,解决传统工程类比法过度模糊化、无法定量化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361951A
公开(公告)日:2023-06-30
申请号:CN202310312668.9
申请日:2023-03-27
Applicant: 招商局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 , 西南大学 , 重庆市城市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6F30/17 , G06F30/13 , G06F30/20 , E21D21/00 , G06F111/04 , G06F111/1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非均匀应力场深埋圆形隧洞锚杆参数优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获取工程数据;S2.构建锚杆参数优化模型F(X):S3.以锚杆参数优化模型的最小值为目标对锚杆参数进行求解,得到最优锚杆参数;能够对非均匀应力场深埋圆形隧洞锚杆的参数进行优化,确定出适应于非均匀力场锚杆的最优参数,而且其算法过程相对于现有技术更加简单,效率高,具有较强的通用性,为工程质量提供保障。
-
公开(公告)号:CN116446906A
公开(公告)日:2023-07-18
申请号:CN202310337033.4
申请日:2023-03-30
Applicant: 招商局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 , 西南大学 , 重庆市城市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IPC: E21D11/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两向不等压圆形隧道非均匀注浆加固厚度确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建立两向不等压圆形隧道围岩‑注浆加固圈模型,其中,该模型为由内道外分别为隧道、注浆加固圈和围岩;S2.构建围岩‑注浆加固圈耦合作用下围岩应力模型、围岩‑注浆加固圈耦合作用下注浆加固圈应力模型、两向不等压圆形隧道注浆厚度平衡模型以及围岩‑注浆加固圈交界线模型,并基于所构建的模型求解出系数εk;S3.构建目标注浆点的注浆厚度计算模型,并求出目标注浆点的注浆加固厚度;能够对隧道的注浆加固圈不同位置的厚度进行准确确定,从而为工程安全提供保障,而且整个过程简单,方便,具有较强的通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211121390U
公开(公告)日:2020-07-28
申请号:CN201922185427.4
申请日:2019-12-09
Applicant: 招商局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中铁建大桥工程局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IPC: G01F1/58 , G01F1/66 , G01F23/296 , G01P5/00 , G08C17/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隧道地下水排放量无线远程自动监测装置,属于隧道排水监测技术领域。该装置包括远程服务器、前端采集传感器、控制设备箱、电源模块、时控开关和固定杆;前端采集传感器用于采集隧道地下排水的水位、流速和流量,并与控制设备箱连接,实现长期监测并自动存储监测数据;控制设备箱通过无线网络与远程服务器连接,将监测数据实时传输到远程服务器上进行存储及分析;电源模块通过时控开关与控制设备箱连接,通过时控开关的闭合来控制控制设备箱的电源通断;固定杆用于固定控制设备箱。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地下排水远程自动长期监测,为管理者提供数据分析和决策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218493603U
公开(公告)日:2023-02-17
申请号:CN202220737417.6
申请日:2022-03-30
Applicant: 招商局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中铁建大桥工程局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隧道施工用注浆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内部设置有第三电机,所述第三电机是输出轴固定连接有第三转动杆,所述第三转动杆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转动板,所述转动板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搅拌筒,所述搅拌筒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保护壳,所述保护壳的内部设置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第一转动杆,所述搅拌筒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壳体,所述壳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第二转动杆。本实用新型中,通过第一电机带动搅拌杆对浆料进行搅拌,通过第二电机带动输送叶片对浆料进行输送,无需人工注浆,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
-
公开(公告)号:CN108181447B
公开(公告)日:2023-07-18
申请号:CN201810167533.7
申请日:2018-02-28
Applicant: 招商局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G01N33/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跨径砂卵石地层模型试验装置,属于隧道施工领域。该装置为长方箱体,包括由小至大三种跨径开孔,分别为二车道跨径开孔、三车道跨径开孔和四车道跨径开孔;所述跨径开孔包括跨径开孔模板和跨径开孔拼接部分;所述跨径开孔位于箱体中部底端,为隧道拱形开孔;箱体长度为最大开挖跨径的4倍,几何相似比为1:20。本发明减小了模型箱边界效应的影响,综合考虑平面应变问题、大比尺模型试验和模型试验箱整体规模等因素,有效降低了开挖控制难度,提高了箱体整体的稳定性,对多跨径砂卵石地层开展隧道开挖模型试验具有重要工程意义。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