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422530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1856602.7
申请日:2024-12-17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农业种植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氮素亏损条件下水稻氮肥的施用方法。本发明通过设置不同分蘖期的氮素亏缺处理,并在后续生育期进行常量与倍量氮素补偿试验,分析氮素亏缺对水稻产量的影响,确定了籼稻和粳稻的氮素高效补偿阈值,为水稻生产中的氮肥管理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有助于提高氮肥利用效率和水稻产量。
-
公开(公告)号:CN109315406A
公开(公告)日:2019-02-12
申请号:CN201811470225.8
申请日:2018-12-03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除草组合物,由三氯吡氧乙酸和双环磺草酮按照重量比(0.5~8)∶1的配比组成。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除草组合物在防控水稻田杂草中的应用。两种药剂分别能高效杀灭不同类群杂草,并且复配使用后具有明显的增效效果,加速药效发挥,降低除草剂用量,从而提高对水稻的安全性。两种药剂成分杀草谱互补,混用后杀草谱可有效覆盖各种水稻田常见杂草,市场潜力巨大。
-
公开(公告)号:CN119856668A
公开(公告)日:2025-04-22
申请号:CN202510049740.2
申请日:2025-01-13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水稻种植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富硒紫稻的种植方法。一种富硒紫稻的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紫稻种子晒种后消毒;(2)将消毒后的种子育秧后移栽;(3)于紫稻灌浆初期施用硒肥;每15m2施用0.8~1.2L硒肥;(4)于七月份紫稻苗期施用氮肥。本发明确定10mg L‑1为协同提高紫稻籽粒中硒含量、营养成分和生理物质的阈值硒浓度,为富硒水稻的安全栽培和营养富集提供了重要参考。
-
公开(公告)号:CN119547607A
公开(公告)日:2025-03-04
申请号:CN202411856083.4
申请日:2024-12-17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农业种植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氮素补偿的水稻产量和氮素利用率同时提升的方法,该方法包括浸种、育秧、播前准备、施肥、移栽和处理步骤。本发明优化了氮素管理,实现了氮素的高效利用,通过倍量补偿氮素亏缺,不仅提高了水稻的产量,还降低了氮肥的施用量,从而减少了农业生产对环境的负担。这一技术方案有助于减少化肥对土壤和水体的污染,符合我国农业绿色发展的方向。此外,本发明在提高氮素利用效率的同时,还有利于提高水稻的抗病性和适应性。通过优化氮素管理,水稻生长更为健康,能够更好地抵御病虫害的侵害,减少了农药的使用,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农业生产的可持续性。
-
公开(公告)号:CN107223450A
公开(公告)日:2017-10-03
申请号:CN201710632727.5
申请日:2017-07-28
Applicant: 扬州大学
IPC: A01G1/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适用于连续阴雨条件下的小麦耕种方法,包括:准备小麦种子;耕整待播种的地块;提供一撒肥机,所述撒肥机上安装有料斗和撒肥圆盘,所述撒肥圆盘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料斗的下料口的下方;所述撒肥机行走于耕整后的所述地块上,将所述小麦种子容置于所述料斗中并通过撒肥圆盘抛撒于耕整后的所述地块的土壤表层,进行小麦播种,同时,所述撒肥机的车轮碾压所述地块的土壤形成墒沟以降低所述地块的土壤含水率。本发明解决了由于水稻收获后连续的阴雨,田间持水量大,土壤软烂,采用小麦播种机械难以作业或人工播种效率低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464540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624709.9
申请日:2024-11-14
Applicant: 扬州大学
IPC: C12Q1/6895 , C12Q1/6858 , C12N15/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稻壮杆大穗优良基因型SCM3YCN1的分子标记及其应用。本发明针对经过壮杆大穗型材料创制和基因组测序分析鉴定到一个能够增加茎秆强度和每穗粒数的SCM3基因优良基因型SCM3YCN1。利用优良基因型SCM3YCN1的变异位点开发的分子标记,可用于水稻产量和抗倒伏性状的改良上,可以加快高产抗倒伏品种的选育。本发明利用KASP技术对所开发的SNP标记进行基因分型,可以快速、精准的检测优良基因型SCM3YCN1,高通量的应用在商业化分子育种中,极大的提高了育种过程中的选择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830482A
公开(公告)日:2024-10-25
申请号:CN202411263844.5
申请日:2024-09-10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水稻育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彩色稻品种的培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选择不同颜色的水稻品种作为亲本,杂交,收集杂交一代种子;种植杂交一代种子,在苗期经过性状维持处理后,筛选出颜色与亲本不同的目标植株,然后再与亲本回交,收集回交一代种子;所述性状维持处理的方法如下:苗期水稻叶面喷施0.05mmol/L~0.1mmol/L的磷酸二氢钠溶液或者0.05mmol/L~0.1mmol/L的磷酸氢二钠溶液,每亩10L~15L;参照第二步的方法,并且前一步收集的种子作为后一步种。本发明通过将不同颜色的水稻品种进行杂交,以产生不同颜色的后代,这些后代再与亲本多次回交,基因多次重组,且苗期经过性状维持处理后,可以获得更多数量的回交后代目标植株,从而提高彩色稻品种的育种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7223450B
公开(公告)日:2020-06-05
申请号:CN201710632727.5
申请日:2017-07-28
Applicant: 扬州大学
IPC: A01G22/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适用于连续阴雨条件下的小麦耕种方法,包括:准备小麦种子;耕整待播种的地块;提供一撒肥机,所述撒肥机上安装有料斗和撒肥圆盘,所述撒肥圆盘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料斗的下料口的下方;所述撒肥机行走于耕整后的所述地块上,将所述小麦种子容置于所述料斗中并通过撒肥圆盘抛撒于耕整后的所述地块的土壤表层,进行小麦播种,同时,所述撒肥机的车轮碾压所述地块的土壤形成墒沟以降低所述地块的土壤含水率。本发明解决了由于水稻收获后连续的阴雨,田间持水量大,土壤软烂,采用小麦播种机械难以作业或人工播种效率低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0583670A
公开(公告)日:2019-12-20
申请号:CN201910963114.9
申请日:2019-10-11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三氯吡氧乙酸与氟酮磺草胺的除草组合物及其应用。其中,除草组合物由三氯吡氧乙酸和氟酮磺草胺按照重量比(5~40):1的配比组成。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除草组合物在防控移栽稻田杂草中的应用。两种药剂分别能高效杀灭不同类群杂草,并且复配使用后具有明显的增效效果,降低除草剂用量,从而提高对水稻的安全性;此外,两种药剂复配在水稻移栽同步使用仍然对水稻安全,因此可以配套插秧机移栽水稻同步使用,节省除草剂使用的人工成本。两种药剂成分杀草谱互补,混用后杀草谱可有效覆盖各种移栽稻田常见杂草,并能配套插秧机移栽同步使用,市场潜力巨大。
-
公开(公告)号:CN107022634A
公开(公告)日:2017-08-08
申请号:CN201710407061.3
申请日:2017-05-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鉴别水稻抽穗期基因qHD7.4的分子标记方法,属于生物工程技术领域。设计合成一对正、反引物,对不同水稻植株DNA进行扩增,如果能够扩增出117bp的特征条带即为含正常抽穗基因qHD7.4的纯合体;扩增出109bp的特征条带即为早抽穗基因qhd7.4的纯合体;如果同时存在117bp和109bp的两条特征条带,则为qHD7.4和qhd7.4的杂合体。本发明不仅能快速、准确地鉴定水稻种质资源或其育种群体中是否含有水稻正常抽穗基因qHD7.4或早抽穗基因qhd7.4,同时能进一步区分qHD7.4的纯合体和杂合体,预测后代基因型,大大提高对水稻抽穗期的选择效率,加速育种进程。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