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684695A
公开(公告)日:2018-10-23
申请号:CN201810978608.X
申请日:2018-08-24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除草组合物,由三氯吡氧乙酸和异丙隆按照重量比1∶(0.375~6)的配比组成。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除草组合物在防控麦田杂草中的应用。两种药剂分别能高效杀灭不同类群杂草,并且复配使用后具有明显的增效效果,加速药效发挥,降低除草剂用量,从而提高对小麦的安全性。两种药剂成分杀草谱互补,混用后杀草谱可有效覆盖各种麦田常见杂草,且对麦田极为难治的抗性杂草有高活性,市场潜力巨大。
-
公开(公告)号:CN110583670B
公开(公告)日:2021-06-25
申请号:CN201910963114.9
申请日:2019-10-11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三氯吡氧乙酸与氟酮磺草胺的除草组合物及其应用。其中,除草组合物由三氯吡氧乙酸和氟酮磺草胺按照重量比(5~40):1的配比组成。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除草组合物在防控移栽稻田杂草中的应用。两种药剂分别能高效杀灭不同类群杂草,并且复配使用后具有明显的增效效果,降低除草剂用量,从而提高对水稻的安全性;此外,两种药剂复配在水稻移栽同步使用仍然对水稻安全,因此可以配套插秧机移栽水稻同步使用,节省除草剂使用的人工成本。两种药剂成分杀草谱互补,混用后杀草谱可有效覆盖各种移栽稻田常见杂草,并能配套插秧机移栽同步使用,市场潜力巨大。
-
公开(公告)号:CN110583670A
公开(公告)日:2019-12-20
申请号:CN201910963114.9
申请日:2019-10-11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三氯吡氧乙酸与氟酮磺草胺的除草组合物及其应用。其中,除草组合物由三氯吡氧乙酸和氟酮磺草胺按照重量比(5~40):1的配比组成。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除草组合物在防控移栽稻田杂草中的应用。两种药剂分别能高效杀灭不同类群杂草,并且复配使用后具有明显的增效效果,降低除草剂用量,从而提高对水稻的安全性;此外,两种药剂复配在水稻移栽同步使用仍然对水稻安全,因此可以配套插秧机移栽水稻同步使用,节省除草剂使用的人工成本。两种药剂成分杀草谱互补,混用后杀草谱可有效覆盖各种移栽稻田常见杂草,并能配套插秧机移栽同步使用,市场潜力巨大。
-
公开(公告)号:CN108684695B
公开(公告)日:2020-10-16
申请号:CN201810978608.X
申请日:2018-08-24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除草组合物,由三氯吡氧乙酸和异丙隆按照重量比1∶(0.375~6)的配比组成。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除草组合物在防控麦田杂草中的应用。两种药剂分别能高效杀灭不同类群杂草,并且复配使用后具有明显的增效效果,加速药效发挥,降低除草剂用量,从而提高对小麦的安全性。两种药剂成分杀草谱互补,混用后杀草谱可有效覆盖各种麦田常见杂草,且对麦田极为难治的抗性杂草有高活性,市场潜力巨大。
-
公开(公告)号:CN119334681A
公开(公告)日:2025-01-21
申请号:CN202411592973.9
申请日:2024-11-08
Applicant: 扬州大学
IPC: G01N1/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水稻检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水稻病害检测用叶片取样装置,包括外壳,外壳一侧开设有插槽;移动组件,设置于外壳内,包括夹持件,设置于外壳内,包括活动板,活动板位于外壳内,活动板一侧设置有夹板,夹板一侧固定有卡块,活动板上开设有卡槽,卡块滑动于卡槽内,活动板一侧固定有固定轴,外壳内壁固定有导轨,导轨与固定轴相配合,导轨端部呈倾斜状。本发明通过移动组件和切割组件的配合,在对多个叶片采集时,可保证每次掐断的叶片长度和采集的叶片长度均相同,进而可保证数据检测的一致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929442A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2311819597.8
申请日:2023-12-27
Applicant: 扬州大学
IPC: G01N24/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低场核磁分析的早期稻曲病快速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采集检测样品;对得到的各水稻籽粒样品进行低场核磁共振分析,采集核磁共振回波信号,得到各水稻籽粒样品的回波衰减曲线数据;反演得到样品的横向弛豫时间T2曲线,对比样品的弛豫时间T2曲线图谱,鉴定出样品的弛豫时间T2曲线中是否存在特异性峰,若存在特异性峰,则水稻籽粒感染了稻曲病菌,否则,水稻籽粒没有感染稻曲病菌;使用本发明能快速检测出水稻籽粒是否具有稻曲病。
-
公开(公告)号:CN117143072A
公开(公告)日:2023-12-01
申请号:CN202311103803.5
申请日:2023-08-30
Applicant: 扬州大学
IPC: C07D333/74 , A01N43/12 , A01P1/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农用杀菌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砜基取代的萘并[1,8‑bc]噻吩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砜基取代的萘并[1,8‑bc]噻吩类化合物,具有式1所示结构。本发明通过在萘并[1,8‑bc]噻吩骨架结构中引入砜基、R1取代基和Ar取代基,由此增加萘并[1,8‑bc]噻吩骨架环的扭曲度来提高化合物的抗菌活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262850A
公开(公告)日:2021-01-26
申请号:CN202011161611.6
申请日:2020-10-27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pH响应吡唑醚菌酯控释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以氨基功能化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MSNs‑NH2为载体材料,通过物理吸附法将杀菌剂吡唑醚菌酯负载到MSNs‑NH2纳米粒子的介孔孔道中,然后利用单宁酸TA和金属离子的配位作用在载药MSNs‑NH2纳米粒子表面沉积形成金属‑多酚网络结构封堵介孔,制备得到pH响应吡唑醚菌酯控释剂。UV光解实验结果表明,产品具有屏蔽吡唑醚菌酯紫外光解的作用;控释动力学表明载药纳米粒子在不同pH条件下具有不同的释放性能,在病害发生时载药纳米粒子具有和原药同等的抑菌活性,其作为农用新型杀菌剂在精准农业领域具有好的应用前景。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