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芦荟大黄素/碳纳米颗粒抗菌水凝胶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762100B

    公开(公告)日:2021-05-14

    申请号:CN201811337174.1

    申请日:2018-11-01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芦荟大黄素/碳纳米颗粒抗菌水凝胶及其制备方法。通过高分子单子原位聚合共同包埋聚乙二醇修饰的碳纳米颗粒和芦荟大黄素,制备一种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的芦荟大黄素/碳纳米颗粒抗菌水凝胶。该水凝胶能够在短期内通过近红外光照射(808nm,2.5W/cm2)迅速抗菌,长期内通过芦荟大黄素的缓慢释放持续抗菌,两种抗菌方式相结合使其具有良好的抗菌性能;同时这种芦荟大黄素/碳纳米颗粒抗菌水凝胶还具有良好的柔韧性,能与创面紧密贴合,促进伤口愈合,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一种芦荟大黄素/碳纳米颗粒抗菌水凝胶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762100A

    公开(公告)日:2019-05-17

    申请号:CN201811337174.1

    申请日:2018-11-01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芦荟大黄素/碳纳米颗粒抗菌水凝胶及其制备方法。通过高分子单子原位聚合共同包埋聚乙二醇修饰的碳纳米颗粒和芦荟大黄素,制备一种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的芦荟大黄素/碳纳米颗粒抗菌水凝胶。该水凝胶能够在短期内通过近红外光照射(808nm,2.5W/cm2)迅速抗菌,长期内通过芦荟大黄素的缓慢释放持续抗菌,两种抗菌方式相结合使其具有良好的抗菌性能;同时这种芦荟大黄素/碳纳米颗粒抗菌水凝胶还具有良好的柔韧性,能与创面紧密贴合,促进伤口愈合,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一种可控制备载紫杉醇PLGA多孔微球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389356A

    公开(公告)日:2017-02-15

    申请号:CN201610881156.4

    申请日:2016-10-09

    Applicant: 扬州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61K31/337 A61K9/0002 A61K9/1641 A61K9/19 A61K47/3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新型多孔微球缓释给药的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控制备载紫杉醇PLGA多孔微球的方法。该方法采用复乳溶剂挥发法,以BSA为致孔剂,PLGA为载体,将紫杉醇包裹于微球内部;将水洗沉淀物离心冷冻干燥后,最后得到载紫杉醇PLGA多孔微球。该发明的优点在于:PLGA多孔微球的孔道结构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孔体积,药物可吸附在多孔微球的表面或进入孔道内部,通过调控微球的尺寸及孔径可实现药物的可控释放;另外PLGA微球中孔道结构的存在可降低微球密度,调节微球粒径和孔径可获得较为理想空气动力学性质,便于吸入给药,提高药物在肺部的沉积从而延长药物作用浓度与时间。

    基于丹皮酚-铜纳米点的fascin蛋白抑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797265A

    公开(公告)日:2024-04-02

    申请号:CN202311845246.4

    申请日:2023-12-29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丹皮酚‑铜纳米点的fascin蛋白抑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将聚乙烯吡咯烷酮完全溶解在乙醇溶液中,在磁力搅拌下将二水氯化铜和丹皮酚的乙醇溶液分别注入上述溶液中;在室温下反应一段时间后,将混合溶液用去离子水进行透析;得到的分散液通过减压浓缩,随后冷冻干燥以获得丹皮酚‑铜纳米点粉末。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述方法操作步骤少、简单易行;本发明中加入聚乙烯吡咯烷酮是为了利用其增溶作用提高制备所得的丹皮酚‑铜纳米点的fascin蛋白抑制剂的分散性;采用丹皮酚和铜离子进行配合,制备了一种新兴的纳米材料,具有更好的水溶性,经验证,本案制得的纳米材料具有杀死肿瘤细胞的效果。

    碳化钛-硫化锰复合抑菌材料、其制备方法及抑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711251B

    公开(公告)日:2024-01-19

    申请号:CN202210297527.X

    申请日:2022-03-25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碳化钛‑硫化锰复合抑菌材料、其制备方法即抑菌方法,将乙酸锰四水合物溶于碳化钛分散液中,再加入L‑半胱氨酸溶液搅拌均匀后进行水热反应,离心分离沉淀物并烘干,可得到碳化钛‑硫化锰复合物。将该材料均匀分散于无菌水中,将一定浓度的碳化钛‑硫化锰复合材料分别置于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EP管中,并选用808nm的近红外激光对其照射,在培养箱过夜后分析细菌存活率。本发明加入碳化钛是为了利用其优异的光热性能高效抑菌,同时利用碳化钛在水中的分散性能;制得的复合材料具有更好的光热转化效率,进而获得了更好的抑菌性能,对革兰氏阴性、阳性菌均有良好的抑制效果。

    一种AuNPs@PDA/PLGA纳米囊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012971A

    公开(公告)日:2015-11-04

    申请号:CN201510503058.2

    申请日:2015-08-17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一种AuNPs@PDA/PLGA纳米囊的制备方法,属于超声医学领域,本发明首先在弱碱性含水环境下通过多巴胺的自聚合形成PDA/PLGA纳米囊,然后加入氯金酸溶液,AuCl4-离子被PDA分子吸附至PDA/PLGA纳米囊的表面,并还原成纳米金颗粒形成AuNPs@PDA/PLGA纳米囊。本发明不仅设计方法简单、温和、环保,而且不会增加额外毒性。本发明制成的纳米囊直径在1~3mm,内部空心结构,与金纳米粒子有良好的兼容性,该纳米囊不仅具有很好的体外超声造影成像能力,而且在脱气牛肝脏间接体内疗法中使用该纳米囊,HIFU的疗效显著增强。

    一种纳米基因疫苗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4293815A

    公开(公告)日:2015-01-21

    申请号:CN201410479635.4

    申请日:2014-09-18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纳米基因疫苗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生物技术领域。为解决重组蛋白存在制备耗时长、步骤繁琐、成本高的缺点,提供一种纳米基因疫苗。该纳米基因疫苗基于基因工程技术,引入真核细胞表达所需的信号肽序列、2个相同的NKG2D胞外序列、细胞因子IL-15的序列,构建融合蛋白表达载体,并将该融合蛋白表达载体用生物相容性壳聚糖材料制备成纳米基因疫苗。由于纳米基因疫苗携带正电荷,可被肿瘤细胞或肌肉细胞主动吞噬,在真核细胞内表达出具有在肿瘤细胞和淋巴细胞之间联系的dsNKG2D-IL-15蛋白。不仅激活体内自然杀伤细胞(NK)或细胞毒性T细胞(CTL),并能够增强体内的特异性免疫应答,成为抗肿瘤药物。

    碳化钛-硫化锰复合抑菌材料、其制备方法及抑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711251A

    公开(公告)日:2022-07-08

    申请号:CN202210297527.X

    申请日:2022-03-25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碳化钛‑硫化锰复合抑菌材料、其制备方法即抑菌方法,将乙酸锰四水合物溶于碳化钛分散液中,再加入L‑半胱氨酸溶液搅拌均匀后进行水热反应,离心分离沉淀物并烘干,可得到碳化钛‑硫化锰复合物。将该材料均匀分散于无菌水中,将一定浓度的碳化钛‑硫化锰复合材料分别置于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EP管中,并选用808nm的近红外激光对其照射,在培养箱过夜后分析细菌存活率。本发明加入碳化钛是为了利用其优异的光热性能高效抑菌,同时利用碳化钛在水中的分散性能;制得的复合材料具有更好的光热转化效率,进而获得了更好的抑菌性能,对革兰氏阴性、阳性菌均有良好的抑制效果。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