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106506A
公开(公告)日:2024-12-10
申请号:CN202411108556.2
申请日:2024-08-13
Applicant: 成都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出口扩散效应的高速远程滑坡滑动距离预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根据预搭建的多级斜槽,通过高速摄像机获取碎屑流出沟槽时的冲出速度,并通过数字高程相机获取最终堆积体厚度和滑动距离,得到冲出速度和多级斜槽的通道宽度之间的第一函数关系式、最终堆积体厚度和多级斜槽的宽度之间的第二函数关系式;根据通道宽度、碎屑流出沟槽时的冲出速度、最终堆积体厚度和滑动距离,确定碎屑流横向耗散项;建立恒定流量模型;根据卫星影像确定测量现场潜在滑坡的流通通道宽度,将流通通道宽度输入恒定流量模型,通过恒定流量模型输出测量现场潜在滑坡的预测滑动距离。本发明可以提高滑坡滑动距离预测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09117586B
公开(公告)日:2023-03-31
申请号:CN201811035144.5
申请日:2018-09-06
Applicant: 四川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成都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队 , 成都理工大学
IPC: G06F30/20 , G06T17/05 , G06F30/23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顺层岩质边坡三维地质模型建立及稳定性评价方法,本发明通过地质要素表达,借助三维地质建模软件构建边坡三维地质模型,并通过科学合理的三维计算模型进行边坡稳定性评价,和现有规范相比,采用本发明得到的计算结果更加合理和可靠,能够节约大量工程治理费用。
-
公开(公告)号:CN113887113A
公开(公告)日:2022-01-04
申请号:CN202111020209.0
申请日:2021-09-01
Applicant: 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 , 成都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石油储层微通道内生物纳米颗粒吸附机理表征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向海上油田相同层位的中低渗岩心中注入生物纳米溶液;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得到岩心切片的孔隙和喉道的结构;利用双向耦合粒子追踪对纳米颗粒的分布位置进行模拟,描述纳米颗粒微观吸附运移情况。本发明给出了针对生物纳米驱油技术的定量化、可操作的技术方法和实施步骤,也为其他石油领域创新技术提供了及其有价值的参考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9352922A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411465443.8
申请日:2024-10-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深层地热井多含水层封隔装置,包括分隔管,所述分隔管上套设有若干分隔气囊,所述分隔气囊呈环状,所述分隔气囊与分隔管固接,所述分隔气囊沿分隔管轴向等距设置,所述分隔管左右两侧皆设置有充气细管,所述充气细管依次贯穿若干分隔气囊,所述充气细管与分隔气囊固接,所述充气细管位于分隔气囊内的部分开设有通气孔,本发明通过设计一种深层地热井多含水层封隔装置、取水装置及取水方法,通过上移含水层封隔组件,可以将除最底层含水层之外的其他含水层全部封闭,仅使最底层的含水层内的水进入到分隔管内,通过将分隔管内的水抽出,即可获得最底层高温的地热水,且本发明结构简单,造价较低,利于推广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19169465A
公开(公告)日:2024-12-20
申请号:CN202411279176.5
申请日:2024-09-12
Applicant: 成都理工大学 , 四川省时空纵横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四川省地质工程勘察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陡山区危岩体识别方法,涉及危岩体识别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基于第一采集设备采集目标区域的第一影像数据,基于所述第一影像数据构建粗度模型;基于所述第一影像数据获得飞行航线参数,基于所述飞行航线参数和第二采集设备采集所述目标区域的第二影像数据,基于所述第二影像数据和所述粗度模型构建三维影像模型和点云模型;基于所述三维影像模型和所述点云模型获得优势结构面,基于所述优势结构面获得结构面参数;基于所述结构面参数和崩塌稳定性判断表识别危岩体,可以解决人工勘察高陡山区的危岩体难度大、风险高和效率低,以及无人机勘察方式识别准确率低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3887113B
公开(公告)日:2024-04-30
申请号:CN202111020209.0
申请日:2021-09-01
Applicant: 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 , 成都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石油储层微通道内生物纳米颗粒吸附机理表征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向海上油田相同层位的中低渗岩心中注入生物纳米溶液;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得到岩心切片的孔隙和喉道的结构;利用双向耦合粒子追踪对纳米颗粒的分布位置进行模拟,描述纳米颗粒微观吸附运移情况。本发明给出了针对生物纳米驱油技术的定量化、可操作的技术方法和实施步骤,也为其他石油领域创新技术提供了及其有价值的参考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8171782B
公开(公告)日:2024-07-16
申请号:CN202410586144.3
申请日:2024-05-13
Applicant: 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
IPC: G06Q10/04 , G06Q10/063 , G06Q50/26 , G06N3/0464 , G06N3/08
Abstract: 本申请提出的一种汽车噪声预测方法及系统,涉及汽车噪声预测技术领域。首先根据公路的特点将其分类窄路密网和宽路疏网,然后分别基于行驶风格大数据和公路周边的居民出行风格大数据,生成行驶画像和特性画像,最后生成汽车噪声干扰等级并向指定用户进行提示。通过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可结合城市网格的公路行驶特性和建筑出行特性,为其针对性进行汽车噪声评估,使得汽车噪声评估更符合实际情况、更准确,并且可使得用户及时采取噪声规避措施。
-
公开(公告)号:CN118171782A
公开(公告)日:2024-06-11
申请号:CN202410586144.3
申请日:2024-05-13
Applicant: 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
IPC: G06Q10/04 , G06Q10/063 , G06Q50/26 , G06N3/0464 , G06N3/08
Abstract: 本申请提出的一种汽车噪声预测方法及系统,涉及汽车噪声预测技术领域。首先根据公路的特点将其分类窄路密网和宽路疏网,然后分别基于行驶风格大数据和公路周边的居民出行风格大数据,生成行驶画像和特性画像,最后生成汽车噪声干扰等级并向指定用户进行提示。通过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可结合城市网格的公路行驶特性和建筑出行特性,为其针对性进行汽车噪声评估,使得汽车噪声评估更符合实际情况、更准确,并且可使得用户及时采取噪声规避措施。
-
公开(公告)号:CN114109376A
公开(公告)日:2022-03-01
申请号:CN202111425216.9
申请日:2021-11-26
Applicant: 成都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物纳米降压增注技术效果评价方法,先基于第一半径和第二半径确定出表皮系数,所述第一半径具体是钻井污染造成的渗透率下降区域的半径,所述第二半径是生物纳米溶液在注水井井底朝水平方向对地层的波及半径,其中,所述第一半径包含多层半径,所述第二半径包含多层半径;然后确定出生物纳米溶液的有效半径;最后基于所述有效半径、地层数据和所述表皮系数确定所述注水井的阻力系数,并基于所述阻力系数评价生物纳米降压增注技术效果,实现了对海上油田生物纳米降压增注技术效果进行定量的评价,且具有相应的评价理论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03159494A
公开(公告)日:2013-06-19
申请号:CN201310132413.0
申请日:2013-04-17
Applicant: 成都理工大学
IPC: C04B35/66 , C04B35/185 , C04B35/6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以硫铁尾矿为原料制备粘土质耐火材料的方法。本发明以硫铁尾矿为原料制备粘土质耐火材料的原料重量百分比为:硫铁尾矿0~80%,硫铁尾矿熟料 20~100%;同时要求硫铁尾矿中Al2O3含量为30~48%,Fe2O3含量≤3%。另加占硫铁尾矿及硫铁尾矿熟料总重量0~2%(重量百分比)的粘结剂和5~8%(重量百分比)的水。原料经过熟料煅烧,粉磨,配料,混合,陈腐,成型,干燥后在1350℃~1450℃氧化气氛下烧制成主晶相为莫来石的粘土质耐火材料。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