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779830A
公开(公告)日:2025-04-08
申请号:CN202411769180.X
申请日:2024-12-04
Applicant: 徐州工程学院
Abstract: 本申请属于加压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电池加压装置及方法,包括电池模组和加压操作台,所述加压操作台顶部的的中心处开设有中间滑槽,且中间滑槽内滑动安装有两个对称设置的异向滑座,两个所述异向滑座的滑动方向为相反的,两个所述异向滑座的顶部均延伸至中间滑槽外,并固定连接有随动推板,两个所述随动推板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若干均匀分布的中空筒,所述中空筒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加压板,所述电池模组置于加压操作台的顶部,并位于两个加压板之间。本发明中,可以检测电池模组的不同面,且可以检测不同规格的电池模组,适配性较强,集加压测试和平整度检测为一体,且两种测试状态可以自由切换,应用灵活可靠。
-
公开(公告)号:CN115825204B
公开(公告)日:2024-06-25
申请号:CN202211261930.3
申请日:2022-10-14
Applicant: 徐州工程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碳点@金纳米玻碳电极的制备方法,包括:以石墨棒作为工作电极和辅助电极,Ag/AgCl作为参比电极,电解液包括NaOH溶液,电解后将所得溶液进行离心,取上清液透析至所述上清液呈中性,后冻干获得还原性碳点;将所述还原性碳点溶液与HAuCl4溶液混合后进行超声处理,获得CDs@Au NPs混合液;将所述CDs@Au NPs混合液滴加到经预处理的玻碳电极表面,后烘干,获得碳点@金纳米玻碳电极CDs@Au NPs/GCE。通过该方法制得的碳点@金纳米玻碳电极能够快速检测日落黄含量,且操作简单、灵敏度高。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碳点@金纳米玻碳电极及其在日落黄含量检测中的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3443616B
公开(公告)日:2024-02-06
申请号:CN202110763001.1
申请日:2021-07-06
Applicant: 徐州工程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碳量子点的合成方法、碳量子点及检测Ag+的方法,以聚对苯二胺为碳源,以柠檬酸为分散剂,通过水热合成法,制备出表面含有丰富官能团的碳量子点。该碳量子点的水溶性较低,但对Ag+具有良好的选择性,与Ag+结合后会造成碳量子点的荧光激发。相比于现有的检测技术,本发明得到的碳量子点制备方法简单,原料廉价,整体过程符合绿色化学要求,其处理简单方便,适于放大生产;同时检测方法简单快捷,可对水中的Ag+进行高灵敏度和特异性识别,在生物和环境检测等领域有着巨大的潜在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5820522A
公开(公告)日:2023-03-21
申请号:CN202211255929.X
申请日:2022-10-13
Applicant: 徐州工程学院
IPC: C12N1/21 , C12N15/55 , C12N15/75 , B09C1/10 , C02F3/34 , C12R1/125 , C02F101/30 , C02F101/34 , C02F101/3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降解磺酰脲类除草剂的工程菌,属于农药生物降解技术领域,所述用于降解磺酰脲类除草剂的工程菌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 NO.25199。该工程菌可以产生磺酰脲类除草剂去酯化酶,能够降解苯磺隆、氯磺隆、吡嘧磺隆、噻吩磺隆和烟嘧磺隆等磺酰脲类除草剂,可用于水源、土壤中磺酰脲类除草剂污染的生物降解和生物净化。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用于降解磺酰脲类除草剂的工程菌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5501957A
公开(公告)日:2022-12-23
申请号:CN202211221997.4
申请日:2022-10-08
Applicant: 徐州工程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纳米碳材料原料加工技术领域的一种纳米碳材料原料加工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包括箱体,箱体的上端面中间位置设置有电机,箱体的内部上端位置设置有破碎机构,箱体的下端位置设置有研磨机构;破碎机构包括有破碎辊、旋转轴、移动套、切割刀、破碎杆、条形槽、弹簧与凸起块,旋转轴与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破碎杆固定连接在旋转轴的外表面,移动套套接在旋转轴的外部,条形槽开设在移动套的内部,破碎杆贯穿在条形槽的内部,可对移动套上缠绕的材料进行切割脱离,避免材料对装置进行缠绕,保证旋转轴的正常转动,且不需要工作人员对其进行维护,可自行对缠绕在装置上的材料进行切割脱离,较为实用。
-
公开(公告)号:CN112871183B
公开(公告)日:2023-07-25
申请号:CN202110194144.5
申请日:2021-02-20
Applicant: 徐州工程学院 , 江苏嘉利精细化工有限公司 , 徐州开达精细化工有限公司
IPC: B01J23/888 , B01J35/08 , C02F1/30 , C02F101/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自制Fe3O4/C磁微球、聚乙二醇(PEG)作为分散剂,通过溶剂热合成法,控制调节Bi2WO6和Fe3O4/C磁微球的质量比例,合成高活性、高稳定性、易回收的铋/钨酸铋/四氧化三铁复合光催化剂,Bi2WO6呈纳米片状包裹在Fe3O4/C磁微球表面,形成多层壳核包裹结构。本申请公开的Bi/Bi2WO6/Fe3O4复合光催化剂在可见光照射下能够催化还原Cr(VI),其中,Fe3O4/C磁微球含量30%的Bi/Bi2WO6/Fe3O4‑30的光催化效率最高,约是Bi2WO6的2.8倍、Fe3O4/C磁微球的4.2倍,本发明公开的制备方法便于推广,效果优异,制备的Bi/Bi2WO6/Fe3O4复合光催化剂具备较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4857612A
公开(公告)日:2022-08-05
申请号:CN202210601856.9
申请日:2022-05-30
Applicant: 徐州工程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降低热量流失的生物能源供热装置,包括炉体,炉体内设有燃烧室和加热室,加热室位于燃烧室的上方,炉体的侧壁内设有用于烟气热量回收的回收机构,回收机构与燃烧室连通设置,炉体的外壁上固定连接有过滤机构,过滤机构与回收机构连通设置,炉体的外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一箱体,第一箱体的底部内设有第一腔室,第一腔室与过滤机构之间连通设有导气管,第一箱体的侧壁内设有吹气机构,吹气机构与第一腔室连通设置,第一箱体的底部设有吹气机构驱动的旋转机构。本发明能对烟气中的热量进行回收利用,能有效降低热量的流失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并且能对燃烧室顶面的灰垢进行清除,确保燃烧时燃烧室顶面的导热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4592222A
公开(公告)日:2022-06-07
申请号:CN202210273996.8
申请日:2022-03-20
Applicant: 徐州工程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Co‑Fe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电化学应用,涉及Co‑Fe纳米材料技术领域。其中,Co‑Fe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为:将钴盐溶液和铁盐溶液混入铵盐溶液中反应,配置成电解液;再以碳棒为阳极,铜箔为阴极,经电沉积获得Co‑Fe纳米材料。本发明采用一种简单的电沉积方法制备Co‑Fe纳米材料,这种电沉积法仅用40s即可成功制备Co‑Fe纳米材料,整个过程耗时少,能耗低,操作简单且相对安全。此法还可以制备多种纳米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05949160B
公开(公告)日:2018-12-11
申请号:CN201610362023.6
申请日:2016-05-26
Applicant: 徐州工程学院
IPC: C07D311/08 , C09K11/06 , G01N21/6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铜离子荧光增强型分子探针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探针的分子式为,其以4‑甲基‑7‑羟基香豆素为荧光母体,依次通过与六亚甲基次胺反应,在羟基的邻位引入甲酰基,所得到的中间体与邻乙氧基苄胺反应后,引入了氮原子和氧原子,同时使得该化合物的荧光闭合,又可以与铜离子发生专一性反应。通过在反应母体中引入与铜离子进行专一性配位的氮原子和氧原子,检测过程中铜离子传感器能很快地和铜离子发生配位,使荧光迅速的增加,从而实现对铜离子的检测,同时又可以有效地避免其他金属离子的干扰。本发明所制备的荧光探针是一种结构简单,原料廉价易得,易于制备,产率高的高选择性荧光增强型铜离子化学传感器。
-
公开(公告)号:CN119119492A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410097916.7
申请日:2024-01-24
Applicant: 徐州工程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金属功能化有机框架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在二氧化碳吸附分离中的应用,该双金属功能化有机框架材料的制备方法为:利用Ag+能够与双键形成较强π络合作用的特点,采用离子交换法,以磺酸功能化的UiO‑66为载体,将H+置换成Ag+,制备得到双金属功能化的UiO‑66‑SO3Ag;有效提升了产物产率;本发明的双金属功能化有机框架材料UiO‑66‑SO3Ag制备方法原料廉价易得,合成条件简单,产率高,成本低;由于独特的孔结构和双金属活性位点作用,对二氧化碳具有较强的选择性吸附和分离的能力,在治理环境中二氧化碳过剩方面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