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212037A
公开(公告)日:2023-06-06
申请号:CN202211687900.9
申请日:2022-12-27
Applicant: 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细胞膜包被纳米递药平台的制备方法,属于载药系统技术领域。本发明将制备的NH2‑MIL‑88B(Fe)‑MG132材料用作药物载体,从而构建细胞膜包被纳米递药平台,进而达到靶向性化学动力治疗与表观遗传学调控联合治疗效果。本发明构建的递药平台具有靶向性强、低毒副作用的优点,不仅减少了浓聚于肿瘤微环境之前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同时也起到一定激活机体及肿瘤相关免疫活性的作用,甚至达到肿瘤细胞免疫原位死亡的效果。本发明的载药平台具有较高靶向性和特异性,无药物突释,水溶液稳定性,同时在肿瘤部位的聚集性更高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4507739A
公开(公告)日:2022-05-17
申请号:CN202210339236.2
申请日:2022-04-01
Applicant: 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IPC: C12Q1/6886 , C12Q1/686 , C12N15/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检测人粪便样本中结直肠癌基因甲基化水平的引物和探针,包括用于检测SDC2甲基化水平的引物和探针和/或用于检测Septin9甲基化水平的引物和探针和/或用于检测MLH1甲基化水平的引物和探针。本发明提供的引物和探针可用于结直肠肿瘤的早期诊断,为结直肠肿瘤早发现提供了一个简便易行的解决方案。
-
公开(公告)号:CN119881315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510128683.7
申请日:2025-02-05
Applicant: 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IPC: G01N33/574 , G01N33/573 , G01N33/68 , C12N9/10 , C07K16/40 , C07K19/00 , A61K45/00 , A61P35/00 , A61P1/00 , A61K38/41 , A61K39/39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不对称二甲基化修饰的RNF34蛋白及其应用。本发明提供了RNF34蛋白,经蛋白质修饰质谱、点突变及免疫共沉淀技术找到关键修饰位点,发现第26位及第40位经不对称二甲基化修饰后的抗原具备优异性能,并采用所述RNF34蛋白制备人工抗原免疫动物获得RNF34蛋白的不对称二甲基化抗体,该抗体能够特异性识别肿瘤细胞中RNF34蛋白的R26及R40位点的不对称二甲基化,并采用RNF34蛋白的不对称二甲基化抗体,能够特异性检测肿瘤组织内的RNF34甲基化的高低,用于评估化疗敏感性和患者预后,为临床肿瘤化疗耐药的检测、提升新辅助化疗疗效提供一定的帮助。
-
公开(公告)号:CN119846215A
公开(公告)日:2025-04-18
申请号:CN202510101531.8
申请日:2025-01-22
Applicant: 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IPC: G01N33/574 , G01N33/68 , A61K45/00 , A61K38/10 , A61K47/64 , A61K31/7004 , A61K31/555 , A61P35/00 , A61P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EGLN1乳酸化作为靶点在制备肿瘤诊断试剂盒或治疗药物中的应用,属于生物技术领域。本发明首次公开EGLN1蛋白的第402位赖氨酸为其乳酸化位点,在肿瘤组织中EGLN1 K402乳酸化水平显著高于癌旁组织,EGLN1 K402乳酸化修饰与肿瘤发生发展相关,因此,EGLN1 K402乳酸化可以作为肿瘤诊断或预后评估标志物,应用于开发肿瘤诊断或预后评估试剂盒。检测EGLN1 K402乳酸化水平可指导肿瘤患者的治疗,可用于筛选治疗肿瘤的候选药物。抑制EGLN1 K402乳酸化修饰的化合物与化效药物联用可显著提高药物的化疗敏感性,抑制肿瘤的发生、发展,本发明为抗肿瘤药物开发提供了新的思路。
-
公开(公告)号:CN119770659A
公开(公告)日:2025-04-08
申请号:CN202510101534.1
申请日:2025-01-22
Applicant: 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IPC: A61K45/00 , A61P35/00 , A61K31/517 , A61K31/44 , A61K45/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肿瘤的联合用药物组合物及其应用,属于生物医药技术领域。所述联合用药物组合物包括作为活性成分的OTUD4抑制剂和铁死亡诱导剂或瑞戈非尼,所述OTUD4抑制剂靶向抑制OTUD4表达或导致OTUD4功能缺失,促进肿瘤细胞内铁死亡的发生。本发明提供的联合用药物组合物通过协同增加细胞内氧化应激水平,更有效地抑制肿瘤生长,从而发挥更强的抗肿瘤效果。本发明提供的联合治疗方案为肿瘤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特别是在那些对单药治疗无效或耐药的患者中,靶向抑制OTUD4联合瑞戈非尼可以有效克服耐药性并显著抑制肿瘤生长。
-
公开(公告)号:CN118538416A
公开(公告)日:2024-08-23
申请号:CN202410705351.6
申请日:2024-06-03
Applicant: 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IPC: G16H50/30 , G16H50/70 , G16H10/40 , G16B25/10 , G16B30/00 , G16B40/00 , G06F18/23213 , G06F18/24 , G06F18/27 , G06N20/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预测结直肠癌远处转移状态的方法,属于肠道菌群识别技术领域,数据收集,收集确诊结直肠癌患者的粪便16sRNA测序和记录临床数据,建立患者数据集;根据确诊结直肠癌的患者数据集的粪便16sRNA测序生成肠道微生物的OTU矩阵。本发明中,基于Logistic回归的结直肠癌远处转移预测模型,能够通过对结直肠癌的粪便16sRNA测序得到肠道微生物的丰度矩阵,进行肠道微生物特征处理以及特征提取,能够获取肠道微生物数据与远端转移状态的关联判断,给临床救治以及术后评估提供更全面的辅助参考,与传统诊断标准以及单模态检查相比,能够有效的评估预测结直肠癌的远端转移状态,有利于提高结直肠癌在远处转移的预测准确度。
-
公开(公告)号:CN116239648A
公开(公告)日:2023-06-09
申请号:CN202310108816.5
申请日:2023-02-14
Applicant: 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IPC: C07J71/00 , A61K31/58 , A61K31/585 , A61P3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系列醉茄素A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医药技术领域。申请人的试验结果表明,本发明所述的醉茄素A衍生物对多种癌细胞株具有良好的抑癌活性,有望用于治疗癌症,具有很好的潜在药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0627046B
公开(公告)日:2021-04-09
申请号:CN201910801991.6
申请日:2019-08-28
Applicant: 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氮掺杂石墨烯量子点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荧光纳米材料技术领域。所述氮掺杂石墨烯量子点的制备方法,包括:将含有氨基芘的水溶液在碱性条件下水热反应制得所述的氮掺杂石墨烯量子点。本发明首次采用氨基芘同时作为碳源和氮源,在碱性溶液中通过一步水热法制得具有蓝色荧光的石墨烯量子点,制备方法简单、易操作、产率高,产物荧光量子产率高。合成的氮掺杂石墨烯量子点具有2‑3层石墨烯厚度、尺寸均一、具有单晶性;其荧光可被铁离子和细胞色素C特异性猝灭,有望用于痕量铁离子或细胞色素C的选择性检测;此外,本发明方法合成的氮掺杂石墨烯量子点具有电化学发光性质,有望构筑高灵敏的电化学传感体系。
-
公开(公告)号:CN110940715A
公开(公告)日:2020-03-31
申请号:CN201911175207.1
申请日:2019-11-26
Applicant: 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二氧化硅纳米孔道膜修饰玻碳电极及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制备方法包括:(1)对玻碳电极进行电化学活化,制备电化学活化的玻碳电极;(2)在电化学活化的玻碳电极上制备二氧化硅纳米孔道薄膜,制得所述的二氧化硅纳米孔道膜修饰玻碳电极。本发明以电化学活化法对玻碳电极进行预处理,首次实现了玻碳电极上二氧化硅纳米孔道膜的稳定结合,同时提高对检测物的响应信号和电位分辨能力。本发明提供的二氧化硅纳米孔道膜修饰玻碳电极制备方法简单、对有机电化学小分子响应灵敏、电位分辨能力高,结合二氧化硅纳米孔道的预富集和防玷污、抗干扰能力,在复杂样品中多类活性组分的直接、高灵敏电化学检测方面具有巨大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0940715B
公开(公告)日:2022-06-10
申请号:CN201911175207.1
申请日:2019-11-26
Applicant: 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二氧化硅纳米孔道膜修饰玻碳电极及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制备方法包括:(1)对玻碳电极进行电化学活化,制备电化学活化的玻碳电极;(2)在电化学活化的玻碳电极上制备二氧化硅纳米孔道薄膜,制得所述的二氧化硅纳米孔道膜修饰玻碳电极。本发明以电化学活化法对玻碳电极进行预处理,首次实现了玻碳电极上二氧化硅纳米孔道膜的稳定结合,同时提高对检测物的响应信号和电位分辨能力。本发明提供的二氧化硅纳米孔道膜修饰玻碳电极制备方法简单、对有机电化学小分子响应灵敏、电位分辨能力高,结合二氧化硅纳米孔道的预富集和防玷污、抗干扰能力,在复杂样品中多类活性组分的直接、高灵敏电化学检测方面具有巨大的应用前景。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