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387847A
公开(公告)日:2022-11-25
申请号:CN202211084770.X
申请日:2022-09-06
Applicant: 广州金土岩土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深圳市市政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铁隧道分离式泵房结构及基于全回旋全套管的施工方法。地铁隧道分离式泵房结构主要包括洞口结构板、止水装置、钢套管、主体结构、环梁、盖板、预制泵站;钢套管设于地铁隧道正下方,为主体结构与土体之间的护壁结构;主体结构位于钢套管内部,为预制结构;预制泵站为排水成套设备,便于安装拆卸。该方法主要包括:采用带有切削单元的钢套管在全回旋设备的带动下竖直向下旋转切削和掘进;清除被切削下来并保留在钢套管内的管片和渣土,钢套管保留在原位;在钢套管内安装主体结构。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泵房结构为圆形,位置设置灵活,稳定性好,耐久性好,维保容易成本低,采用全回旋全套管方法施工,安全、高效、绿色、环保。
-
公开(公告)号:CN218117775U
公开(公告)日:2022-12-23
申请号:CN202222710234.8
申请日:2022-10-14
Applicant: 广州金土岩土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深圳市市政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E21D9/0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平全回旋全套管顶进工法用始发洞门密封装置,由外到内依次包括盾构隧道、始发洞门墙、钢套管和密封套筒;钢套管与始发洞门墙之间设有管外密封结构,钢套管与密封套筒之间设有管内密封结构,密封套筒设有多个止退组件,密封套筒的后端设有支撑装置;管外密封结构用于密封钢套管和始发洞门墙之间的空隙,管内密封结构用于密封钢套管和密封套筒之间的空隙。本实用新型通过管外密封结构、管内密封结构和支撑装置之间的协同作用,解决了全回旋全套管顶进施工在不取核心土和已被环向切削下的管片时,发生地下水和土体突然涌入盾构隧道内的可能,引起地层损失和造成地面沉降,影响隧道内施工安全和地表安全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2324450B
公开(公告)日:2024-12-20
申请号:CN202011291041.2
申请日:2020-11-17
Applicant: 广州金土岩土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地下施工技术领域,尤指一种应用于隧道掘进施工的劲性水泥土施工系统,包括水泥土初支结构、施工设备、始发井与接收井,其中始发井与接收井为从地面往下挖凿开设的井体,且始发井与接收井间隔设置以留设施工空间;所述施工设备设置在始发井处,水泥土初支结构设置有若干个并相邻连接,安装在地面下方的施工空间处,各水泥土初支结构分别由工字钢、波纹钢板、套管与原位水泥土体组成;本发明的水泥土初支结构使用原位搅拌切削下来的渣土和水泥浆体,在施工过程中无需消耗大量钢材,施工工艺简单快速,可以缩短工期与减少施工成本;且其防水止水效果大大改良,且原位搅拌结构在施工中对地层扰动亦大幅度减轻,优于钢管管幕施工。
-
公开(公告)号:CN117569830A
公开(公告)日:2024-02-20
申请号:CN202311866111.6
申请日:2023-12-29
Applicant: 广州金土岩土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宁波芸隆地下空间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地下隧道工程的顶管设备及施工的技术领域,提供一种可回退式顶管设备及其施工方法,包括:顶管机本体、多个驱动单元、胸板和回退装置,顶管机本体包括外壳和多个刀具,刀具位于外壳前侧,且可折叠至位于外壳内;一种可回退式顶管设备的施工方法,包括:s1、地层加固;s2、形成清障空间:使驱动件驱动胸板回退,使得刀具与障碍物之间形成人工清障作业空间;s3、设置运输通道:将胸板内的任一拼接子板从胸板内拆离,再次启动驱动件以驱动被拆离的拼接子板进一步回退,使得外壳内形成运输通道;s4、清理障碍物;s5、部件复位:使顶管机本体恢复正常工作状态。本申请能够便于清除地下障碍物,降低施工成本和安全风险,提高环境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17128029A
公开(公告)日:2023-11-28
申请号:CN202311244911.4
申请日:2023-09-25
Applicant: 广州金土岩土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回收顶管机的原路返回设备及方法,涉及顶管施工技术领域。原路返回设备包括第一升降装置、第二升降装置、输送装置、旋转装置和推动装置,在无接收吊出条件时,采用本发明的原路返回设备能够使顶管机通过顶管通道原路返回至始发井,无需弃壳,不仅避免了壳体只能一次使用造成成本浪费,而且避免了弃壳后在壳体有限空间内施作二衬现浇结构难度大的问题;此外,采用本发明的原路返回设备回收顶管机时,由于顶管机是通过已顶通的顶管通道原路返回至始发井的,因此无需大量搭设钢结构平台,避免了需沿平移路径布置和拆除临时钢结构平台,导致工作量大、平台上平移安全风险大、成本高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621517A
公开(公告)日:2023-08-22
申请号:CN202310629970.7
申请日:2023-05-31
Applicant: 广州金土岩土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IPC: C04B28/00 , C04B38/10 , E21D9/00 , E02D3/12 , E02D15/00 , C04B111/70 , C04B111/27
Abstract: 一种地下工程用复合浓胶泥及其使用方法。涉及对大断面顶管施工过程中为控制地面沉降所采用的填充材料的改进。包括膨润土、水、水泥和添加剂;针对不同的用途和地质条件,对组分进行不同的限定,添加剂包括有机类添加剂和无机类添加剂,有机类添加剂包括威兰胶、聚丙烯酰胺、羧甲基纤维素、发泡剂和/或吸水树脂中的一种或任意二种以上复配;无机类添加剂包括纯碱和/或烧碱;通过组成材料及配比的调整,可满足不同的需求,具有优良的工作性能,应用于地层损失填充、防背土、压泥纠偏及抬升、止水堵漏、润滑减阻等各方面,所使用的原材料易于获得,无毒害绿色环保,成本低,配制及压注工艺简单,有利于大规模推广。
-
公开(公告)号:CN116427936A
公开(公告)日:2023-07-14
申请号:CN202310412241.6
申请日:2023-04-17
Applicant: 广州金土岩土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宁波芸隆地下空间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阵列式矩形隧道结构及形成地下空间互联互通的施工方法。涉及地下工程技术领域。包括至少两列隧道组,每列隧道组包括至少两层隧道,每列隧道组中的上层为矩形管节A,下层为矩形管节B,所述矩形管节B的顶部设有若干导轨,所述导轨与矩形管节B中的预埋件连接,所述导轨用于矩形管节A顶进实施过程中的导向;每段隧道包括依次连接的若干矩形管节,所述矩形管节为预制成型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所述矩形管节上预留若干注浆孔,通过所述注浆孔向矩形管节外压注减阻泥浆或固化浆液。本发明的方法环境友好,在施工手段上有效解决了机械代替人工作业、施工安全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4810119A
公开(公告)日:2022-07-29
申请号:CN202210513239.3
申请日:2022-05-12
Applicant: 广州金土岩土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直径分体组合式顶管机及其施工方法,还包括安装于壳体的分体组合式切削系统和驱动系统;分体组合式切削系统包括中心切削系统和周边切削系统;周边切削系统包括若干小刀盘,小刀盘外露于壳体的前面,且若干小刀盘环绕于中心大刀盘的圆周外,小刀盘与周边切削系统传动连接,小刀盘的前端和外侧面均设有若干小刀具,周边切削系统驱动小刀盘自转;采用大小刀盘组合形式,优化了传统圆形顶管机的刀盘结构和切削模式,即减小中心大刀盘切削扭矩,提高了刀盘整体的切削效率和刀盘贯入度,还增加了刀盘重复使用率,提出的使用大直径分体组合式顶管机的施工方法,可有效提高施工效率,减小开挖引起地面沉降的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12324450A
公开(公告)日:2021-02-05
申请号:CN202011291041.2
申请日:2020-11-17
Applicant: 广州金土岩土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地下施工技术领域,尤指一种应用于隧道掘进施工的劲性水泥土施工系统,包括水泥土初支结构、施工设备、始发井与接收井,其中始发井与接收井为从地面往下挖凿开设的井体,且始发井与接收井间隔设置以留设施工空间;所述施工设备设置在始发井处,水泥土初支结构设置有若干个并相邻连接,安装在地面下方的施工空间处,各水泥土初支结构分别由工字钢、波纹钢板、套管与原位水泥土体组成;本发明的水泥土初支结构使用原位搅拌切削下来的渣土和水泥浆体,在施工过程中无需消耗大量钢材,施工工艺简单快速,可以缩短工期与减少施工成本;且其防水止水效果大大改良,且原位搅拌结构在施工中对地层扰动亦大幅度减轻,优于钢管管幕施工。
-
公开(公告)号:CN115221724A
公开(公告)日:2022-10-21
申请号:CN202210922603.1
申请日:2022-08-02
Applicant: 广州金土岩土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IPC: G06F30/20 , G06F113/14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竖向曲线顶管顶进力的分析计算方法及装置,计算结果更加准确,减少了对经验值的依赖;补充了小口径、小轴线半径曲线顶管的顶进力计算;可实现顶进力计算的实时调整,为智能化、自动化施工提供参考;轴线半径较小时,规范中无附加摩阻力系数取值。与现有规范计算相比,采用管土部分接触的方法计算顶进力,以机头作为分析起点,减弱了不同土压力计算方法对曲线顶管顶进力计算的误差,经验参数少且取值范围小,使得计算结果更接近实际,本计算方法的主要参数为机头土压力与管浆接触压力,这两个数据可通过设置应力计传感器实时传输,实现顶进力计算的自动调整。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