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829147B
公开(公告)日:2024-06-14
申请号:CN202211630857.2
申请日:2022-12-14
Applicant: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 广州市交通规划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Q10/04 , G06Q30/0203 , G06Q50/40 , G06F17/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机器仿真的快慢车时刻表变化下客流OD修正方法及应用,根据全网进出站刷卡详单数据获取研究时段内全网分时客流OD矩阵和通勤客流分时OD矩阵,为相关OD匹配快慢车线路的上下车站点,划分不同乘客类型,提取受快车时刻表影响的客流需求,按照不同乘客类型、依据快慢车出行时间差分别建立和标定乘客乘车选择Logit模型,基于优化后的时刻表仿真客流车次选择过程,并依据发车时刻调整乘客进站时刻,得到修正后的全网分时OD需求矩阵用于优化后快慢车方案的开行效果评价。
-
公开(公告)号:CN118037128A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410262890.7
申请日:2024-03-07
Applicant: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 广州市交通规划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9 , G06F18/2431 , G06Q50/4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分类多指标的城际铁路车站低客流原因识别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收集各车站日均进出站量数据、计算各车站周边全日出行产生量,并采用自然间断点法筛选低客流车站;S2:针对站点周边有一定出行规模但客流较低的车站,建立城际铁路车站客流潜力指标模型,采用CRITIC赋权法对指标模型赋权,并计算每个车站的车站需求综合评价指标和线路竞争力综合评价指标;S3:采用k‑means聚类方法将所有车站分为四类,根据分类结果判别各车站的低客流原因。本发明分别从车站需求角度和线路竞争力角度建立车站指标体系,通过聚类分析方法实现对不同车站的低客流原因分类识别,可为下一步城际铁路客流提升策略的研究作铺垫。
-
公开(公告)号:CN115829147A
公开(公告)日:2023-03-21
申请号:CN202211630857.2
申请日:2022-12-14
Applicant: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 广州市交通规划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Q10/04 , G06Q30/0203 , G06Q50/30 , G06F17/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机器仿真的快慢车时刻表变化下客流OD修正方法及应用,根据全网进出站刷卡详单数据获取研究时段内全网分时客流OD矩阵和通勤客流分时OD矩阵,为相关OD匹配快慢车线路的上下车站点,划分不同乘客类型,提取受快车时刻表影响的客流需求,按照不同乘客类型、依据快慢车出行时间差分别建立和标定乘客乘车选择Logit模型,基于优化后的时刻表仿真客流车次选择过程,并依据发车时刻调整乘客进站时刻,得到修正后的全网分时OD需求矩阵用于优化后快慢车方案的开行效果评价。
-
公开(公告)号:CN118037075A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410262891.1
申请日:2024-03-07
Applicant: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 广州市交通规划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7 , G06Q10/0639 , G06F18/2135 , G06F18/27 , G06Q50/4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客流影响的城际铁路车站交通接驳方案评价方法,具体步骤如下:S1:建立城际铁路车站客流影响因素指标模型;S2:对连续型变量进行主成分分析;S21:构建样本数据矩阵,并对其进行标准化处理;S22:计算样本协方差矩阵;S23:计算协方差矩阵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S24:计算主成分贡献率及累计贡献率;S25:写出主成分;S3:建立站点客流影响因素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S4:计算交通接驳方案得分;本发明可从客流角度作为对交通接驳方案调整前后评判和多方案比选的依据。本发明从线路、车站和交通接驳三个角度选取影响因素,在城际铁路车站客流研究方面相比既有研究是更全面的。
-
公开(公告)号:CN117391861A
公开(公告)日:2024-01-12
申请号:CN202311685289.0
申请日:2023-12-11
Applicant: 广州市交通规划研究院有限公司
Inventor: 景国胜 , 马小毅 , 何健 , 卞芸芸 , 刘玮 , 赵国锋 , 方舟 , 卢德伟 , 刘婷 , 钟瑞锋 , 肖伟智 , 谢加红 , 林俊琦 , 张磊 , 伍敏冬 , 李帅帅 , 谭坚欣 , 沈建萍 , 李璧君 , 李姿莹
IPC: G06Q40/04 , G06Q10/10 , G06Q30/0208 , G06Q30/0226 , G06Q50/26 , G06F16/24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云平台的低碳积分的核算交易方法及系统,涉及低碳平台技术领域,其中该方法包括:从客户端接收针对目标低碳行为的低碳积分核算请求;从目标接口信息所对应的目标数据库,获取对应用户标识的第一用户行为数据;验证第一用户行为数据是否满足对应目标低碳行为所对应的低碳积分核算条件;如果验证的结果为满足,则针对用户标识分配对应目标低碳行为的目标低碳积分;以及如果验证的结果为不满足,则拒绝针对用户标识分配目标低碳积分,并反馈核算失败通知至客户端。由此,减轻了低碳平台的资料审核压力,并降低了低碳平台的运营成本,助力低碳平台的稳定、有序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5630978A
公开(公告)日:2023-01-20
申请号:CN202211661880.8
申请日:2022-12-23
Applicant: 广州市交通规划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人口就业分布的多交通设施选址方法,具体步骤如下:S1栅格离散化;S2选址模型构建;S3距离衰减系数和选择偏好概率计算;S4选址模型求解;S5设施附着至路网;本发明基于已有的人口就业栅格数据,将人口就业栅格离散化为人口就业需求点,所有需求点位置均作为候选设施建设位置,并根据候选设施位置与城市中心的距离,估计设施建设相对成本。确定需求点和候选设施位置后,使用元启发式算法,量化地在候选设施位置上进行设施选择,以克服公共交通设施规划时,主观因素影响、设施候选位置多、设施覆盖影响因素复杂等问题,提供公共交通设施选址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130263A
公开(公告)日:2022-09-30
申请号:CN202210828575.7
申请日:2022-07-13
Applicant: 广州市交通规划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向国土空间规划的多交通设施等时圈计算方法,具体步骤如下:S1迭代节点标记;S2凸集或凹集等时圈构造;S3等时圈扩大调整;S4Voronoi图构造和相交;S5贴合交通网络。该基于交通网络的多交通设施等时圈计算方法可以直接应用于多设施场景,在确定设施覆盖范围内网络节点时,具有与最短路算法相同精确度的同时,算法复杂度和计算时间大幅下降,进行凸集、凹集等时圈构造,提升在稀疏路网和边界存在时等时圈构造效果,进行等时圈二次调整,考虑出行者的越野出行行为以及等时圈贴合至交通网络的需求,进行Voronoi图构造并与最大化等时圈相交,消除设施间等时圈的重叠。
-
公开(公告)号:CN117392868B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311325162.8
申请日:2023-10-13
Applicant: 广州市交通规划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8G1/14 , G08G1/01 , G06F18/213 , G06F18/2113 , G06F18/2321 , G06F18/2321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多源大数据的城市停车分区方法及分区系统,首先确定停车分区的研究主体与分区对象,并将各类数据集计到交通小区上;其次通过相关性分析识别有效的数据特征维度,完成数据维度筛选;然后采用加权改进的K‑均值聚类算法识别交通小区所属的聚类,并采用凝聚聚类算法合并相似聚类;最后利用路网、行政边界构造停车分区,将交通小区的聚类属性映射其上,从而获得具备分区属性的、实操性强的停车分区。该分区方法及分区系统可求解多种应用场景下的城市停车分区,其科学性、合理性、求解效率、可实施性高,可以为城市停车分区的差异化管理提供技术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5599878B
公开(公告)日:2023-06-13
申请号:CN202211340202.1
申请日:2022-10-27
Applicant: 广州市交通规划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F16/29 , G06F16/2458 , G06F16/906 , G06Q10/047 , G06Q10/06 , G06Q50/26 , H04W4/029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基于手机定位数据的地铁优势腹地出行链生成方法,包括:步骤1:获取手机定位数据;步骤2:根据轨道线网地理信息获取城市地铁网络中所有的地铁链路表;步骤3:基于手机定位数据判断地铁站客流起讫点;步骤4:基于手机定位数据的客流腹地的空间竞争优势分析,生成站点客流出行链OD数据;步骤5:基于多元数据的地铁客流腹地和站点OD分布的校核。本发明有效地提高了地铁客流全样本的腹地分析和路径还原的准确性、且极大地降低了成本。通过低成本、广覆盖、高采样率的手机定位数据进行不同区位站点分类的地铁站点优势服务范围和地铁客流腹地分析,再结合站点周边土地利用和人口覆盖,实现地铁全样本集散客流的来源地腹地和数据校核,以生成地铁客流出行的完整出行链,从而为交通规划和地铁设计管理者在轨道竞争优势分析和客流引导方面提供了技术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5630978B
公开(公告)日:2023-03-31
申请号:CN202211661880.8
申请日:2022-12-23
Applicant: 广州市交通规划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人口就业分布的多交通设施选址方法,具体步骤如下:S1栅格离散化;S2选址模型构建;S3距离衰减系数和选择偏好概率计算;S4选址模型求解;S5设施附着至路网;本发明基于已有的人口就业栅格数据,将人口就业栅格离散化为人口就业需求点,所有需求点位置均作为候选设施建设位置,并根据候选设施位置与城市中心的距离,估计设施建设相对成本。确定需求点和候选设施位置后,使用元启发式算法,量化地在候选设施位置上进行设施选择,以克服公共交通设施规划时,主观因素影响、设施候选位置多、设施覆盖影响因素复杂等问题,提供公共交通设施选址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