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439028B
公开(公告)日:2024-05-17
申请号:CN201910763557.3
申请日:2019-08-19
Applicant: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陈骏 , 农兴中 , 李俊玲 , 李志南 , 袁江 , 翟利华 , 黄全强 , 王位赢 , 刘文武 , 李树柏 , 唐清 , 何苑 , 曾军 , 陈虹兵 , 龚化宇 , 黄定贵 , 卢小莉
IPC: E02D29/04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跨越地下浅埋构筑物的综合管廊结构,包括:至少一段的标准综合管廊段、至少一段的管廊过渡连接段、至少一段的变形截面综合管廊段;标准综合管廊段与管廊过渡连接段通过变形缝连接,管廊过渡连接段与通过变形缝连接;变形截面综合管廊段的高度低于标准综合管廊段的高度,且变形截面综合管廊段的设置高度高于标准综合管廊段,以使变形截面综合管廊段跨越地下浅埋构筑物。本发明增设了管廊过渡段和变形截面综合管廊,通过降低变形截面综合管廊段的截面高度和升高变形截面综合管廊段的位置高度,在遇到地下浅埋构筑物时,采用降低变形截面综合管廊跨过地下浅埋构筑物,避免了整段综合管廊的中断,方便了工作人员的运营维护。
-
公开(公告)号:CN112214907B
公开(公告)日:2024-01-12
申请号:CN202011142837.1
申请日:2020-10-23
Applicant: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 北京交通大学
IPC: G06F30/20 , G06N3/126 , G06F111/04 , G06F111/08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一种轨道交通配线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获取配线基础数据,根据所述配线基础数据确定原始配线方案,对所述原始配线方案的故障救援模型进行分类;计算不同类型的所述故障救援模型的救援延误时间,得到最小救援延误时间,并确定所述最小救援延误时间对应的第一故障救援类型;根据所述最小救援延误时间和所述第一故障救援类型对所述原始配线方案进行优化,确定满足配线要求的目标配线方案。本发明实施例将实际运营列车故障的救援延误情况定量化地引入配线设计过程中,通过该方法确定轨道交通的配线方案,显著减少了轨道交通运营期间的救援延误时间,提高了轨道交通运营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5829147A
公开(公告)日:2023-03-21
申请号:CN202211630857.2
申请日:2022-12-14
Applicant: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 广州市交通规划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Q10/04 , G06Q30/0203 , G06Q50/30 , G06F17/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机器仿真的快慢车时刻表变化下客流OD修正方法及应用,根据全网进出站刷卡详单数据获取研究时段内全网分时客流OD矩阵和通勤客流分时OD矩阵,为相关OD匹配快慢车线路的上下车站点,划分不同乘客类型,提取受快车时刻表影响的客流需求,按照不同乘客类型、依据快慢车出行时间差分别建立和标定乘客乘车选择Logit模型,基于优化后的时刻表仿真客流车次选择过程,并依据发车时刻调整乘客进站时刻,得到修正后的全网分时OD需求矩阵用于优化后快慢车方案的开行效果评价。
-
公开(公告)号:CN112380605A
公开(公告)日:2021-02-19
申请号:CN202011276145.6
申请日:2020-11-16
Applicant: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 北京交通大学
IPC: G06F30/13 , G06F30/20 , G06F111/04 , G06F119/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地铁纵断面设计和节能操纵方案优化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基础数据;根据预设的最小坡长约束条件,采用暴力搜索算法对预先构建的坡长计算模型进行求解得到若干个坡道划分方案;根据预设的纵断面设计约束条件以及预设的列车运行过程约束条件,采用GPOPS求解每一坡道划分方案的最优坡度方案,并根据基础数据计算与每一最优坡度方案相对应的列车牵引能耗;从所有列车牵引能耗中选取出最小列车牵引能耗,获取得到与最小列车牵引能耗相对应的最优纵断面设计方案以及与最小列车牵引能耗相对应的最优操纵方案。本发明能够综合考虑列车节能操纵对线路纵断面设计进行优化调整,从而有利于减少列车运行时的牵引能耗。
-
公开(公告)号:CN115848418A
公开(公告)日:2023-03-28
申请号:CN202211681757.2
申请日:2022-12-26
Applicant: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轨道交通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节能虚拟编队的列车动态解耦和耦合控制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对于需要虚拟解耦或虚拟耦合的列车,通过调整前车和后车的速度实现解耦和耦合,其中,可以根据前车和后车解耦后的线路情况和耦合前的线路情况,按不同的应用情况控制前车和后车的间距;同时本发明以最小安全追踪距离作为解耦或耦合完成的依据,改进了计算最小安全追踪距离的方法。本发明可以获得列车间更精确的最小安全追踪距离,实现在不同应用场景下列车进行解耦或耦合的灵活变化,提高了列车的作业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4398364A
公开(公告)日:2022-04-26
申请号:CN202111584204.0
申请日:2021-12-22
Applicant: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 同济大学
Inventor: 彭磊 , 贺利工 , 孙元广 , 吴嘉 , 王仲林 , 蔡涵哲 , 王晓潮 , 王芳玲 , 邓澄远 , 陈虹兵 , 叶霞飞 , 王治 , 王镇波 , 赵丹彤 , 黄显楠 , 林俊彦
IPC: G06F16/22 , G06F16/25 , G06F40/177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新线开通对既有线网影响的分析系统,所述系统包括:数据导入模块,从外部导入表格文件,并以数据表的形式存储至临时数据库;线网图生成模块,将临时数据库中存储的数据表导入Button控件及LineShape控件得到线网示意图;有效路径搜索模块,根据临时数据库中存储的数据表生成对应的路径数据表;站间OD分配模块,根据数据表以及用户输入的路径分配方式生成对应的站间OD分配表;客流影响分析模块,根据站间OD分配表及线网示意图,实现新线开通对既有线网客流影响的时空可视化处理。相比现有技术,本发明使用门槛低、能够将新线与既有线网的站间OD分别产生的客流影响进行对比分析,满足了实际应用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1776023A
公开(公告)日:2020-10-16
申请号:CN202010496312.1
申请日:2020-06-03
Applicant: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IPC: B61L2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市域铁路列车安全线设计方法,通过输入市域铁路列车的运行参数及轨道参数,所述运行参数包括:车轮闸瓦压力、摩擦系数、列车制动系统故障的制动失效比、列车满载质量、列车实时运行速度、列车回转质量系数;所述轨道参数包括:基本阻力参数、坡道坡度的千分数、线路曲线半径;根据所述运行参数,计算列车制动系统失效后的剩余单位制动力;根据所述剩余单位制动力及所述轨道参数,计算列车的制动距离;根据所述列车运行的距离,计算安全线长度;根据所述安全线长度,生成市域铁路列车安全线模型;从而提高安全线长度设计的精准度。
-
公开(公告)号:CN111776023B
公开(公告)日:2022-09-23
申请号:CN202010496312.1
申请日:2020-06-03
Applicant: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IPC: B61L27/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市域铁路列车安全线设计方法,通过输入市域铁路列车的运行参数及轨道参数,所述运行参数包括:车轮闸瓦压力、摩擦系数、列车制动系统故障的制动失效比、列车满载质量、列车实时运行速度、列车回转质量系数;所述轨道参数包括:基本阻力参数、坡道坡度的千分数、线路曲线半径;根据所述运行参数,计算列车制动系统失效后的剩余单位制动力;根据所述剩余单位制动力及所述轨道参数,计算列车的制动距离;根据所述列车运行的距离,计算安全线长度;根据所述安全线长度,生成市域铁路列车安全线模型;从而提高安全线长度设计的精准度。
-
公开(公告)号:CN114841556A
公开(公告)日:2022-08-02
申请号:CN202210465346.3
申请日:2022-04-29
Applicant: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轨道交通跨线运营运输计划评估系统和方法,通过获取系统参数,根据所述系统参数进行跨线运营仿真,得到仿真结果;对所述仿真结果进行评估验证,得到评估验证结果;对所述系统参数中的运营运输计划进行理论评估,得到理论评估结果;根据所述评估验证结果和所述理论评估结果进行差异计算,得到决策结果;判断所述决策结果是否满足预设条件,若满足所述预设条件,则输出最终的跨线运营运输计划;否则调整运营运输计划,将调整后的运营运输计划作为系统参数并返回初始步骤。通过上述步骤可实现对跨线运营运输计划进行提前布局和质量评估,得到可信度高的轨道交通跨线运营决策,从而实现轨道跨线运营管理的效率和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8706744A
公开(公告)日:2024-09-27
申请号:CN202410738955.0
申请日:2024-06-07
Applicant: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 山东大学
IPC: G01N21/01 , F16F15/067 , F16F15/023 , G01N21/88 , G01S15/93 , G01S15/8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用于识别轨交隧道表观病害的视觉检测装备及系统,包括图像采集装置、龙门架、减震机构和行进载体,图像采集装置固定于龙门架上,龙门架底部开设凹槽;减震机构包括底板、顶板、弹簧阻尼器和多个伸缩臂;伸缩臂的一端与底板铰接,另一端与顶板铰接,多个伸缩臂两两为一组在底板上均布设置,一组中的两个伸缩臂对称设置,且每个伸缩臂均倾斜设置于底板上;弹簧阻尼器固定于顶板上,底板与行进载体连接,顶板与龙门架底部连接,且弹簧阻尼器伸入龙门架底部凹槽内,弹簧阻尼器的轴向与行进载体的前进方向一致。具备良好的减震功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