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137689B
公开(公告)日:2024-08-13
申请号:CN202010086963.3
申请日:2020-02-11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计量中心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自动化拆码垛系统,包括:来料送车机构、第一拆垛机构、水平输送机构和二轴空车码垛机构;来料送车机构包括第一传输驱动器和第一传送轨道,第一传送轨道上放置有载满箱体的小推车;水平输送机构包括第二传送轨道和第二传输驱动器;第一拆垛机构横跨于第一传输轨道的上方,且位于第一传输轨道的出料端;二轴空车码垛机构位于第一拆垛机构的一侧边,二轴空车码垛机构用于将空载的小推车进行码垛。本申请解决了现有的拆码垛的方法均为人工手动对堆叠的箱体进行拆分成规律的个数,并输送入仓库进行存储,但是人工操作效率慢,往往赶不上存货的速度,并且堆叠箱体倒塌时十分容易对人员造成伤害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0515031B
公开(公告)日:2021-06-29
申请号:CN201910925749.X
申请日:2019-09-27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计量中心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能表检测设备,包括:检测装置,检测装置包括第一支架、第一驱动器、检测机构以及主控器,第一驱动器的驱动端与第一支架连接,检测机构安装于第一支架上且形成用于检测待测电能表的检测工位,检测机构包括通电组件以及红外测试器,主控器用于,于检测工位内具有待测电能表时,控制第一驱动器驱动第一支架运动,以使得通电组件与检测工位内的待测电能表连接导通,且主控器还用于,于通电组件与待测电能表连接导通时,控制红外测试器检测待测电能表;通过主控器进行驱动检测过程,检测更加方便快捷,而且检测机构以及待测电能表都是相对固定的,测试更加稳定,整体提高测试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1474430A
公开(公告)日:2020-07-31
申请号:CN202010312358.3
申请日:2020-04-20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计量中心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压互感器的励磁特性测试装置,包括数据处理单元、励磁特性测试电路和程控电源。励磁特性测试电路包括多路AD采样电路、多个程控放大电路和多个测试支路和一个电压采样互感器,每路AD采样电路用于采集一路程控放大电路的输出电压,并得到多个采样电压值,一路程控放大电路的输入端用于连接电压采样互感器的输出端,其余程控放大电路的输入端用于连接一个测试支路的输出端;测试支路用于连接被测试电压互感器;数据处理单元用于获取多个采样电压值,并根据被测试电压互感器的基本参数和采样电压值计算被测试电压互感器的励磁特性数据。通过上述方案降低了工作量并提高了试验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0723453A
公开(公告)日:2020-01-24
申请号:CN201911008383.6
申请日:2019-10-22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计量中心
IPC: B65G1/137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多巷道立体仓库入库控制方法、出库控制方法及装置,其中入库方法包括:获取入库任务信息,入库任务信息包括:入库量信息;基于入库量信息和预置的巷道入库速率信息,计算入库巷道数量;获取各个巷道的剩余储量信息,并根据各个巷道的剩余储量信息,确定与入库巷道数量等量的第一目标巷道;输出目标巷道的信息,以便于仓储系统根据目标巷道的信息执行入库任务。本申请提供的方法,通过入库任务的实际入库量,选择与预计的入库巷道数量相当的巷道设备执行入库任务,克服了现有的控制策略带来的需要启动全部设备分散运行来完成出入库作业的弊端,达到了节能降耗的作用,解决了因设备频繁启动和暂停导致的设备能耗高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482599A
公开(公告)日:2023-07-25
申请号:CN202310770123.2
申请日:2023-06-28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计量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能表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能表接驳机构及电能表检测设备,电能表接驳机构包括支撑台,支撑台的中部设有用于限制电能表向前移动或左右移动的限位槽,支撑台的前部设有插针固定板和用于驱动插针固定板前后移动的弹簧复位型驱动缸;支撑台位于限位槽后方的位置处从前至后依次设有压板、囊体、推板和伸缩驱动装置,囊体的囊腔与弹簧复位型驱动缸的驱动流体入口连通,伸缩驱动装置推动推板向前顶推囊体,以使囊体向前顶推压板,使得压板顶压在电能表的后端,实现对电能表的夹紧;推板向前顶推囊体还能将囊体内的流体压入弹簧复位型驱动缸,使得弹簧复位型驱动缸向后顶推插针固定板,将插针插入电能表的接线端口。
-
公开(公告)号:CN116187379A
公开(公告)日:2023-05-30
申请号:CN202310193893.5
申请日:2023-03-01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计量中心
IPC: G06K19/077 , E06B3/36 , E05F17/00 , G06K7/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通道式射频门及其控制方法、标签识别方法,包括:机架以及设置于所述机架顶部的固定板,所述机架包括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第三支撑杆和第四支撑杆,所述机架两侧侧面均设置有圆极化天线组件,所述机架前后方均设置有旋转式对开门;所述固定板上设置有动力组件、第一旋转轴组件、第二旋转轴组件、第三旋转轴组件和第四旋转轴组件;所述旋转式对开门包括第一门板、第二门板、第三门板和第四门板。本发明通过读取货物上的RFID射频标签内的存储信息来识别货物,实现货物的自动识别、判断等功能,实现批量射频识别条码信息采集及一致性验证,实现射频门与仓储管理系统的数据交互及统一化管理。
-
公开(公告)号:CN115022382A
公开(公告)日:2022-09-06
申请号:CN202210953619.9
申请日:2022-08-10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计量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异步队列的计量信息交互平台及方法。本发明通过设计基于异步队列的计量信息交互平台,将下层机构的计量周转柜管理系统通过计量服务总线与上层机构的计量包管理系统通信连接,利用计量周转柜管理系统在当前网络处于在线状态时,通过计量服务总线在异步队列中写入第一计量表管理消息,利用计量包管理系统通过计量服务总线在异步队列中读取第一计量表管理消息,利用计量包管理系统在当前网络处于在线状态时,通过计量服务总线在异步队列中写入计量包管理消息,利用计量周转柜管理系统通过计量服务总线在异步队列中读取计量包管理消息,能够保证计量周转柜的信息交互,提高应急抢修效率,有利于提升电力系统的负载能力和容灾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3001501A
公开(公告)日:2021-06-22
申请号:CN202110261007.9
申请日:2021-03-10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计量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机械手,涉及机械手技术领域,包括机架、第一位移机构以及夹紧机构:第一位移机构包括安装座以及驱动安装座竖向移动的第一驱动部件,第一驱动部件设置于机架;夹紧机构包括两个呈对向设置的夹紧件,两个夹紧件均与安装座滑动连接,安装座上设置有驱动两个夹紧件相互靠近对物品进行夹持的第二驱动部件。与现有技术相对比,通过操作第二驱动部件控制两个夹紧件进行相互靠近或相互远离的滑动动作,即可对应实现夹紧件对物品进行夹紧或放下的操作,与第一驱动部件相配合,实现位置可调节、夹持部件动作一体化设置的机械手产品,替代了现有技术中的人工搬运工作,本机械手能够代替人工对物品进行转送,具有工作效率较高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2918980A
公开(公告)日:2021-06-08
申请号:CN202110215131.1
申请日:2021-02-25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计量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升降台用绳的松或断状态检测装置及堆垛机,所述检测装置包括:支撑座,位于升降台固定部的下方,所述绳的一端穿过所述固定部连接所述支撑座,所述支撑座用于支撑所述升降台;弹性件,位于所述固定部与所述支撑座之间,所述弹性件的两端分别接触固定部与支撑座,用于向支撑座提供远离固定部的弹性力;触碰探测机构,设置在所述支撑座下方,用于在受到支撑座触碰时产生触碰信号。在绳处于松弛或断裂状态时,弹性件能够及时将支撑座向远离升降台固定部的方向推动触发触碰探测机构,产生触碰信号,用于控制系统进行绳子状态的监控;能够快速、及时地反馈升降台用绳是否处于松弛或断裂状态,以保障自动化物流设备及操作人员的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11239516A
公开(公告)日:2020-06-05
申请号:CN202010062348.9
申请日:2020-01-19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计量中心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互感器寿命预测方法及装置,方法包括:采集互感器运行过程中的二级指标的运行状态数据,二级指标数量为多个;基于层次分析法,根据预置判决矩阵求取各指标的权值;根据运行状态数据和权值求取互感器的健康指数;根据健康指数和预置健康指数公式预测互感器的有效寿命,预置健康指数公式包括老化系数。本申请解决了现有的互感器寿命预测方法未根据实际情况考虑互感器的实际情况,且对多年历史数据依赖较强导致的预测结果可靠性较低的技术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