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374872A
公开(公告)日:2024-01-09
申请号:CN202311417791.3
申请日:2023-10-30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州供电局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带有防松功能的导流结构。该结构包括U形主体和第一防松装置。U形主体上开设成对的通孔,通过螺栓穿过通孔固定住引流板。U形主体用导电性能良好的材料制成,可以在引流板之间形成额外的导流通道。其次,在U形主体上设置第一防松装置,包括第一棘轮、第一定位柱、第一棘爪和第一牵引件。第一棘轮与螺母配合,可跟随螺母旋转,而第一棘爪可与第一棘轮啮合,在第一棘轮朝松动方向转动时受到第一牵引件的牵引作用而阻止运动,实现防止螺母松动。该结构一方面增加了导流通道,提高了引流板的通流能力,其还可以通过防松装置防止螺母松动,保证引流板的可靠连接,该结构中的防松装置结构简单,易于实现和安装。
-
公开(公告)号:CN116826600A
公开(公告)日:2023-09-29
申请号:CN202310789782.0
申请日:2023-06-29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州供电局
IPC: H02G1/02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拆卸电力建筑的拉力控制系统、方法及装置,方法包括:当目标电力建筑被拆卸时,拉力控制系统中的主控器获取每个拉力传感器所检测到的拉力,以及位移检测传感器所检测到的偏向加速度分量,基于偏向加速度分量,计算目标电力建筑的偏向角,当偏向角超出预设角阈值范围时,对每台卷扬机拉取拉索的拉力进行调整,以使各台卷扬机拉取各自的拉索的拉力的合力平衡,且偏向角稳定在预设角阈值范围之内。可见,在目标电力建筑拆卸的过程中,实时监测各卷扬机的拉索拉力及目标电力建筑的偏向信息,从而分析目标电力建筑的稳定情况,并能够在目标电力建筑不稳定时及时调整拉力,保障了电力建筑在拆卸过程中的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266963A
公开(公告)日:2022-04-01
申请号:CN202111502609.5
申请日:2021-12-09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州供电局
IPC: G06V20/10 , G06K9/62 , G06V10/25 , G06V10/26 , G06V10/28 , G06V10/774 , G06V10/76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导线缠绕间隙识别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方法包括:获取若干个含有导线缠绕间隙的图像并进行预处理,以预处理后得到的图像集并作为训练集;构建语义分割模型,采用所述语义分割模型对所述训练集进行训练,以在训练完成后得到导线缠绕间隙识别模型;获取待识别图像,采用所述导线缠绕间隙识别模型对所述待识别图像进行识别,以得到语义分割图片;根据所述语义分割图片筛选出导线间隙区域,根据所述导线间隙区域计算出导线缠绕间隙的大小。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在进行预绞丝修补时,无法识别导线缠绕间隙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865008A
公开(公告)日:2023-10-10
申请号:CN202310865114.1
申请日:2023-07-14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州供电局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引流板通流能力改善结构、应用方法及引流板,涉及输电线路维护技术领域,其中改善结构包括复合导流件以及紧固组件。复合导流件设计为包括夹装于两个引流板体上且呈U型的主体结构,且在主体结构上与引流板体接触的面上分别铺设有第一导电层以及第二导电层。紧固组件被设计为将复合导流件与两个引流板体紧固一起。上述设计,利用夹装于引流板体上的复合导流件来形成辅助导流通道,搭配紧固组件,即可实现引流板的装配,又可以提高引流板的通流能力,进而有效改善引流板因接触电阻过大导致的发热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357223A
公开(公告)日:2023-06-30
申请号:CN202310549890.0
申请日:2023-05-16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州供电局
IPC: E21B7/00 , E21B15/00 , E21B19/081 , E21B3/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建筑施工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BIM和VR技术的智能铁塔施工装置及系统,包括:基台,所述基台上固定安装有固定板,所述基台上还固定有与所述固定板固定连接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设置有至少两个;支撑板,设置在所述固定板上,所述固定板上设置有与所述支撑板连接的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能够驱动所述支撑板在竖直方向上往复运动;钻孔管,转动安装在所述支撑板上,所述支撑板上设置有与所述钻孔管连接的往复转动机构,所述升降机构能够通过所述支撑板驱动所述往复转动机构运动,以驱动所述钻孔管在竖直方向上运动;输送机构,设置在所述支撑板上且与所述钻孔管连接,所述输送机构用于将置于所述钻孔管内的土壤输送至所述钻孔管外。
-
公开(公告)号:CN116154695B
公开(公告)日:2023-06-16
申请号:CN202310395319.8
申请日:2023-04-14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州供电局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缆管线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装配式电力工程用钢梁装置及安装方法,包括工字钢梁和桥架;所述桥架内设有开合筒;所述桥架顶端开设有第一通槽;所述桥架顶端开设有两对关于第一通槽对称分布的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的同侧相邻面上均通过弹簧固接有倒L形板,且一对倒L形板对称分布;所述倒L形板的竖直面截面为Z形;一对所述倒L形板相邻面之间设有下压块,下压块底端通过弹簧固接在桥架顶端上;以解决现有的桥架安装螺栓,长时间固定过程中,螺栓不仅会出现拧紧力疲劳还会出现生锈的情况,会导致局部桥架不稳定,同时在利用螺栓固定安装时,因是高空作业,螺栓易手滑脱落,且操作繁琐,易出现安全事故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4202582A
公开(公告)日:2022-03-18
申请号:CN202111502537.4
申请日:2021-12-09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州供电局
Inventor: 邓奥攀 , 胡燃 , 许宇翔 , 卞佳音 , 吴炅 , 曾庆华 , 卢海 , 曾杰中 , 曾志武 , 黄坤桐 , 杨旭杰 , 贲成 , 祝君 , 林静 , 许丹盈 , 刘欣祺 , 谌昕 , 周军 , 骆锟 , 代飞 , 陈瑞红
IPC: G06T7/73 , G06V10/774 , G06K9/62 , G06N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输电导线断股与断点的识别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方法包括:获取多股断股导线数据库中的若干个断点图像,其中,若干个所述断点图像被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构建多股断股导线断点定位网络,将所述训练集通过所述多股断股导线断点定位网络进行反复训练,以得到初步神经网络模型;利用所述测试集验证所述初步神经网络模型的精度,若所述初步神经网络模型的精度满足要求,则生成多股断股导线断点定位模型;获取待识别多股断股导线图像,采用所述多股断股导线断点定位模型对所述待识别多股断股导线图像进行识别,以得到多股断股导线图像内断点的位置。本发明解决了目前多股断股导线的断点识别不便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4156778A
公开(公告)日:2022-03-08
申请号:CN202111502542.5
申请日:2021-12-09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州供电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预绞丝断切装置,包括安装座、过桥齿传动机构以及导线夹紧机构,过桥齿传动机构包括主旋转组件以及过桥齿,主旋转组件与安装座转动连接,过桥齿与主旋转组件转动连接,主旋转组件具有一用于供包裹有预绞丝的导线出入的缺口,当过桥齿相对于所述主旋转组件转动时,可打开或封闭缺口;导线夹紧机构包括调节座、夹紧组件以及切割组件,调节座与主旋转组件固定连接、并可在主旋转组件的带动下绕包裹有预绞丝的导线转动,夹紧组件固定于调节座上、并可夹紧包裹有预绞丝的导线,切割组件与夹紧组件可拆卸连接,并可在调节座旋转时切割导线上包裹的预绞丝。本发明解决了目前导线修补完成后需要人工断切冗余的预绞丝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4069468A
公开(公告)日:2022-02-18
申请号:CN202111328332.9
申请日:2021-11-10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州供电局
IPC: H02G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输电线路导线修补机器人,包括夹持机构以及与所述夹持机构相对设置的转动机构,所述夹持机构具有一夹持部和固定部,所述转动机构具有一转动部,所述夹持部用于夹持预绞丝的一端,所述固定部用于将所述预绞丝的一端固定于高压线路上,所述转动部用于带动所述预绞丝的另一端转动,以使所述预绞丝缠绕在高压线路上。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采用人工修补时对人工操作要求高、劳动强度大、作业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1943103A
公开(公告)日:2020-11-17
申请号:CN202010805456.0
申请日:2020-08-12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州供电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输电线路杆塔提升的牵引系统及方法,适用于各种施工地形和条件,本发明的牵引系统包括伺服卷扬机、牵引拉索、拉力传感器和塔材连接构件等。在输电线路杆塔提升过程中,能够稳定地保护杆塔,防止因为大风等恶劣天气以及其他人为因素导致的杆塔过倾情况,保证杆塔提升过程中的安全。在原位升高改造,不需改变线路保护区范围,避免了征地拆迁、重做基础、立塔架线施工等繁琐工序,也无需新塔位,对环境影响小。本发明有效地解决杆塔提升过程中安全保障的问题,解决现有人工操作方式方法存在的效率低、可靠性低的问题,具有可控性高、稳定、便于操作的优点。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