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101760B
公开(公告)日:2023-05-09
申请号:CN201811056220.0
申请日:2018-09-11
Applicant: 广东工业大学
IPC: G06F30/20 , G06F119/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非晶合金变压器的抗短路能力评估方法、系统及设备,包括根据等效圆关系式,将均为圆角矩形的低压绕组、高压绕组及油道依次等效为圆形低压绕组、圆形高压绕组和圆形油道,等效圆关系式为C=2l+2πr′;通过圆形低压绕组、圆形高压绕组和圆形油道计算非晶合金变压器的短路电抗;根据短路电抗对非晶合金变压器的抗短路能力进行评估。本发明中变压器绕组的长边和短边的总长度与其各自到铁心柱的实际间距相关,不需要假设绕组长边到铁心柱的距离等于绕组短边到铁心柱的距离,计算出的短路电抗更精确,从而保证非晶合金变压器的抗短路能力的评估结果的准确性更高。
-
公开(公告)号:CN109742985B
公开(公告)日:2021-01-26
申请号:CN201910092818.3
申请日:2019-01-30
Applicant: 广东工业大学
IPC: H02P6/34 , H02P21/00 , H02P21/22 , H02P25/0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永磁同步电机的弱磁性能计算方法及系统,包括:建立电机的瞬态场仿真模型,并对其三相激励电流进行设定;根据电磁转矩、定子电流及电流控制角的对应关系,通过参数化扫描电流控制角,得到在给定定子电流下的转矩控制角曲线;根据电机转速和电机类型为电机选择与自身情况相适应的控制方式,以获取在不同电机转速下,满足控制方式的约束条件的最佳电流控制角;根据任一最佳电流控制角对应的定子电流下的转矩控制角曲线,获取与该最佳电流控制角对应的电磁转矩,以得到转矩转速对应关系;根据转矩转速对应关系确定最高电机转速,并根据最高电机转速与电机额定转速的比值确定电机的弱磁扩速范围。可见,本申请提高了电机设计的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0277848A
公开(公告)日:2019-09-24
申请号:CN201910609705.6
申请日:2019-07-08
Applicant: 广东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转子铁芯的圆周方向均匀分布有多对磁极,任一个磁极包括沿转子铁芯的径向方向设置的一个内层永磁体组和一个外层永磁体组,内层永磁体组和外层永磁体组以该磁极的转子直轴为对称线对称设置,内层永磁体组为低矫顽力永磁材料,外层永磁体组为高矫顽力永磁材料,任一内层永磁体组和任一外层永磁体组的两端均分别设有隔磁槽,应用该装置,内层永磁体组磁极产生的齿槽转矩与外层永磁体组磁极产生的齿槽转矩相位相差180度,削弱电机的齿槽转矩。同时不会降低反电动势和气隙磁密基波幅值,增加电机的磁阻转矩,提高电机功率密度。
-
公开(公告)号:CN109742985A
公开(公告)日:2019-05-10
申请号:CN201910092818.3
申请日:2019-01-30
Applicant: 广东工业大学
IPC: H02P6/34 , H02P21/00 , H02P21/22 , H02P25/0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永磁同步电机的弱磁性能计算方法及系统,包括:建立电机的瞬态场仿真模型,并对其三相激励电流进行设定;根据电磁转矩、定子电流及电流控制角的对应关系,通过参数化扫描电流控制角,得到在给定定子电流下的转矩控制角曲线;根据电机转速和电机类型为电机选择与自身情况相适应的控制方式,以获取在不同电机转速下,满足控制方式的约束条件的最佳电流控制角;根据任一最佳电流控制角对应的定子电流下的转矩控制角曲线,获取与该最佳电流控制角对应的电磁转矩,以得到转矩转速对应关系;根据转矩转速对应关系确定最高电机转速,并根据最高电机转速与电机额定转速的比值确定电机的弱磁扩速范围。可见,本申请提高了电机设计的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5915137A
公开(公告)日:2016-08-31
申请号:CN201610472131.9
申请日:2016-06-22
Applicant: 广东工业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P21/0007 , H02P21/05 , H02P27/12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滑模变结构的永磁同步电机的控制方法和装置,该方法包括:基于预先获取的变指数趋近律为s'=?ε*fal(s,α,δ)/s2?ks的滑模变结构,永磁同步电机的转矩方程和运动方程计算得到第一参考电流;计算第一参考电流与永磁同步电机的第一电流的第一差值,以及计算预先输入的第二参考电流与永磁同步电机的第二电流的第二差值;分别基于第一差值和第二差值进行比例和积分调节,得到第一电压分量和第二电压分量;根据转子角位移对第一电压分量和第二电压分量进行派克逆变换,得到第一电压和第二电压;对第一电压和第二电压进行空间矢量脉宽调制,得到脉宽信号,并依据脉宽信号生成三相电流控制永磁同步电机运行,以实现改善抖振现象及其所带来的问题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7034111A
公开(公告)日:2023-11-10
申请号:CN202311005067.X
申请日:2023-08-09
Applicant: 广东工业大学
IPC: G06F18/241 , G06F18/213 , G06N20/00 , G06F17/18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牵引传动系统中交流接触器开关状态估计方法,涉及交流接触器领域,本发明在离线部分通过由历史数据提取已知工况信息的原始数据,再通过提取原始数据的特征变量,建立基于机器学习的工况识别模型,使用一种基于麻雀搜索优化极限学习机方法优化模型,得到最终的识别模型,在线部分中,系统实时采样数据,提取特征向量,用离线建立的识别模型分析牵引传动系统工况,结合工况与接触器开关状态的对应关系,进而预测交流接触器的开关状态。
-
公开(公告)号:CN113364181A
公开(公告)日:2021-09-07
申请号:CN202110732301.3
申请日:2021-06-29
Applicant: 广东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机转子结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反凸极少稀土永磁同步电机转子及其电机,包括转子,所述转子上设有多个永磁体组和空气槽组,所述永磁体组与空气槽组在所述转子上呈轮辐状交替设置;所述永磁体组包括设于所述转子外层的第一永磁体组和设于所述转子内层的第二永磁体组,所述第一永磁体组的充磁方向沿所述转子的径向延伸,所述第二永磁体组的充磁方向均与转子的圆周切向平行。本发明能够在提升或保持电机的电磁性能的同时缓解永磁电机对稀土材料的依赖性;还能够在弱磁控制策略下避免少稀土永磁电机中的非稀土永磁材料退磁的出现。
-
公开(公告)号:CN105915137B
公开(公告)日:2018-08-07
申请号:CN201610472131.9
申请日:2016-06-22
Applicant: 广东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种基于滑模变结构的永磁同步电机的控制方法和装置,该方法包括:基于预先获取的变指数趋近律为s'=‑ε*fal(s,α,δ)/s‑ks的滑模变结构,永磁同步电机的转矩方程和运动方程计算得到第参考电流;计算第参考电流与永磁同步电机的第电流的第差值,以及计算预先输入的第二参考电流与永磁同步电机的第二电流的第二差值;分别基于第差值和第二差值进行比例和积分调节,得到第电压分量和第二电压分量;根据转子角位移对第电压分量和第二电压分量进行派克逆变换,得到第电压和第二电压;对第电压和第二电压进行空间矢量脉宽调制,得到脉宽信号,并依据脉宽信号生成三相电流控制永磁同步电机运行,以实现改善抖振现象及其所带来的问题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07294342A
公开(公告)日:2017-10-24
申请号:CN201710742894.5
申请日:2017-08-25
Applicant: 广东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振动发电装置,包括:顶杆,顶杆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永磁体,第一永磁体的两个磁极分别位于上下两端;设于顶杆下方的下端盖,下端盖的上表面设有与第一永磁体正对的第二永磁体,第一永磁体的磁极方向与其所正对的第二永磁体相反,第二永磁体外侧套设有环状的线圈骨架,线圈骨架的轴向指向上下方向,线圈骨架上绕设有线圈,顶杆下移时,第一永磁体能够伸入对应的线圈骨架中;用于向上推动顶杆的机械弹簧,设于顶杆与下端盖之间;用于限制顶杆上移的最高极限位置的限位件。此种振动发电装置中,外界振动力的作用会影响永磁体间产生的斥力,以此来改变线圈中的磁通量,实现振动能量转化为电能的效果,控制方便,且结构简单。
-
公开(公告)号:CN106374698A
公开(公告)日:2017-02-01
申请号:CN201610860231.9
申请日:2016-09-28
Applicant: 广东工业大学
IPC: H02K15/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K15/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绕线骨架,包括主体以及至少两个环形支架,其中,至少两个环形支架沿轴向分布于主体上,环形支架的内壁上沿周向均布有若干绕线支柱,环形支架通过若干绕线支柱可拆卸地设置于主体上,环形支架的内壁与主体的外壁之间形成可供绕组线穿过的绕线槽;在使用时,利用至少两个环形支架上的绕线支柱绕制线圈,从主体的一端开始套装定子轭,并随定子轭与主体的配合程度逐渐拆除环形支架,完成定子轭的套装后,将线圈与定子轭一体化,然后取出主体即可,由此可见,上述的绕线骨架,结构简单,便于制造,生产成本低,绕线方便,且装配完成后拆除操作简单易行,绕线骨架拆除的难度不受电机大小的影响,简化了工艺,节省了时间,提高了效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