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顶管纠偏装置及纠偏方法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242493A

    公开(公告)日:2024-06-25

    申请号:CN202410378543.0

    申请日:2024-03-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顶管纠偏装置及纠偏方法,将左固定端锚定块利用左固定端锚垫板设置在顶管机的后壳体底壁,左活动端锚定块利用左活动端锚垫板设置在顶管机的管节左内壁,预应力钢绞线L1的固定端穿过左固定端锚定块的锚定孔后通过挤压头固定,预应力钢绞线L1的张拉端穿过左活动端锚定块的锚定孔后通过夹片锚定,右固定端锚定块通过右固定端锚垫板设置在顶管机后壳体的底壁,右活动锚定块通过右活动端锚垫板设置在顶管机的管节右内壁,预应力钢绞线L2的固定端穿过右固定端锚定块的锚定孔后通过挤压头固定,预应力钢绞线L2的张拉端穿过右活动端锚定块的锚定孔后通过夹片锚定。本发明通过钢绞线对顶管机施加一定角度的拉力,以对顶管轴线纠偏和控制。

    一种矩形顶管隧道的纠扭方法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088201A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410378544.5

    申请日:2024-03-29

    Abstract: 一种矩形顶管隧道的纠扭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测量得到隧道的扭转角度α;S2、确定顶管机型号和顶管机掘进路线;S3、根据掘进路线对阻碍隧道回转的土体进行掘进清理;S4、当管机掘进至接收井地连墙处后退管,退管过程中注射后退注浆浆液进行填充;S5、采用混合浆液对始发井洞门进行封堵;S6、在矩形隧道外围进行不平衡注浆,通过不平衡注浆的注浆反力产生的扭转力来推动隧道回转至设计姿态后,转为平衡注浆并保压;S7、隧道回正后采用双液浆对后退注浆浆液和不平衡注浆浆液进行置换。本发明可使扭转后的成型隧道完全回正,避免因隧道扭转而影响隧道的正常功能,并可保障施工中隧道上方土体的稳定性,保证施工安全。

    一种旧管道拆除的施工方法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366337A

    公开(公告)日:2024-01-09

    申请号:CN202311520579.X

    申请日:2023-11-14

    Abstract: 一种旧管道拆除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用陀螺仪测出原有管道的线路轨迹,在施工段之间布置工作井;利用定向钻将管道外周设定距离内的土体钻除,同时注入膨润土浆,在管道被工作井截断处采用水泥砂浆封堵钻孔的端头,直至到达工作井;在工作井侧用钢板封堵旧管道的端面,在钢板中心开注浆孔并安装回拖承力架;钢绞线和注浆管穿过旧管道后,钢绞线锚固在锚固孔上,注浆管安装在回拖承力架上,封堵工作井侧的洞门;利用卷扬机牵引将旧管道逐步回拖,同时通过注浆管向原旧管道的位置填充低强度硬化浆液。本发明所需的作业空间小,施工效率高,对地面交通影响小,且路面沉降及建(构)筑物开裂的风险小,适合各工况下的旧管道清除实施。

    一种顶管纠偏装置
    7.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21857751U

    公开(公告)日:2024-10-18

    申请号:CN202420649596.7

    申请日:2024-03-2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顶管纠偏装置,安装于顶管机内,包括:位于不同高度的左固定端结构和左活动端结构,且左固定端结构设置在顶管机的后壳体的底壁,左活动端结构设置在顶管机的管节的左内壁,预应力钢绞线L1的固定端和左固定端结构连接,预应力钢绞线L1的张拉端和左活动端结构连接,位于不同高度的右固定端结构和右活动端结构,且右固定端结构设置在顶管机的后壳体的底壁,右活动端结构设置在顶管机的管节的右内壁,预应力钢绞线L2的固定端和右固定端结构连接,预应力钢绞线L2的张拉端和右活动端结构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钢绞线对顶管机施加一定角度的拉力,以对顶管轴线纠偏和控制。

    一种墩柱加固补强结构
    8.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22758749U

    公开(公告)日:2025-04-15

    申请号:CN202421634168.3

    申请日:2024-07-10

    Abstract: 一种墩柱加固补强结构,包括张拉钢板条、预应力筋、钢筋网格、微膨胀混凝土和钢护筒,张拉钢板条包括钢板条和钢板条上设置的若干钢垫块,若干张拉钢板条相互平行地环绕在待加固墩柱的外表面上,钢垫块的顶部呈凹面形状,预应力筋环绕张拉在张拉钢板条的外围,并通过张拉钢板条顶部的凹面进行定位,每条张拉钢板条对应一根预应力筋,钢筋网格设置在预应力筋的外围,并包裹住所述预应力筋、张拉钢板和待加固墩柱,钢护筒设置在钢筋网格的外围,微膨胀混凝土填充在钢护筒与待加固墩柱之间。本实用新型通过主动式及被动式相结合提供轴向约束,极大地提高了原桥梁墩柱的承载能力及抗弯能力,且环保经济,空间利用率高,加固效果好。

    一种圆形顶管防扭转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22363487U

    公开(公告)日:2025-01-17

    申请号:CN202420885852.2

    申请日:2024-04-25

    Abstract: 一种圆形顶管防扭转结构,包括顶管轨道、顶管机、管节、防扭垫块和拉杆装置,顶管机与首节管节采用拉杆装置进行拉结,管节间采用焊接结构或拉杆装置进行拉结,防扭垫块可拆卸地固定在顶管机或/和管节的外侧面,防扭垫块的底部紧密贴合在顶管轨道上,形成可防止顶管扭转的约束结构;防扭垫块的一侧面为曲面,该曲面上开设有第一固定孔,顶管机或管节上开设有第二固定孔,防扭垫块通过螺栓穿过第一固定孔和第二固定孔固定在顶管机或管节的外侧面上;拉杆装置包括预埋件和拉杆,预埋件分别预埋在前后管节外壁上相近的位置处。本实用新型可防止顶管掘进过程中的扭转,适用于顶管始发阶段或初始掘进阶段,保证其掘进状态的稳定性及顶管掘进精度。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