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640614A
公开(公告)日:2020-09-08
申请号:CN202010307784.8
申请日:2020-04-17
申请人: 平高集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西安交通大学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发明人: 李旭旭 , 钟建英 , 毕迎华 , 赵晓民 , 王子寒 , 李永林 , 刘庆 , 朱峰 , 闫静 , 刘志远 , 耿英三 , 马凤翔 , 马朝阳 , 孙广雷 , 王铭飞 , 庞素敏 , 刘文魁 , 刘先保 , 李潇 , 张航
IPC分类号: H01H33/662 , H01H33/664
摘要: 本发明涉及断路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真空灭弧室及使用该真空灭弧室的断路器。该真空灭弧室包括绝缘外壳、端盖、动触头、静触头、端屏蔽罩、主屏蔽罩、中部屏蔽结构,中部屏蔽结构包括一个或沿轴向由中间向两端依次径向间隔地插装配合的至少两个中部屏蔽罩,所述中部屏蔽罩设于对应的中部金属环上,中部屏蔽罩径向间隔地套装在对应导电杆的外部;所述主屏蔽罩的其中一端与对应端的中部屏蔽结构、端屏蔽罩依次径向间隔地插装在一起;另一端与对应端的中部屏蔽结构、端屏蔽罩依次径向间隔地插装在一起,或者该端与对应端的端屏蔽罩直接径向间隔地插装在一起。在轴向上由动触头、静触头接合处所在的中部向两个端盖所在的端部形成了全屏蔽的屏蔽结构。
-
公开(公告)号:CN111224418B
公开(公告)日:2021-12-17
申请号:CN201811427972.3
申请日:2018-11-27
IPC分类号: H02J3/32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电动汽车储能的微电网调度方法及系统,将电动汽车可用充放电容量集聚为容量变化的蓄电池模型,在微电网层面只需考虑电动汽车及具体对外表现的充放电功率,而不用对每台电动汽车进行调度;针对微电网孤岛运行的特殊性,充分考虑可再生能源出力及电力负荷预测的不确定性,以微电网运行成本最小为优化目标,提出了最优的微电网调度策略,对电动汽车并入微电网后与可再生能源的协调优化运行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1697582A
公开(公告)日:2020-09-22
申请号:CN201910182077.8
申请日:2019-03-11
发明人: 王铭飞 , 钟建英 , 韩桂全 , 庞素敏 , 韩国辉 , 赵晓民 , 郭煜敬 , 张亚辉 , 许兴涛 , 段冲 , 刘文魁 , 李永林 , 李旭旭 , 刘庆 , 毕迎华 , 宋行 , 刘俊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交流微电网系统,包括交流微电网和统一电能质量调节器,交流微电网包括光伏发电系统,统一电能质量调节器包括串联侧有源滤波器和并联侧有源滤波器,串联侧有源滤波器与并联侧有源滤波器之间通过直流母线连接;串联侧有源滤波器和并联侧有源滤波器中的一个接入交流微电网的系统侧,另一个接入交流微电网的负载侧;光伏发电系统的输出端与统一电能质量调节器的直流母线连接。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利用微电网本身的组成部分为统一电能质量调节器供能,不需要外接能源,充分利用了微电网的资源,并能构成闭环控制,对微电网的补偿效果更好。
-
公开(公告)号:CN111697582B
公开(公告)日:2023-10-31
申请号:CN201910182077.8
申请日:2019-03-11
发明人: 王铭飞 , 钟建英 , 韩桂全 , 庞素敏 , 韩国辉 , 赵晓民 , 郭煜敬 , 张亚辉 , 许兴涛 , 段冲 , 刘文魁 , 李永林 , 李旭旭 , 刘庆 , 毕迎华 , 宋行 , 刘俊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交流微电网系统,包括交流微电网和统一电能质量调节器,交流微电网包括光伏发电系统,统一电能质量调节器包括串联侧有源滤波器和并联侧有源滤波器,串联侧有源滤波器与并联侧有源滤波器之间通过直流母线连接;串联侧有源滤波器和并联侧有源滤波器中的一个接入交流微电网的系统侧,另一个接入交流微电网的负载侧;光伏发电系统的输出端与统一电能质量调节器的直流母线连接。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利用微电网本身的组成部分为统一电能质量调节器供能,不需要外接能源,充分利用了微电网的资源,并能构成闭环控制,对微电网的补偿效果更好。
-
公开(公告)号:CN111224418A
公开(公告)日:2020-06-02
申请号:CN201811427972.3
申请日:2018-11-27
IPC分类号: H02J3/32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电动汽车储能的微电网调度方法及系统,将电动汽车可用充放电容量集聚为容量变化的蓄电池模型,在微电网层面只需考虑电动汽车及具体对外表现的充放电功率,而不用对每台电动汽车进行调度;针对微电网孤岛运行的特殊性,充分考虑可再生能源出力及电力负荷预测的不确定性,以微电网运行成本最小为优化目标,提出了最优的微电网调度策略,对电动汽车并入微电网后与可再生能源的协调优化运行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0289191A
公开(公告)日:2019-09-27
申请号:CN201910651298.5
申请日:2019-07-18
IPC分类号: H01H33/664
摘要: 一种四分之二匝线圈型纵磁触头结构及应用的真空灭弧室,该触头结构包括相对放置的静触头和动触头,静触头包括静导电杆、静侧2/4匝纵磁线圈、静支撑座和静触头片;静侧2/4匝纵磁线圈布置于静导电杆底部,为双层结构,具有四条并联支路,支路末端与静触头片焊接,静触头片上开有4条直线槽以减小涡流,静触头片背面布置有静支撑座;动触头与静触头结构相同,触头片相对布置;本发明结构应用于真空灭弧室,与现有触头结构相比可在保证一定磁场强度的条件下大幅减小触头系统的电阻,提高灭弧室的额定通流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3745043A
公开(公告)日:2021-12-03
申请号:CN202110846240.3
申请日:2021-07-26
发明人: 赵晓民 , 刘沣 , 李旭旭 , 马慧 , 何创伟 , 刘志远 , 刘庆 , 杨帆 , 马朝阳 , 孙广雷 , 龚炳正 , 毕迎华 , 胡锦汐 , 李永林 , 刘文魁 , 关昕 , 李一林 , 庞素敏 , 赵帆
IPC分类号: H01H33/66 , H01H33/664 , H01H33/666 , H01H9/52
摘要: 本发明属于真空开关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真空断路器及其支撑导体结构,支撑导体结构包括导电支撑筒以及设于导电支撑筒底部的下导电座,所述导电支撑筒用于与动端导电杆导电相连;所述导电支撑筒的外部设有散热翅片,以将导电支撑筒上的热量传导出去。增加散热翅片后能够增加散热面积,提升导电支撑筒与外部之间的自然换热能力和辐射换热能力,能够将导电支撑筒上的热量快速地传导出去。而导电支撑筒与动静触头相连,导电支撑筒上的热量传导出去之后能够降低动静触头的温度,避免动静触头在分合闸过程中发生塑性形变,保证真空灭弧室的机械特性和绝缘特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628924A
公开(公告)日:2021-11-09
申请号:CN202110757929.9
申请日:2021-07-05
申请人: 平高集团有限公司 , 西安交通大学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发明人: 钟建英 , 胡飞良 , 郭煜敬 , 刘庆 , 孙广雷 , 李旭旭 , 刘志远 , 王建华 , 杨帆 , 何创伟 , 毕迎华 , 马朝阳 , 胡锦汐 , 龚炳正 , 李永林 , 王铭飞 , 刘文魁 , 庞素敏 , 刘先保 , 赵帆
IPC分类号: H01H33/664 , H01H33/66 , H01H33/662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断路器及其灭弧室。灭弧室包括:密封壳体,动、静触头组件以及电位触发电极模块,电位触发电极模块包括电位触发电极,其具有处于对应触头组件的触头的合闸对接一端位置的放电端;电位触发电极用于在动触头合闸行程的靠近末端位置、断路器所需投切相位处,由放电端朝向对侧触头放电而使动、静触头之间建立导通路径。本发明的灭弧室通过设置电位触发电极,能够在动触头的合闸行程末端,即靠近静触头但尚未完全合闸的过程中,根据需要在所需投切相位,通过电位触发电极的放电触发动静触头之间产生击穿路径,即建立导通路径,如此即摆脱了动、静触头合闸控制的约束和限制,实现了根据所需投切相位进行准确投切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06763443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611123395.X
申请日:2016-12-08
CPC分类号: F16F9/532 , F16F9/3207 , F16F13/007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缓冲器及使用该缓冲器的操动机构,缓冲器包括活塞腔、活塞和电场发生装置,所述活塞腔的外部设有流体通道,所述流体通道上开设有两个流体出入口,两流体出入口分别与活塞腔的有杆腔和无杆腔连通,所述电场发生装置设置于流体通道的通道壁上;使用时,电流变液通过流体通道上的两个流体出入口在有杆腔、无杆腔和流体通道之间流动;活塞的缓冲行程不会受到电场发生装置的限制,相比于现有技术,缓冲效果更好。
-
公开(公告)号:CN110289191B
公开(公告)日:2020-11-17
申请号:CN201910651298.5
申请日:2019-07-18
IPC分类号: H01H33/664
摘要: 一种四分之二匝线圈型纵磁触头结构及应用的真空灭弧室,该触头结构包括相对放置的静触头和动触头,静触头包括静导电杆、静侧2/4匝纵磁线圈、静支撑座和静触头片;静侧2/4匝纵磁线圈布置于静导电杆底部,为双层结构,具有四条并联支路,支路末端与静触头片焊接,静触头片上开有4条直线槽以减小涡流,静触头片背面布置有静支撑座;动触头与静触头结构相同,触头片相对布置;本发明结构应用于真空灭弧室,与现有触头结构相比可在保证一定磁场强度的条件下大幅减小触头系统的电阻,提高灭弧室的额定通流能力。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