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823020A
公开(公告)日:2025-04-15
申请号:CN202510040290.0
申请日:2025-01-10
Applicant: 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IPC: C07D209/30 , C07D209/4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3‑硫氰基吲哚衍生物的制备方法。以吲哚或取代吲哚为底物,硫氰酸铵为反应物,N‑氟代双苯磺酰胺(NFSI)为促进剂,在室温条件下反应0.5‑3小时,即可获得C3‑硫氰化吲哚。本发明反应原料易得,反应条件温和,反应时间短,适合工业化生产,为吲哚类化合物C3位的硫氰化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和不同的反应机理。
-
公开(公告)号:CN111320579B
公开(公告)日:2021-06-29
申请号:CN202010180636.4
申请日:2020-03-16
Applicant: 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IPC: C07D215/4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8‑酰胺‑5‑卤代喹啉衍生物的制备方法,在一定的反应温度下,以8‑酰胺基喹啉衍生物(化合物Ⅱ)和二卤海因(化合物Ⅲ)为原料,在相转移催化剂存在下,于反应溶剂中搅拌反应一定时间;R1为C1~C6烷基、环烷基、芳香基团中的一种,R2或R3为H、F、Cl、Br、CH3、CF3、OCH3、NO2、CN中的一种;反应结束经后处理得到所述的8‑酰胺‑5‑卤代喹啉衍生物(化合物Ⅰ)。本发明方法具有绿色环保、原子经济、收率高、操作简单、无需使用金属、易于放大等特点,促进了卤代喹啉衍生物的发展,为开发卤代的喹啉衍生物药物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
公开(公告)号:CN111253367B
公开(公告)日:2021-05-25
申请号:CN202010174126.6
申请日:2020-03-13
Applicant: 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IPC: C07D401/04 , C07D40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氮杂环取代的吡咯衍生物的硫化方法,该方法以含氮杂环取代吡咯衍生物、硫化试剂为反应原料,在碘单质和无机碱存在的有机溶剂中催化合成双取代的含氮杂环芳基硫醚类化合物,该方法不需要使用过渡金属催化剂,避免了高温反应条件,具有操作步骤简便、绿色环保、对底物的兼容性好、收率高等特点,适于双取代的含氮杂环取代的芳基硫醚类化合物的工业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1303117A
公开(公告)日:2020-06-19
申请号:CN202010174249.X
申请日:2020-03-13
Applicant: 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IPC: C07D401/04 , C07D40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氮杂环取代的吲哚硫醚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该方法以含氮杂环取代吲哚衍生物、硫化试剂为反应原料,在碘单质和无机碱存在的有机溶剂中催化合成含氮杂环取代的吲哚硫醚类化合物,该方法避免了使用过渡金属作为催化剂,具有操作步骤简便、绿色环保、对底物的兼容性好、收率高等特点,适于含氮杂环取代的吲哚硫醚类化合物的工业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1253367A
公开(公告)日:2020-06-09
申请号:CN202010174126.6
申请日:2020-03-13
Applicant: 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IPC: C07D401/04 , C07D40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氮杂环取代的吡咯衍生物的硫化方法,该方法以含氮杂环取代吡咯衍生物、硫化试剂为反应原料,在碘单质和无机碱存在的有机溶剂中催化合成双取代的含氮杂环芳基硫醚类化合物,该方法不需要使用过渡金属催化剂,避免了高温反应条件,具有操作步骤简便、绿色环保、对底物的兼容性好、收率高等特点,适于双取代的含氮杂环取代的芳基硫醚类化合物的工业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8184567B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0298152.8
申请日:2024-03-15
Applicant: 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IPC: C07D209/3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有机合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3‑卤代吲哚衍生物的制备方法。以乙腈为溶剂,吲哚或取代吲哚为底物,卤化亚铜为卤化试剂同时作为催化剂,N‑氟代双苯磺酰胺为氧化剂,在室温条件下可简便且较高收率获得了一系列C3卤代吲哚衍生物,具有原料易得、底物适应范围广、反应时间短、操作简单和易于放大等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1320579A
公开(公告)日:2020-06-23
申请号:CN202010180636.4
申请日:2020-03-16
Applicant: 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IPC: C07D215/4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8-酰胺-5-卤代喹啉衍生物的制备方法,在一定的反应温度下,以8-酰胺基喹啉衍生物(化合物Ⅱ)和二卤海因(化合物Ⅲ)为原料,在相转移催化剂存在下,于反应溶剂中搅拌反应一定时间;R1为C1~C6烷基、环烷基、芳香基团中的一种,R2或R3为H、F、Cl、Br、CH3、CF3、OCH3、NO2、CN中的一种;反应结束经后处理得到所述的8-酰胺-5-卤代喹啉衍生物(化合物Ⅰ)。本发明方法具有绿色环保、原子经济、收率高、操作简单、无需使用金属、易于放大等特点,促进了卤代喹啉衍生物的发展,为开发卤代的喹啉衍生物药物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
公开(公告)号:CN105254478A
公开(公告)日:2016-01-20
申请号:CN201510629011.0
申请日:2015-09-28
Applicant: 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甲缩醛的合成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均相催化合成甲缩醛的生产工艺,该生产工艺包括:合成粗品、一次提纯、二次提纯和反应液后处理四个步骤。采用本发明的新型均相催化剂合成甲缩醛,可避免传统甲缩醛合成工艺中的固体酸催化剂的再生过程,从而进一步降低催化剂成本及甲缩醛的生产成本,该均相催化剂使反应传质阻力大大降低,可在较温和的反应条件下大幅提高催化效率,可制得纯度较高的甲缩醛产品,适宜进一步推广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2443804A
公开(公告)日:2012-05-09
申请号:CN201110308160.9
申请日:2011-10-12
Applicant: 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IPC: C23F1/3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PET反光膜,特指一种去除PET镀铝反光膜表面涂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PET镀铝反光膜浸入到清洗液中,在40~100°C的温度下进行加热,再经清水漂洗除去PET表面黏附的涂层,晾干后即为可以再利用的PET膜。回收PET膜片外观无色透明,特性粘数可在0.723左右,其熔体强度可以满足PET挤出吹塑(瓶),甚至达到挤出吹膜的要求,而在同样挤出工艺条件下,通过用传统20%火碱24小时以上高温闷煮的方法来回收的外观黄色的PET膜片特性粘数降至0.564左右,无法满足挤出吹塑(瓶)的要求。本试验证明工艺高效、省时、省水、省电、绿色,对环境友好以及废水的零排放,实现了PET镀铝反光膜的回收利用,适宜于循环回收,具有实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019327A
公开(公告)日:2024-11-26
申请号:CN202411218538.X
申请日:2024-09-02
Applicant: 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IPC: C07D215/14 , C07D217/1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药物合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喹啉或异喹啉类化合物的乙酰化方法。本发明采用了无溶剂条件下,以(异)喹啉甲酸乙酯化合物为底物,以乙酸乙酯为反应试剂,在室温条件下以金属钠作为缩合剂,克莱森酯缩合产物不经分离,直接以稀硫酸水解、后处理纯化得相应的乙酰化产物。本发明反应条件温和,收率高,原料易得,成本低廉,适合产业化应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