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825232A
公开(公告)日:2024-04-05
申请号:CN202311705190.2
申请日:2023-12-11
IPC: G01N15/08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高温富水破碎岩体注浆模拟试验系统及方法,通过破碎岩体模型模拟双重介质的破碎岩体环境并进行可视化展示,实现注浆全过程和浆液扩散全过程的动态可视化,通过不同裂隙空间预制及透明介质材料的搭配可模拟不同破碎岩体情况进行试验;注浆系统能够对可视化破碎岩体模型进行流速可控的注浆,注浆方式可选择可探究不同注浆方式下的浆液扩散规律;高温富水模拟系统能够真实模拟高温富水环境,实现高温动水模拟,实时向破碎岩体模型内供给可控温度和水头压力的高温动水水流;通过数据采集系统记录注浆浆液扩散过程,以及注浆过程中的温度和压力,分析系统根据所采集的数据探究高温富水破碎岩体环境下的浆液扩散规律。
-
公开(公告)号:CN117829014A
公开(公告)日:2024-04-05
申请号:CN202311705884.6
申请日:2023-12-11
IPC: G06F30/28 , G06F17/11 , G06F30/13 , G06F111/10 , G06F113/08 , G06F119/08 , G06F119/14 , G06F119/12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考虑温度效应的充填裂隙注浆模拟方法及系统,基于充填裂隙的特点,假定浆液和充填物是两种密度不同、粘度不同的两种流体且被注裂隙为均一的、恒定的介质,研究浆液和充填物在裂隙中的两相流动,利用基本方程计算出两相流体的速度场、压力场,融合温度方程和时空追踪模型计算出浆液的温度场、时间场和粘度场,从而实现考虑温度对充填裂隙注浆过程影响的数值模拟。
-
公开(公告)号:CN117825232B
公开(公告)日:2024-11-01
申请号:CN202311705190.2
申请日:2023-12-11
IPC: G01N15/08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高温富水破碎岩体注浆模拟试验系统及方法,通过破碎岩体模型模拟双重介质的破碎岩体环境并进行可视化展示,实现注浆全过程和浆液扩散全过程的动态可视化,通过不同裂隙空间预制及透明介质材料的搭配可模拟不同破碎岩体情况进行试验;注浆系统能够对可视化破碎岩体模型进行流速可控的注浆,注浆方式可选择可探究不同注浆方式下的浆液扩散规律;高温富水模拟系统能够真实模拟高温富水环境,实现高温动水模拟,实时向破碎岩体模型内供给可控温度和水头压力的高温动水水流;通过数据采集系统记录注浆浆液扩散过程,以及注浆过程中的温度和压力,分析系统根据所采集的数据探究高温富水破碎岩体环境下的浆液扩散规律。
-
公开(公告)号:CN117829014B
公开(公告)日:2024-07-26
申请号:CN202311705884.6
申请日:2023-12-11
IPC: G06F30/28 , G06F17/11 , G06F30/13 , G06F111/10 , G06F113/08 , G06F119/08 , G06F119/14 , G06F119/12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考虑温度效应的充填裂隙注浆模拟方法及系统,基于充填裂隙的特点,假定浆液和充填物是两种密度不同、粘度不同的两种流体且被注裂隙为均一的、恒定的介质,研究浆液和充填物在裂隙中的两相流动,利用基本方程计算出两相流体的速度场、压力场,融合温度方程和时空追踪模型计算出浆液的温度场、时间场和粘度场,从而实现考虑温度对充填裂隙注浆过程影响的数值模拟。
-
公开(公告)号:CN111624327B
公开(公告)日:2021-06-01
申请号:CN202010312375.7
申请日:2020-04-20
Applicant: 山东大学(齐河)新材料与智能装备研究院 , 山东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岩溶管道注浆封堵试验装置,包括水箱,所述水箱与实验管道连接,水箱内的水能够进入实验管道,所述水箱与稳压软管的一端连接,稳压软管与水箱内部空间连通,稳压软管的另一端设置在水箱外部并与滑动件连接,所述滑动件与水箱滑动连接,能够沿水箱做升降运动,所述水箱与供水机构连接,供水机构用于向水箱内注入水,所述实验管道与注浆机构连接,注浆机构用于向实验管道内注入封堵用浆液,本发明的试验装置试验能够提供稳定的动水,结果准确。
-
公开(公告)号:CN119250652B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411770817.7
申请日:2024-12-04
Applicant: 山东大学
IPC: G06Q10/0639 , G06V10/764 , G06V10/40 , G06Q50/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煤质识别监测技术领域,公开了基于图像识别开采面的煤质动态检测方法及系统,其中方法,包括:在采煤机开采作业的过程中,获取开采面由上到下的第一、第二和第三区域的图像;对第一区域图像和第二区域图像提取出层理特征,得到层理线分布图;基于层理线分布图,计算层间距最大值和纵坐标方差;基于层间距最大值,确定煤层均匀性;基于纵坐标方差,确定煤层平整度;基于所述煤层均匀性和所述煤层平整度,得到煤层质量;对第三区域图像提取出几何特征,并生成亮斑分布图;基于亮斑分布图,计算亮斑的平均面积;根据亮斑的平均面积,确定煤岩的破碎程度,进而确定煤岩的质量。本发明能够分析出煤层的质量和煤岩石的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9251599B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770780.8
申请日:2024-12-04
Applicant: 山东大学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基于图像与XRF光谱信息融合的煤岩识别方法及系统,涉及地质岩石识别分类技术领域,包括:获取待检测的煤岩图像;将所述煤岩图像输入至图像检测模型,获取可疑煤矸石及其位置信息;将可疑煤矸石进行元素测试,获取元素信息,将元素信息以及可疑煤矸石图像输入至融合分类模型,再分别经过元素特征提取模块提取元素特征,经过图像特征提取模块提取图像特征,将图像特征和元素特征在初融模块中进行矩阵相乘,形成相似度矩阵,将相似度矩阵与图像特征再进行深度融合得到初融特征,利用初融特征得到煤/煤矸石的分类结果。
-
公开(公告)号:CN119164899B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1648453.5
申请日:2024-11-19
Applicant: 山东大学
IPC: G01N21/25 , G06Q10/0639 , G06Q50/02 , G06V20/10 , G06V10/143 , G06V10/44 , G06V10/58 , G06V10/80 , G06V10/82 , G06N3/0464 , G01N21/3563 , G01N21/3554 , G01N21/359 , G01N21/84 , G01N2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高光谱成像技术的煤炭质量评价方法及系统,涉及煤炭质量评价技术领域,方法包括:获取含有煤炭目标物区域的可见‑近红外、短波段红外、热红外高光谱图像;对多种高光谱图像进行图像处理与融合,得到原始高光谱图像;利用目标检测算法,识别出图像中的煤炭区域;基于煤炭区域的高光谱图像,提取空谱融合特征,并根据空谱融合特征与多种煤炭质量基本指标之间的关系,预测煤炭的灰分、水分、挥发分含量及热值;根据预测的灰分、水分、挥发分含量及热值,进行计算与校正,得到校正后的热值;综合煤炭的水分、灰分、挥发分含量以及校正后的热值,评价煤炭质量并对煤炭分类。本发明能够实现更精确的煤炭质量检测与评价。
-
公开(公告)号:CN118940013B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411418780.1
申请日:2024-10-12
Applicant: 山东大学
IPC: G06F18/213 , E21B49/00 , G01V11/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超前钻探领域,提供了一种基于随钻参数波动特征的岩体完整性评价方法及系统,包括获取用于岩体完整性评价的相关参数‑原始随钻参数、岩体纵波波速以及岩石纵波波速,基于岩体纵波波速和岩石纵波波速计算得到岩体完整性系数;对原始随钻参数进行预处理,基于预处理后的随钻参数提取波动特征,即时域特征和频域特征;对时域特征和频域特征进行特征选择,最终确定用于训练岩体完整性评价模型的最优输入特征;以最优输入特征作为模型输入,对应的岩体完整性系数作为模型输出,对岩体完整性评价模型进行训练。本发明融合随钻参数的时域特征和频域特征进行岩体完整性评价,可使岩体完整性评价更加精细化、准确化。
-
公开(公告)号:CN119251599A
公开(公告)日:2025-01-03
申请号:CN202411770780.8
申请日:2024-12-04
Applicant: 山东大学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基于图像与XRF光谱信息融合的煤岩识别方法及系统,涉及地质岩石识别分类技术领域,包括:获取待检测的煤岩图像;将所述煤岩图像输入至图像检测模型,获取可疑煤矸石及其位置信息;将可疑煤矸石进行元素测试,获取元素信息,将元素信息以及可疑煤矸石图像输入至融合分类模型,再分别经过元素特征提取模块提取元素特征,经过图像特征提取模块提取图像特征,将图像特征和元素特征在初融模块中进行矩阵相乘,形成相似度矩阵,将相似度矩阵与图像特征再进行深度融合得到初融特征,利用初融特征得到煤/煤矸石的分类结果。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