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359180B
公开(公告)日:2016-01-20
申请号:CN201310101346.6
申请日:2013-03-27
Applicant: 富士重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2D25/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D21/152 , B62D25/08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简单且轻量的构成提高对于小重叠偏置碰撞的性能的车身前部结构。将车身前部结构设定为如下构成,即,具备:前部侧架(40),其在车身前部于车宽方向夹有动力单元(10、20)而配置,且大致沿着前后方向延伸;以及负荷传递部件(100),其配置在前部侧架的前端部附近的车宽方向外侧,负荷传递部件的后端部(102)固定在前部侧架的车宽方向外侧的侧部的比动力单元的前后方向中央部更靠车辆前方侧的部位,负荷传递部件的前端部(101)相对于后端部配置在车辆前方侧且车宽方向外侧,其中利用对负荷传递部件的前端部向车辆后方侧的负荷输入,使前部侧架的与后端部的固定部位附近的区域向接近动力单元的方向位移。
-
公开(公告)号:CN105966465A
公开(公告)日:2016-09-28
申请号:CN201610130383.3
申请日:2016-03-08
Applicant: 富士重工业株式会社
Inventor: 桑原光政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D25/04 , B60S1/0488 , B62D25/082 , B62D25/14 , B62D25/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车室前部用支撑体。提供一种能够切实地抑制汽车车室的变形的车室前部用支撑体。该车室前部用支撑体具有:前部框架(15),其设置为与壁厚部(14)抵接并在汽车的车宽方向(W)延伸,所述壁厚部(14)在配置为覆盖仪表板(8)前方的车室前壁部(4)较厚地形成;后部框架(16),其在仪表板(8)内配置于前部框架(15)的后方,设置为在车宽方向(W)延伸;以及一对侧部框架(17),其连接前部框架(15)的两端部附近和后部框架(16)的两端部附近以形成环状。
-
-
公开(公告)号:CN103359179B
公开(公告)日:2015-12-09
申请号:CN201310097071.3
申请日:2013-03-25
Applicant: 富士重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D21/15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简单且紧凑的构成可以使前轮在小重叠偏置碰撞时向前束方向转向的车身前部构造。该车身前部构造构成为包括:前部副架(20),其安装在前部侧架的下部;拉杆(50),其配置在车轴前侧;拉杆按压部件(70),其比拉杆更靠车辆前方侧地安装于前部副架,且具有在碰撞时从前侧按压拉杆的按压部(72);以及旋转动作产生部件(60),其利用碰撞时输入的负荷,使得前部副架中的安装拉杆按压部件的区域(21)屈曲变形并且使得拉杆按压部件产生旋转动作,其中拉杆按压部件利用旋转动作从按压部偏离前轮(30)的转向轨迹的第一位置向按压部向车宽方向外侧摆出而能够按压拉杆的第二位置位移。
-
公开(公告)号:CN103359180A
公开(公告)日:2013-10-23
申请号:CN201310101346.6
申请日:2013-03-27
Applicant: 富士重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2D25/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D21/152 , B62D25/08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简单且轻量的构成提高对于小重叠偏置碰撞的性能的车身前部结构。将车身前部结构设定为如下构成,即,具备:前部侧架(40),其在车身前部于车宽方向夹有动力单元(10、20)而配置,且大致沿着前后方向延伸;以及负荷传递部件(100),其配置在前部侧架的前端部附近的车宽方向外侧,负荷传递部件的后端部(102)固定在前部侧架的车宽方向外侧的侧部的比动力单元的前后方向中央部更靠车辆前方侧的部位,负荷传递部件的前端部(101)相对于后端部配置在车辆前方侧且车宽方向外侧,其中利用对负荷传递部件的前端部向车辆后方侧的负荷输入,使前部侧架的与后端部的固定部位附近的区域向接近动力单元的方向位移。
-
公开(公告)号:CN103359179A
公开(公告)日:2013-10-23
申请号:CN201310097071.3
申请日:2013-03-25
Applicant: 富士重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D21/15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简单且紧凑的构成可以使前轮在小重叠偏置碰撞时向前束方向转向的车身前部构造。该车身前部构造构成为包括:前部副架(20),其安装在前部侧架的下部;拉杆(50),其配置在车轴前侧;拉杆按压部件(70),其比拉杆更靠车辆前方侧地安装于前部副架,且具有在碰撞时从前侧按压拉杆的按压部(72);以及旋转动作产生部件(60),其利用碰撞时输入的负荷,使得前部副架中的安装拉杆按压部件的区域(21)屈曲变形并且使得拉杆按压部件产生旋转动作,其中拉杆按压部件利用旋转动作从按压部偏离前轮(30)的转向轨迹的第一位置向按压部向车宽方向外侧摆出而能够按压拉杆的第二位置位移。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