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516593A
公开(公告)日:2024-08-20
申请号:CN202310137448.7
申请日:2023-02-20
Abstract: 一种低成本高强韧高耐热压铸镁合金及其制备方法,所述高强韧高耐热压铸镁合金是在常规AZ91D镁合金的基础上,通过Si与La或Ce元素的复合添加,在不添加任何价格昂贵的稀土元素及保证合金具有优良的铸造性能的前提下,解决现有镁合金无法同时兼顾高耐热性和高强韧的问题,有效提高了镁合金在室温及高温(175℃)条件下的力学性能,使镁合金获得较好的耐热性。该镁合金的室温屈服强度为190~200MPa,抗拉强度为270~280MPa,延伸率为5~7%;175℃高温条件下,屈服强度为140~150MPa,抗拉强度为185~205MPa,延伸率为17~22%;扩展了镁合金在汽车上的应用范围。
-
公开(公告)号:CN119282051A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411146710.5
申请日:2024-08-20
IPC: B22D11/103 , B22D11/00 , B22D11/1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半连续铸造装置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大规格高合金化镁稀土合金圆锭半连续铸造装置,该装置包括结晶器、引锭底座和分流盘,其中,在引锭底座的内底面上设有从上至下半径依次变大的多级圆弧凸台,用于促进高温熔体较快地流向边部,降低心部与边部之间的温度差;分流盘包括竖管和若干个呈扇形的分流区,分流区沿竖管的周向设置,高温熔体从竖管流入经所述的分流区流出,进入结晶器,使得高温熔体径向流量更加均匀。本发明显著提高了熔体流动的均匀性和温度的均匀性,以及铸锭的溶质和组织的均匀性,并减小热裂倾向,降低铸造过程中的开裂问题。制得的大规格高强韧镁合金铸锭无裂纹,组织无偏析、夹渣等缺陷,合格率大于98%。
-
公开(公告)号:CN116732399A
公开(公告)日:2023-09-12
申请号:CN202310638270.4
申请日:2023-06-0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强韧高耐热Mg‑Al‑RE系压铸镁合金及其制备方法,该合金中各组分的重量百分比为:Al:4.5~6%;La:4.5~6%;Mn:0.2~0.5%;Sn:0.02~0.1%;Be:0.002~0.02%;其他杂质总量和≤0.3%,余量为Mg;且上述元素还需要同时满足:0<Al‑(0.7La+2Mn)<1.2。该合金相较于传统压铸镁合金(如AZ91D、AM60、AE44等)具有高强高韧高耐热的特点,并且其屈服强度、延伸率与蠕变性能可超过A380压铸铝合金,此外该合金还同时拥有良好的压铸性能,极大地扩展了压铸镁合金的应用场景。
-
公开(公告)号:CN116713439A
公开(公告)日:2023-09-08
申请号:CN202310874318.1
申请日:2023-07-17
Abstract: 一种镁合金轮毂轮辋/轮辐交界处收缩类铸造缺陷的解决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1)准备镁合金轮毂模具,按照常规方法准备镁合金轮毂低压铸造或重力铸造用金属模具,金属模具由底模、侧模、上模组成;在上模上、轮辋/轮辐交界处即热节对应的区域设置自补缩冒口,自补缩冒口对应的上模位置中部设置保温镶块;2)镁合金轮毂浇注,金属模具预热后完成镁合金熔体浇注;3)开模取件,待镁合金轮毂铸件完全凝固后打开模具,取出铸件。本发明解决了现有重力铸造、低压铸造中镁合金轮毂容易在轮辋/轮辐交界处(热节)形成缩松/缩孔等收缩类铸造缺陷的行业性难题,显著提高镁合金轮毂的铸造成品率,实现了重力铸造、低压铸造批量生产镁合金汽车轮毂。
-
公开(公告)号:CN118419855A
公开(公告)日:2024-08-02
申请号:CN202410670564.X
申请日:2024-05-28
Applicant: 重庆大学 , 宝钢金属有限公司 , 宝武镁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1B3/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基于二氢化镁和钒酸铜的镁基储氢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储氢材料的制备技术领域。本发明主要是通过球磨将Cu3(VO4)2粉末包覆在MgH2粉末表面,利用Cu3(VO4)2双金属氧化物对Mg/MgH2体系进行协同催化改性,显著提升了MgH2的吸放氢速率,获得了低温储氢性能优异的复合储氢材料,同时达到了吸氢动力学和吸放氢总量的共同优化改善。相对于单一金属氧化物以及其他形式添加的双金属元素。本发明是为了解决MgH2吸放氢温度高、动力学缓慢等问题,实现中温下的快速吸放氢动力学,即实现在低温条件下(100℃)吸氢,并能在较低的放氢温度下(例如225℃,250℃)具备快速的放氢动力学。
-
公开(公告)号:CN119640247A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311200394.0
申请日:2023-09-18
Applicant: 宝钢金属有限公司 , 东莞市吉同镁合金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无裂纹兼具自修复性的镁合金表面化学转化膜及其制备方法,化学转化膜成分重量百分比为:Mg:10.0~30.0%,Al:0~5%,V:60~75%,P:1~7%,Ca:1~3%,Si:1~2%,O:1~5%,余量为杂质。形成的化学转化膜不含铬等对环境及人体有害的元素,且具有自修复性能,膜层均匀致密,无裂纹,提升镁合金的耐蚀性和使用寿命,操作方法简单、适用性强。
-
公开(公告)号:CN119614901A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411809493.3
申请日:2024-12-10
Applicant: 重庆大学 , 宝武镁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宝钢金属有限公司
Inventor: 陈玉安 , 邱俊淇 , 万海毅 , 郭子毅 , 王敬丰 , 潘复生 , 张珂 , 崔荣彬 , 诸天柏 , 王胜青 , 范付军 , 郭嘉成 , 唐伟能 , 胡勇 , 闻发平 , 杨欣宇 , 刘耀龙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储氢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镁基储氢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镁基储氢材料按照质量百分比计,包括Er2%‑12%、Ni2%‑12%、不可避免杂质和余量的Mg。该储氢材料具有优异的吸、放氢能力,在350℃,4MPa,5min放氢量可以达到6.16wt.%;300℃,4MPa,10min吸氢量可以达到5.77wt.%;250℃,4MPa,20min吸氢量可以达到5.7wt.%。
-
公开(公告)号:CN117778848A
公开(公告)日:2024-03-29
申请号:CN202311827613.8
申请日:2023-12-27
Applicant: 宝钢金属有限公司 , 重庆大学 , 宝武镁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Mg‑Ni‑Y‑Si系储氢合金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储氢材料技术领域。按重量百分含量计,该储氢合金中各元素的含量为:镍元素的含量不超过20%,钇元素的含量不超过20%,硅元素的含量不超过5%,余量为镁元素,且各元素的含量均不为0%;合金中包含Mg相和YSi2相。该储氢合金具有易被活化,储氢量高,储氢速率快,储氢温度适中,成本较低等优点,极其适用于氢能产业链中的固态储氢装置中。其制备过程中采用中间合金为原料,依次按照称重配料、熔炼、破碎及球磨等步骤完成合金制备。制备方法简单,易于控制合金组织,适合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7626083A
公开(公告)日:2024-03-01
申请号:CN202311825186.X
申请日:2023-12-27
Applicant: 重庆大学 , 宝钢金属有限公司 , 宝武镁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Mg‑Ni‑Gd合金的镁基储氢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镁基储氢材料的技术领域。本发明的镁基储氢材料为Mg‑Ni‑Gd合金和不可避免杂质,按照重量百分比计,所述Mg‑Ni‑Gd中含有Gd 2%~12%、Ni 2%~12%、不可避免杂质和余量的Mg。本发明的镁基储氢材料利用纳米化和元素自身催化效果来提升储氢性能,具有以下优点:(1)具有稳定的储氢循环动力学性能,经历了130次吸放氢循环后储氢量依然能够保持98.8%以上;(2)增加了放氢量和提升了放氢速度;(3)提升了吸氢速度和增加了吸氢量。
-
公开(公告)号:CN119614968A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411818409.4
申请日:2024-12-11
Applicant: 宝武镁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重庆大学 , 宝钢金属有限公司
Inventor: 郭子毅 , 张珂 , 郭嘉成 , 陈玉安 , 邱俊琪 , 万海毅 , 王敬丰 , 潘复生 , 唐伟能 , 胡勇 , 闻发平 , 杨欣宇 , 刘耀龙 , 崔荣彬 , 诸天柏 , 王胜青 , 范付军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储氢材料技术领域,涉及快淬Mg‑Ni‑Y‑Si系储氢合金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按重量百分含量计,该储氢合金中各元素的含量为:镍元素的含量不超过20%,钇元素的含量不超过20%,硅元素的含量不超过5%,余量为镁元素,且各元素的含量均不为0%;所述快淬Mg‑Ni‑Y‑Si系储氢合金依次经过熔炼、快淬以及球磨后制得,且经熔炼后获得的铸态合金具有Mg相、Mg2Ni相、LPSO相、YNiSi相,快淬后获得的快淬合金条带仅具有Mg相,球磨后获得的快淬Mg‑Ni‑Y‑Si系储氢合金具有Mg相、Mg2Ni相、LPSO相、YNiSi相。该储氢合金具有易被活化,储氢量高,储氢速率快,储氢温度适中,成本较低等优点,极其适用于氢能产业链中的固态储氢装置中,并且制备方法简单,易于控制合金组织,适合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