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465856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011091.9
申请日:2024-07-26
Applicant: 安徽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 , 长江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所
IPC: E02B3/02 , C02F3/32 , E02B5/02 , E02B5/08 , E02B8/06 , E02B11/02 , E02B11/00 , E02B13/02 , E02D3/00 , E03F5/10 , E03F1/00 , E03F3/02 , E03F3/04 , E03F7/02 , E03F5/22 , A01G22/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基于湿地单元的生态湿地蓄洪区水质净化系统的构建方法,包括:(1)将湿地区域进行功能分区布局;(2)对各功能分区进行植物配置;(3)将各功能分区进行湿地单元划定,对湿地的进出水建筑物的规模和位置进行布局;(4)对湿地的生态修复区域实施生态修复工程;(5)根据实施生态修复工程后湿地的进出水水质,评估湿地的水质净化效果是否达到预设要求;(6)根据各湿地单元的进出水水质,评估各湿地单元的水质净化效果是否达到预设要求。本申请在尽可能减少工程量的前提下,构建出了可充分发挥水质净化效果的水质净化系统,尤其适合面积大、地形复杂且土地利用类型多样的生态湿地蓄洪区的建设。
-
公开(公告)号:CN117682673B
公开(公告)日:2024-07-16
申请号:CN202311804692.0
申请日:2023-12-26
Applicant: 长江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所 , 安徽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向多目标协同提升的蓄洪区生态湿地构建方法,包括:一,以提升农业生产为目标,对蓄洪区进行生态湿地构建;二,根据生态湿地蓄洪区的水质净化目标和蓄洪区内部当前的污染情况,当蓄洪区当前未达到水质净化目标,进行基于提升水质净化目标的生态湿地构建;三,以提升生物多样性为目标,对蓄洪区进行如下生态湿地构建。本发明方法统筹考虑蓄洪区农业生产、水质净化、生物多样性提升,是蓄洪区多目标协同提升的最有效途径,可科学地指导生态湿地蓄洪区的建设。
-
公开(公告)号:CN117964188A
公开(公告)日:2024-05-03
申请号:CN202410134367.6
申请日:2024-01-31
Applicant: 安徽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 , 同济大学
IPC: C02F11/02 , C02F1/28 , C02F3/34 , C02F3/32 , C02F11/00 , C02F101/16 , C02F101/10 , C02F101/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多塘湿地底质改良剂及其制备方法,涉及多塘湿地底质生态系统恢复的技术领域,底质改良剂是以无机多孔载体为壳层、菌种为中间层、植物种子为核层制备得到,所述中间层是将不同菌种分布在不同包覆层的包覆结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种子活化;S2.菌种培养;S3.核层制备;S4.菌种中间层制备;S5.外层制备。本发明制备的改良剂不仅能够澄澈水体,降低水体中的悬浮质,还能够改善多塘湿地底质,降低底泥中有机物含量,有利于沉水植物生态的恢复,在沉水植物成长后,多塘湿地还能够用于处理污水厂的尾水深度生态净化。
-
公开(公告)号:CN119465856B
公开(公告)日:2025-05-13
申请号:CN202411011091.9
申请日:2024-07-26
Applicant: 安徽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 , 长江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所
IPC: E02B3/02 , C02F3/32 , E02B5/02 , E02B5/08 , E02B8/06 , E02B11/02 , E02B11/00 , E02B13/02 , E02D3/00 , E03F5/10 , E03F1/00 , E03F3/02 , E03F3/04 , E03F7/02 , E03F5/22 , A01G22/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基于湿地单元的生态湿地蓄洪区水质净化系统的构建方法,包括:(1)将湿地区域进行功能分区布局;(2)对各功能分区进行植物配置;(3)将各功能分区进行湿地单元划定,对湿地的进出水建筑物的规模和位置进行布局;(4)对湿地的生态修复区域实施生态修复工程;(5)根据实施生态修复工程后湿地的进出水水质,评估湿地的水质净化效果是否达到预设要求;(6)根据各湿地单元的进出水水质,评估各湿地单元的水质净化效果是否达到预设要求。本申请在尽可能减少工程量的前提下,构建出了可充分发挥水质净化效果的水质净化系统,尤其适合面积大、地形复杂且土地利用类型多样的生态湿地蓄洪区的建设。
-
公开(公告)号:CN117808373A
公开(公告)日:2024-04-02
申请号:CN202410217737.2
申请日:2024-02-28
Applicant: 长江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所 , 安徽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9 , G06Q50/26 , G01N33/18 , G01N33/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基于湿地单元的水质净化效果评估方法,包括:(1)将湿地的生态修复区域进行功能分区布局;(2)对各功能分区进行植物配置;(3)将多田湿地区、沼泽湿地区和林草湿地区进行湿地单元划定,以及对湿地的进出水建筑物的规模和位置进行布局;(4)对生态修复区域实施生态修复工程;(5)根据实施生态修复工程后湿地的进出水水质,评估湿地的水质净化效果是否达到预设要求;(6)根据各湿地单元的进出水水质,评估各湿地单元的水质净化效果是否达到预设要求;对未达到预设要求的湿地单元进行生态修复工程的优化。本发明可从空间上识别出净化效果欠佳的湿地单元,从而为生态修复工程的局部优化提供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9143298A
公开(公告)日:2024-12-17
申请号:CN202411576738.2
申请日:2024-11-06
Applicant: 安徽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 ,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底栖动物强化人工湿地去除尾水中微塑料的方法,涉及微塑料去除技术领域。人工湿地通过前后段复合基质层的多层设计,物理过滤与化学吸附相结合;粗砂和细砂层的分级过滤功能,加上改性生物炭层对微塑料的吸附作用,使得系统能够有效捕获和去除不同粒径的微塑料颗粒;并且通过引入滤食与颗粒捕获能力强的底栖动物,增强了湿地系统的捕获能力,底栖动物通过摄取和过滤微塑料颗粒,不仅直接减少微塑料含量,还促进了底部微生物的生物活性;微生物的降解作用则能够进一步将微塑料分解,实现生物修复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7952469A
公开(公告)日:2024-04-30
申请号:CN202410133362.1
申请日:2024-01-30
Applicant: 安徽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 , 同济大学
IPC: G06Q10/0639 , G06Q50/06 , G06Q50/26 , G06F18/24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洪水调蓄湿地生态碳汇潜力评估方法,涉及湿地生态系统碳汇核算技术领域。所述评估方法包括步骤如下:S1、获取目标洪水调蓄湿地的空间数据;S2、将目标洪水调蓄湿地划分为六种类型的生态系统区域;S3、对六种类型的生态系统区域进行样地划分并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样地;S4、分别测量每个被选取的样地内植物的CO2通量,并计算平均值;S5、分别测量每个被选取的样地内水体的碳汇量,并计算平均值;S6、根据洪水调蓄湿地碳汇潜力评估模型计算目标洪水调蓄湿地的年碳汇潜力;所述评估方法能够针对洪水调蓄湿地生态碳汇潜力进行准确的定量评估,弥补洪湿地生态系统碳汇潜力评估工作上的空白。
-
公开(公告)号:CN117699985A
公开(公告)日:2024-03-15
申请号:CN202410100053.4
申请日:2024-01-24
Applicant: 安徽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 , 同济大学
IPC: C02F3/32 , C02F3/34 , C02F101/30 , C02F101/20 , C02F101/16 , C02F101/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基于使用复合菌剂的生态湿地蓄洪区多样性生境营造方法,涉及湿地多样性生境营造技术领域。具体包括:S1.生态湿地蓄洪区内植物的选择;S2.复合菌剂的选择和制备;S3.湿地底泥改善;S4.湿地植物恢复。本发明的复合菌剂投入湿地后,可增强植物吸收营养物质的能力,促进植物生长;具有产铁载体特性,能够增强植物对营养物质的吸收能力,更好抵御病原菌对植物的侵害,增强植物抗逆性,维持湿地生态系统平衡;具有固氮固碳能力,有利于维持湿地的碳氮循环;能促进植物对磷素吸收,减少湿地内磷酸钙等不溶性物质的积累;能吸附重金属,降解有机污染物,提高湿地土壤质量,从而创造出适宜多种生物生息繁衍的环境,更大程度的体现湿地的生态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221433599U
公开(公告)日:2024-07-30
申请号:CN202323386130.7
申请日:2023-12-12
Applicant: 安徽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园林景观节能型水循环装置,涉及水景观技术领域。所述水循环装置包括:水池、潜水泵、喷头和回水孔;水池下方设置有储水池,储水池内设置有潜水泵;水池内设置有若干喷头,喷头与潜水泵连接,潜水泵为喷头供水;水池的池底中部开设有回水孔,回水孔连通水池与储水池;池底的内壁设置为漏斗状;水循环装置工作时,潜水泵将储水池中的水送往喷头,喷头喷水形成水景;喷头喷出的水落回水池内,落水沿着池底的内壁快速流向回水孔,通过回水孔流回储水池,实现了水循环,水池不存水,减少了水在水池中的蒸发浪费量,有效避免了水资源的浪费。
-
公开(公告)号:CN220812061U
公开(公告)日:2024-04-19
申请号:CN202420542369.4
申请日:2024-03-20
Applicant: 安徽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2F3/3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合生态浮岛的挡墙,涉及水利技术领域。所述结合生态浮岛的挡墙包括:挡墙和生态浮岛;挡墙的外壁开设有若干沿竖直方向延伸的T型滑槽;生态浮岛的外壁安装有与T型滑槽一一对应的滑块;滑块沿T型滑槽自由滑动;滑块内安装有自由旋转的橡胶滑轮,橡胶滑轮的轮边从侧面凸出至滑块外;生态浮岛与挡墙沿竖直方向滑动连接,有效避免生态浮岛被水流冲走,且生态浮岛随着水位来变化漂浮高度,能够一定程度得抵抗水流冲刷,橡胶滑轮的设置使得生态浮岛与挡墙的滑动更加顺畅,且减少生态浮岛随水飘动时与挡墙的磕碰,进一步提升生态浮岛的使用寿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