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446262A
公开(公告)日:2023-07-18
申请号:CN202310288473.5
申请日:2023-03-21
Applicant: 安徽省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 合肥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桥梁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更换式拱桥吊杆及索力控制方法。本发明的自更换式拱桥吊杆包括上吊点以及下吊点,中间吊杆的顶端铰接于上吊点处,中间吊杆的底端套设有连接块,连接块的两侧对称设置吊钩,从而分别与下吊点处两组对称设置的吊环间形成钩合配合;中间吊杆的伸出连接块的一段杆身设置外螺纹段,且外螺纹段处螺纹配合有紧固螺母;中间吊杆上还布置有用于在线测试中间吊杆的索力的索力传感器;其优化了拱桥吊杆的承力结构,并可实现拱桥吊杆在使用过程中的在线索力调节功能,从而在提升吊杆更换便捷性的同时,亦能保证拱桥吊杆的正常使用寿命,使用灵活方便。
-
公开(公告)号:CN115821794A
公开(公告)日:2023-03-21
申请号:CN202211609947.3
申请日:2022-12-12
Applicant: 安徽省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 合肥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钢结构桥梁顶推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钢箱梁交替顶推防偏移施工方法。本发明包括安装顶推组件;拼装导梁;拼装左幅第一节间的桥面系和右幅第一节间的桥面系;将两幅已拼装的带有导梁的桥面系向对岸顶推一个节间距离;两幅桥面系依次交替向对岸顶推,并同步逐节间架设钢箱梁,直至两幅桥面系顶推到位;利用顶推组件将桥面系落梁至设计标高;完成桥面系顶推施工;依次架设两岸边跨桥面系,对两岸边跨桥面系和上述顶推到位的桥面系进行粱底焊接和涂装,再在两幅桥面系之间架设并焊接中横梁。本发明在降低非对称钢箱梁顶推施工难度的同时,亦能保证该非对称钢箱梁施工的安全性和高效施工性,具备了受力合理及安全可靠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6180624A
公开(公告)日:2023-05-30
申请号:CN202310288465.0
申请日:2023-03-21
Applicant: 安徽省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 合肥工业大学
IPC: E01D22/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桥梁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拼装式异形吊杆模组更换装置及更换方法。本发明属于桥梁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拼装式异形吊杆模组更换装置及更换方法。本发明包括匹配拱肋截面外形的拼装式抱箍,临时吊索的顶端通过万向节模组从而角度可调的固定在拼装式抱箍的上定位点处,临时吊索的底端固定于下吊梁上,并通过补偿千斤顶实现临时吊索的张拉,下吊梁上方搁置有桥面系横梁。本发明可解决异形拱桥吊杆角度多变而带来的临时吊索角度调整困难的问题,同时周转使用时可以根据拱肋截面变化灵活调整抱箍大小,降低了变截面拱肋处吊杆模组更换的成本与难度,节约了施工时间及人工、设备数量,施工所需时间也能得到有效缩短。
-
公开(公告)号:CN115928589A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211596159.5
申请日:2022-12-12
Applicant: 安徽省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 合肥工业大学
IPC: E01D21/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钢结构桥梁顶推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钢箱梁交替顶推防偏移装置。本发明包括顶推组件以及纠偏组件,其中:顶推组件分别布置于每幅桥面系的两侧纵梁的下方,用于交替式顶推两幅桥面系;纠偏组件连接两幅桥面系,用于以当前作为静件的其中一幅桥面系为基准,引导当前作为动件的另一幅桥面系作前行动作。本发明在降低非对称钢箱梁顶推施工难度的同时,亦能保证该非对称钢箱梁施工的安全性和高效施工性,具备了结构紧凑、受力合理及安全可靠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9004638B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11489642.2
申请日:2024-10-24
Applicant: 合肥工业大学 , 安徽省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30/13 , G06F30/23 , G06T17/20 , G06F111/10 , G06F111/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非对称大跨度异形钢拱桥地震易损性评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流程:S1:开展大跨度非对称异形钢拱桥桥梁动力测试;S2:建立全桥数值分析模型并与动力测试结果比对验证;S3:开展大跨度非对称异形钢拱桥地震作用反应分析;S4:开展大跨度非对称异形钢拱桥典型构件易损性分析;S5:开展大跨度非对称异形钢拱桥系统易损性分析。本发明通过全桥数值分析模型并与动力测试结果比对验证,在大跨度非对称异形钢拱桥有限元模型能够较好地反映桥梁动力响应的基础上,开展适用于大跨度非对称异形钢拱桥有限元模型抗震性能分析方法,提高非对称大跨度异形钢拱桥地震易损性评估的准确性以及可信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004638A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411489642.2
申请日:2024-10-24
Applicant: 合肥工业大学 , 安徽省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30/13 , G06F30/23 , G06T17/20 , G06F111/10 , G06F111/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非对称大跨度异形钢拱桥地震易损性评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流程:S1:开展大跨度非对称异形钢拱桥桥梁动力测试;S2:建立全桥数值分析模型并与动力测试结果比对验证;S3:开展大跨度非对称异形钢拱桥地震作用反应分析;S4:开展大跨度非对称异形钢拱桥典型构件易损性分析;S5:开展大跨度非对称异形钢拱桥系统易损性分析。本发明通过全桥数值分析模型并与动力测试结果比对验证,在大跨度非对称异形钢拱桥有限元模型能够较好地反映桥梁动力响应的基础上,开展适用于大跨度非对称异形钢拱桥有限元模型抗震性能分析方法,提高非对称大跨度异形钢拱桥地震易损性评估的准确性以及可信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940047A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510436106.4
申请日:2025-04-09
Applicant: 合肥工业大学 , 中能建建筑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6F30/23 , G06F30/13 , G06T17/20 , G06F111/1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建筑领域,具体是一种高强钢筋混凝土柱受压承载与变形的数值计算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连续改变高强钢筋偏压柱柱体远离轴向力侧以及相邻轴向力侧的应变值大小,每个远离轴向力侧的应变与相邻轴向力侧的应变构成一组应变对;S2、根据应变对反算柱体截面在对应状态下所受的轴向力、弯矩以及曲率;S3、筛选有效的应变对,将剩余应变对数据优化后作为数据集;S4、根据数据集计算不同状态下柱体的极限承载力或侧向变形位移。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准确高效的用于计算高强钢筋偏心受压柱体的极限承载力以及侧向变形位移的计算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9266586A
公开(公告)日:2025-01-07
申请号:CN202411690213.1
申请日:2024-11-25
Applicant: 福建七建集团有限公司 , 合肥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梁柱节点抗震加固的新型装配式粘滞阻尼器,包括:连杆、连接板和液压缓冲装置,框架梁和框架柱上分别铰接连接有一道连杆,两道连杆均铰接连接至连接板;液压缓冲装置包括活塞杆和密封舱,密封舱铰接在框架梁和框架柱的连接节点处,密封舱内设有高阻尼液体,活塞杆一端插在密封舱内,另一端铰接连接至连接板。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铰接结构与框架梁、框架柱连接,便于安装在既有结构中;连杆将框架梁、框架柱连接角度的变化转化为活塞杆的运动,进而使密封舱内的高阻尼液体产生阻尼力,抵抗框架梁、框架柱连接角度的变化趋势,实现抗震性能的提升。
-
公开(公告)号:CN117005319A
公开(公告)日:2023-11-07
申请号:CN202311054859.6
申请日:2023-08-22
Applicant: 合肥工业大学 , 安徽省公路桥梁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短吊杆纵桥向偏移调节装置,拱肋和桥面板上对应地开设有椭圆孔洞,拱肋上方和桥面板下方对应地设有数对耳板,短吊杆的上下两端分别贯穿拱肋和桥面板上的椭圆孔洞,短吊杆的上下两端分别通过预应力锚具锚固在耳板间的鼓形截面区上。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拱肋和桥面板分别设置上下耳板,短吊杆的上下两端分别锚固在上下耳板的端部,因此短吊杆的长度相比传统桥梁结构中更长,有效提升了其抵抗弯曲应力的能力;在短吊杆的锚固端两侧加装扭转阻尼器,当短吊杆发生高频振动时,扭转阻尼器对其提供缓冲力,降低短吊杆的振动效应。
-
公开(公告)号:CN116759025A
公开(公告)日:2023-09-15
申请号:CN202310686900.5
申请日:2023-06-12
Applicant: 合肥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工程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钢渣替换粗骨料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方法及制作方法。本发明包括以下步骤:确定替换率;获得转换系数;获得计算强度;获得配制强度;获得水泥抗压强度实测值;确定骨料回归系数的取值;获得水灰比;确定单位用水量;获得水泥用量;确定砂率;获得粗骨料用量;获得钢渣用量;获得石子用量;得到配合比。本发明可显著提高各组分用量确定的效率,节省试验工作量,缩短试验周期,降低经济成本,在确保混凝土成品的强度满足使用要求的同时,可快速实现目标强度要求下的钢渣替换粗骨料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目的;本发明中涉及的计算步骤可为相关类型的智能化算法的编制提供参考。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