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面垃圾自动清扫船
    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2963505B

    公开(公告)日:2015-02-25

    申请号:CN201210502339.2

    申请日:2012-11-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面垃圾自动清扫船,属于水面垃圾清理技术领域。它包括船体,还包括垃圾收集系统和垃圾运输系统,所述的垃圾收集系统包括垃圾储存箱、链轴、引导臂、阻拦网、链条和收集筐;所述的垃圾运输系统包括导轨传送架和升降架,所述的导轨传送架由横向导轨和纵向导轨交叉组成;所述的升降架包括挂钩、套筒、斜杆、底座、竖直杆、横杆、电机和丝杆组成。本发明能船体的结构简单,使得整船在功能增加的基础上结构却得到简化,作业成本和制造成本也大幅下降,能耗也相应的降低,便于该清扫船的推广使用,并且能实现水面垃圾的自动清扫。

    一种基于非线性流形学习的滚动轴承故障诊断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096593B

    公开(公告)日:2024-10-25

    申请号:CN202210811599.1

    申请日:2022-07-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非线性流形学习的滚动轴承故障诊断方法,属于故障诊断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以下步骤:首先采集滚动轴承的各类工况信号,并获取其时域信号样本集;接着对采集的滚动轴承工况信号进行特征提取和二次特征筛选;然后对于经过二次特征筛选后的各类工况信号数据,量化其低维样本点之间的降维性能指标和构建可视化三维图。本发明融入了监督学习思想和基于马氏距离的度量方式,通过对可视化三维图中各类工况样本之间的聚散性分析,能够有效判断出滚动轴承的各类故障类型。

    一种激光冲压成形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9604415A

    公开(公告)日:2019-04-12

    申请号:CN201811532201.0

    申请日:2018-12-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激光冲压成形方法及装置,属于激光加工技术领域。该装置包括激光器、导光系统、工件模具系统及控制系统;该成形方法首先将板料和模具放置在密封腔中,使用真空抽气泵将密封腔内的空气抽出,使模腔内形成接近真空状态,然后用激光诱导的冲击波使板料成形。本发明设备简单,无需复杂的模具,通过控制机械手的位置,可实现柔性加工,本发明的加工参数具有良好的可控性,操作安全可靠,本发明具有潜在的市场应用价值。

    水面垃圾自动清扫船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963505A

    公开(公告)日:2013-03-13

    申请号:CN201210502339.2

    申请日:2012-11-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面垃圾自动清扫船,属于水面垃圾清理技术领域。它包括船体,还包括垃圾收集系统和垃圾运输系统,所述的垃圾收集系统包括垃圾储存箱、链轴、引导臂、阻拦网、链条和收集筐;所述的垃圾运输系统包括导轨传送架和升降架,所述的导轨传送架由横向导轨和纵向导轨交叉组成;所述的升降架包括挂钩、套筒、斜杆、底座、竖直杆、横杆、电机和丝杆组成。本发明能船体的结构简单,使得整船在功能增加的基础上结构却得到简化,作业成本和制造成本也大幅下降,能耗也相应的降低,便于该清扫船的推广使用,并且能实现水面垃圾的自动清扫。

    一种基于改进后MobileNetV3-AHFF网络的行星齿轮箱故障诊断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884883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510033188.8

    申请日:2025-01-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改进后MobileNetV3‑AHFF网络的行星齿轮箱故障诊断方法,属于故障诊断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采集行星齿轮箱在不同工况下的一维振动加速度信号,然后应用Chirplet连续变换将其生成二维时频图,制作行星齿轮箱故障数据集;将SWD‑HNNE模块融入MobileNetV3‑AHFF网络中,进而引入基于SWD距离的度量方式和半监督学习思想,得到改进后的MobileNetV3‑AHFF网络,即MobileNetV3‑AHFF‑SWD‑HNNE网络;对MobileNetV3‑AHFF‑SWD‑HNNE网络进行多轮迭代训练,保存最优模型并将其作为故障诊断模型,利用该模型进行行星齿轮箱故障诊断,得到诊断结果。本发明将流形降维模块融入MobileNetV3‑AHFF网络架构中,并结合基于SWD距离的度量方式和半监督学习思想,实现对高维故障数据集的特征筛选和降维处理,有效地提高了行星齿轮箱的故障识别精度。

    一种高线吐丝机托板位置在线智能精确调整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0773586B

    公开(公告)日:2024-04-12

    申请号:CN201911229577.9

    申请日:2019-12-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高速线材生产线机械技术领域的一种高线吐丝机托板位置在线智能精确调整装置,包括伺服电机、减速箱、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三连杆、传动轴、托板、支座和吐丝机护罩,吐丝机护罩上设有固定板,减速箱通过螺栓连接在吐丝机护罩的固定板上,伺服电机的右侧动力输出轴与减速箱一端出轴连接,减速箱另一端出轴连接有第一连杆,第一连杆的活动端连接有第二连杆,第二连杆的另一端连接有第三连杆,第三连杆的另一端连接有传动轴;本发明通过将托板进行更换有效地节约了生产成本,结构简单、加工容易,安装方便,通过少量零件简单配合,实现了吐丝机托板智能快捷地微小、精确角度的调整,从而使成卷线材平稳地落到风冷辊道上。

    一种金属板料冲击波成形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9604416B

    公开(公告)日:2019-12-31

    申请号:CN201811533772.6

    申请日:2018-12-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金属板料冲击波成形方法及装置,属于板料的塑性加工技术领域。该装置包括激光器、导光系统、板料模具系统、供气系统、控制反馈系统。该装置利用供气系统向压力室中按体积比为2:1的比例提供氢气和氧气,激光器发出的脉冲激光束通过导光系统照射在吸收层上,吸收层气化电离产生高温高压的等离子体,其迅速膨胀产生冲击波作用在工件上,同时高温高压的等离子体引爆压力室中的混合气体产生冲击波,该冲击波也作用在板料上。用激光诱导的冲击波和混合气体爆炸产生冲击波共同作用可以有效地解决激光冲击成形中难以实现对厚板的大面积成形的不足,具有良好的市场应用前景。

    典型柔性构件次碰撞试验台

    公开(公告)号:CN103900782A

    公开(公告)日:2014-07-02

    申请号:CN201410155114.3

    申请日:2014-04-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典型柔性构件次碰撞试验台。该次碰撞试验台主要包括试验梁及其固定装置,杆、球等典型柔性构件及其运动约束装置,梁表面微小位移变化的测量装置,以及独立于试验台主体结构的次碰撞测量电路和激光测振仪。在杆、球等典型柔性构件碰撞试验梁时,通过检测装置,收集试验数据,研究典型柔性构件低速碰撞时的次碰撞行为。本发明试验台构件之间定位精确、试验台工作稳定、实验重复精度高;试验台具有结构简单、易于调整等特点。

    淬火感应器与回转支承滚道间位置的自动检测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1974669A

    公开(公告)日:2011-02-16

    申请号:CN201010502432.4

    申请日:2010-09-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10/25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淬火感应器与回转支承滚道间位置的自动检测装置,属于工业测量技术领域。该自动检测装置主要由红宝石探针、压力传感器、法兰、变压器支架、伺服电机、滚珠丝杠、丝杠螺母、立柱、控制系统、导轨、支座、机座、滑板等组成,该装置利用红宝石探针感应,压力传感器反馈,通过控制系统显示并调节淬火感应器与回转支承滚道间位置。本发明所提供的自动检测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用于自动检测淬火感应器与滚道间位置,能够有效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精确保证淬火层深度和均匀性,提高滚道表面淬火层的质量,改善回转支承的使用性能。

    大直径回转支承滚道直径测量杆比对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1135552A

    公开(公告)日:2008-03-05

    申请号:CN200710130924.3

    申请日:2007-08-3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大直径回转支承滚道直径测量杆比对装置,属于工业测量技术领域。该比对装置由机座、步进电机、丝杠螺母副、固定挡头、光栅、移动挡头、V型块、导轨、显示器、控制器等组成。测量杆分外滚道测量杆和内滚道测量杆。当校准回转支承内圈外滚道测量杆时,测量杆上钢球的内侧与固定挡头和移动挡头外侧面接触;当校准回转支承外圈内滚道测量杆时,钢球的外侧与固定挡头和移动挡头内侧面接触。通过控制步进电机使移动挡头作直线运动,确保测量杆与固定挡头和移动挡头接触可靠,通过计算可得测量杆定形尺寸。本检测装置减少传统采用游标卡尺比对引起的测量误差,显示准确可靠,避免了人工读取卡尺等工具可能发生的失误,操作简单,检测结果准确。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