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272601A
公开(公告)日:2024-07-02
申请号:CN202410422121.9
申请日:2024-04-09
Applicant: 新余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安徽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复吹转炉采用高磷铁水生产9Ni钢的高效脱磷方法,采用顶底复吹转炉冶炼,通过兑铁水前预加石灰石、吹炼第一阶段加入石灰石、氧化铁皮,吹炼第二阶段优化硅铁、氧化铁皮加入量、氧枪枪位以及吹炼第三阶段优化炉渣成分和出钢温度,协同改善了吹炼前中期低温条件下炉渣的粘度和发泡能力,促进了熔池中脱磷产物向渣中快速传质和富集,促进了炉渣与渣中高镍铁珠的有效分离,实现了中枪位和低供氧强度吹炼过程高磷铁水中磷的快速脱除和低铁、低镍损耗,缩短了脱磷冶炼周期,放宽了复吹转炉冶炼超低磷9%Ni钢对于铁水磷含量的要求,可实现高磷(P≥0.13%)铁水转炉终点低磷目标(P≤0.005%)的稳定命中。
-
公开(公告)号:CN108131654A
公开(公告)日:2018-06-08
申请号:CN201711415673.3
申请日:2017-12-25
Applicant: 安徽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的一种焦炭反应性测定装置的水蒸气发生方法,属于化工反应技术领域。本发明根据实验所需的水蒸气温度和流量计算出蒸馏水的流量,调节水蒸气发生装置的调速型蠕动泵的流量,在调速型蠕动泵的驱动下蒸馏水由烧杯经供液管流动至蒸发单元的水蒸气发生器,该水蒸气发生器设置为漏斗状,蒸馏水在水蒸气发生器中向上运动,蒸馏水的蒸发面积逐渐增大,在蒸馏水运动至水蒸气发生器顶部时,蒸馏水气化生产水蒸气,水蒸气由水蒸气发生器进入石英管内。本发明通过对实验水蒸气的温度、流量和气流稳定性的精确控制,可直接用于不同温度下、水蒸气与其他气体在不同流量下的焦炭溶损反应或其他实验室研究。
-
公开(公告)号:CN114839029B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210257196.7
申请日:2022-03-16
Applicant: 安徽工业大学
IPC: G01N1/32 , G01N1/34 , G01N1/28 , G01N15/0205 , C23F1/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显示易切削奥氏体不锈钢晶界和硫化锰形貌的侵蚀剂及方法,属于金相检验分析技术领域。本发明的侵蚀剂包括以下组分:无水乙醇150~200ml,蒸馏水90~120ml,浓盐酸60~80ml,无水氯化铜1.5~2.0g,硝酸3~4ml,三氯化铁4.5~5.5g。该侵蚀剂的侵蚀方法:先将已配好的侵蚀剂加热至35~40℃,然后把侵蚀剂倒入内槽为塑料材质的超声波清洗机中,再把已加工好的试样抛光面朝上放入侵蚀剂中;待试样表面颜色变灰后取出并用清水冲洗和乙醇棉球擦拭处理,然后吹干乙醇。采用本发明的侵蚀剂及侵蚀方法,可以同时清晰、健全地显示易切削奥氏体不锈钢的晶界及其中MnS的析出形态和分布,且显示速度较快。
-
公开(公告)号:CN115786802B
公开(公告)日:2023-12-12
申请号:CN202211498956.X
申请日:2022-11-28
Applicant: 安徽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排气歧管、高镍球墨铸铁及其模铸方法,属于高镍球墨铸铁制备技术领域。本发明的一种高镍球墨铸铁,其室温组织由奥氏体、石墨粒子和晶界碳化物构成,所述晶界碳化物主要呈短带状,碳化物面积百分比在2.2%~2.8%之间,平均尺寸在70~78μm之间;其制备过程为:配料、中频感应炉熔炼、模铸和永磁搅拌。本发明通过特制合金烧结球和永磁搅拌的协同作用,一方面有效促进了高镍球墨铸铁凝固过程石墨粒子的形核和球化,另一方面显著抑制了其晶界碳化物的析出和粗化,极大程度提高了其耐热疲劳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5011881A
公开(公告)日:2022-09-06
申请号:CN202210890492.0
申请日:2022-07-27
Applicant: 安徽工业大学
IPC: C22C38/02 , C22C38/04 , C22C38/06 , C22C38/60 , C21D1/18 , C21D1/42 , C21D6/00 , C21D8/06 , C22C33/06 , B21C37/04 , B21J5/00 , E05B15/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塑性和钻孔性能优良的中碳葫芦锁体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锁具技术领域。本发明的一种塑性和钻孔性能优良的中碳葫芦锁体材料,按质量百分比计包含以下成分:C:0.5%~0.7%,Si:0.1%~0.3%,Mn:0.6%~1.0%,S:0.15%~0.25%,Bi:0.06%~0.08%,Al:1.1%~1.4%,B:0.002%~0.004%。本发明通过对锁体材料中的其他元素组成和配比进行优化设计,通过多种元素的协同作用,从而不仅能够提高该锁体材料在钻孔过程中的断屑、排屑能力,同时还能够有效改善材质塑性,使得该材料能够满足葫芦锁体对连续化高速钻大孔的加工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3528889A
公开(公告)日:2021-10-22
申请号:CN202110799868.2
申请日:2021-07-15
Applicant: 安徽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环保型含铋易切削钢用铋钛锰硒合金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合金生产技术领域。本发明以高纯铋块、硒粒、低碳锰块和海绵钛为原料,通过采用感应炉分阶段升温工艺和精确控制各原料的比例、加入顺序及造渣剂成分得到铋钛锰硒高温熔体,随后再进行雾化、冷凝处理,最终得到具有一定粒度的铋钛锰硒合金颗粒,其成分按重量百分比为:Bi:40%~50%,Ti:5%~10%,Se:5%~10%,Mn:35~45%,C:0%~0.1%且5≤Bi/Ti≤8。本发明的铋钛锰硒合金在高温熔炼过程不易氧化和气化,烧损少,烟气污染小,该合金用于高温下的环保型含铋易切削钢合金化处理时气化少,合金收得率高。
-
公开(公告)号:CN113462983A
公开(公告)日:2021-10-01
申请号:CN202110800145.X
申请日:2021-07-15
Applicant: 安徽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易钻孔且排屑快的锁体钢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锁具技术领域。其化学成分按质量百分比计为:C:0.01~0.03%,Si:0~0.04%,Mn:1.6%~2.0%,P:0.010%~0.030%,S:0.40%~0.55%,Bi:0.15%~0.22%,Se:0.005%~0.01%,T[O]:0.003%~0.006%,B:0.004%~0.006%,其余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本发明以复合添加一定量Bi、Se和优化钢中Mn、S含量,有效控制了锁体钢的Mn(S,Se)、铁素体和珠光体尺寸和形态,进一步降低了钢的硬度,提高其钻孔过程排屑、断屑能力和钻头寿命;且制备过程中通过锻造、热轧、分阶段冷却和抛丸工艺,最终得到基体铁素体组织和少量珠光体组织、钻孔性能优良的锁体钢产品,该产品硬度低、易钻孔、排屑快、散热快,对高速钻头磨损小,可广泛用于制造挂锁和葫芦锁锁体。
-
公开(公告)号:CN113444976A
公开(公告)日:2021-09-28
申请号:CN202110800295.0
申请日:2021-07-15
Applicant: 安徽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钻孔制锁的高碳高铝钢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锁具技术领域。本发明的高碳高铝钢的化学成分按质量百分比计为:C:1%~1.5%,Si:0.3%~0.6%,Mn:0.2%~0.6%,P:0.01%~0.04%,S:0.02%~0.04%,Bi:0.03%~0.06%,Al:1.5%~2.5%,N:0.003%~0.006%,Ti:0~0.03%,其余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且控制组分中的Si+Al≥2.4%。其制备过程为:按照设定的化学成分冶炼铸成铸锭,铸锭高温均质化处理后锻造成钢坯,钢坯通过热轧、保温、淬火、回火和抛丸处理,获得硬度低、均匀分布大量1~10μm石墨粒子的铁素体组织。本发明高碳高铝钢的制备方法符合铸、轧一体化工艺条件,可实现连续化大规模生产,其产品的钻孔性能满足连续化钻孔加工要求,可替代现有HT200灰口铸铁锁体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05132808B
公开(公告)日:2017-05-03
申请号:CN201510665025.8
申请日:2015-10-14
Applicant: 安徽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元素处理的高效电机用无取向硅钢的制备方法,属于电工钢技术领域。本发明采用复合添加一定量的Ca、La和B的无取向电工钢铸坯为原料,依次进行冶炼、锻造、热轧、常化、酸洗、一次冷轧、中间退火、二次冷轧和成品退火,并将成品退火温度和时间分别控制为900‑940℃和3‑5min,最终得到具有低铁损和高磁感的高效电机用无取向硅钢产品。该产品最终磁性能为:钢板厚度0.5mm时,P15/50=3.6~3.9W/kg,B5000=1.76~1.80T。该成品钢带不仅能广泛用于大、中型电机制造,也可广泛用于变频空调冰箱压缩机的制造。
-
公开(公告)号:CN115786802A
公开(公告)日:2023-03-14
申请号:CN202211498956.X
申请日:2022-11-28
Applicant: 安徽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排气歧管、高镍球墨铸铁及其模铸方法,属于高镍球墨铸铁制备技术领域。本发明的一种高镍球墨铸铁,其室温组织由奥氏体、石墨粒子和晶界碳化物构成,所述晶界碳化物主要呈短带状,碳化物面积百分比在2.2%~2.8%之间,平均尺寸在70~78μm之间;其制备过程为:配料、中频感应炉熔炼、模铸和永磁搅拌。本发明通过特制合金烧结球和永磁搅拌的协同作用,一方面有效促进了高镍球墨铸铁凝固过程石墨粒子的形核和球化,另一方面显著抑制了其晶界碳化物的析出和粗化,极大程度提高了其耐热疲劳性能。
-
-
-
-
-
-
-
-
-